馬紅(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天津 300171)
急診是醫院里收治病種多、搶救任務最重的科室,兼具危重癥學及全科醫學特性,急診帶教涉及的理論知識廣、設備操作多、病種多且復雜。如何提高帶教質量是急診帶教工作的一個難題[1]。急診教學的重點是通過模擬急診工作情境,培養學生在面對病人時具有準確的判斷力、穩健的實操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目前急診帶教多采用按教學計劃集中小講課、導入案例、講解重難點、觀看操作視頻及教師實操演示,教學方式枯燥,不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2]。工作實錄是通過回訪,點評真實工作片段,總結操作問題、注意事項,提出改進的培訓方法[3]。有研究[4]提示,護士培訓時引入工作實錄能有效提高其遇到突發事件時的護理能力。為了提高急診帶教質量,本文選擇50名實習生為研究對象,探究工作實錄聯合CBL教學法對急診帶教質量的影響,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4月-2022年1月急診科實習的5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25例,對照組25例均為女性,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11±1.41)歲,專科10例,本科及以上15例。研究組25例均為女性,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19±1.31)歲,專科11例,本科及以上14例。兩組學生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實習生進入急診科,由總帶教老師統一進行科室介紹,一對一分配帶教老師。
對照組:應用傳統帶教方法,操作進行床邊帶教,搶救時學生觀摩,理論知識科室按照教學計劃每周1次集中講課,共講課4次,對急診科相關知識和技能進行教學。
研究組:按照教學計劃采用工作實錄聯合CBL教學法,除了正常床邊帶教,每周從急診監控錄像中抽取典型視頻作為教學視頻,按照視頻編寫案例,學生通過讀案例、看視頻進行案例分析、討論,講解該視頻涉及到的知識,讓學生總結實訓流程和注意事項,再觀看教師操作演示,學生練習、考核時再評價點評。學生一人三角扮演患者、護士、記錄員,記錄員手機拍攝學生獨立完成操作情況,隨后利用多媒體觀看學生實錄視頻,討論并指出不足,教師點評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理論教學每周講課1次,共4次,實錄視頻、案例隨教學內容升級形成體系:①第1周主要內容為急診護士工作職責,預檢分診,急診儀器設備、物品,醫療垃圾等相關處理方法,實錄視頻、案例為患者激增情況下的急診預檢分診、突發群體傷害急救視頻、綠色通道急救視頻。②第2周主要內容為急診科常見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實操為心肺復蘇、電除顫,實錄視頻、案例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呼吸衰竭的急救。③第3周主要內容為急診科常見消化系統疾病、外科疾病,實操為各類包扎、吸氧、心電監護,實錄視頻、案例為腿碾壓傷急救、胃出血患者急救。④第4周主要內容為急診科特殊救治和護理文件書寫,實操為洗胃,實錄視頻、案例為喝農藥患者的急救、宮外孕患者的急救、急救時口頭醫囑的執行。
1.3 觀察范圍 ①綜合成績評價:包括實踐操作、理論知識、溝通三個維度,總分為100分,分別賦值40分、40分、20分,分數越高表示成績越好。②實習生對帶教方式滿意度評價:包括教學方式滿意度、自我知識掌握評價、護理操作流程的了解,三個維度采用單項評分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③帶教老師對培訓滿意度評價:包括培訓內容和帶教模式兩個維度,每一項滿分為10分,分數越高越好。④學生對教學模式的認可度評價:包括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綜合能力、活躍課堂氣氛、促進整體思維形成5個條目,每個條目分別有是、否兩個選項。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綜合成績對比 研究組綜合成績評分及三個維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生綜合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實習生綜合成績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實踐操作 理論知識 溝通 總成績對照組 25 31.28±1.42 32.04±1.61 12.93±1.29 90.02±1.03研究組 25 38.11±0.16 38.55±1.03 17.21±0.31 95.03±1.25 t - 6.892 7.231 7.024 9.227 P - 0.00 0.00 0.00 0.00
2.2 兩組學生對帶教方式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學生對帶教方式滿意度的三個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實習生對帶教方式滿意度比較(±s,分)
表2 兩組實習生對帶教方式滿意度比較(±s,分)
護理操作流程了解對照組 25 89.23±1.25 83.27±2.63 85.43±2.06研究組 25 96.87±2.19 95.36±2.11 96.11±2.13 t-11.203 12.374 13.892 P-0.00 0.00 0.00組別 例數 教學方式滿意度 自我知識掌握評價
2.3 兩組帶教老師對培訓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帶教老師對培訓滿意度兩個維度的評分均遠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帶教老師對培訓滿意度比較(±s,分)
表3 兩組帶教老師對培訓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培訓內容 帶教模式對照組 25 5.19±2.13 5.66±2.16研究組 25 8.25±2.31 8.79±2.11 t-3.278 5.183 P-0.02 0.01
2.4 兩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的認可度對比 研究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的認可度的五個條目(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綜合能力、活躍課堂氣氛、促進整體思維形成)均遠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的認可度比較[n(%)]
急診科工作繁重,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需承擔護士和教師雙重角色,帶教老師需要邊工作、邊帶教。傳統實訓帶教如吸氧、輸液等基礎操作通常采用床邊帶教,帶教老師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進行講解,存在較大隨機性,病情緊急時,不能進行講解,搶救時學生偶爾能觀摩,這樣的帶教下學生沒有見到豐富典型的急診工作的情境,很難在實習期間積累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項[5]。傳統理論帶教多采用集中授課,講解重難點,教學方式枯燥,教學效果不理想。
工作實錄聯合CBL教學法以典型案例配合急診監控中的典型視頻,視頻涵蓋急性心梗搶救、呼吸衰竭急救、碾壓傷急救、胃出血患者急救、突發群體傷害急救視頻、綠色通道、喝農藥患者的急救、宮外孕患者的急救、急救時口頭醫囑的執行等典型工作視頻,幫助學生更直觀、更真實地理解急診工作內容與操作流程。帶教老師引導學生讀案例、看視頻、進行案例分析,學生按照護理程序——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進行主動學習,學生找到護理問題,教師總結,最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工作實錄聯合CBL教學法重構了急診帶教的知識體系,通過標準化、程序化教學方式,形成了工作視頻與案例的結合,讓帶教老師可以對實習生進行系統、連續、針對性指導,學生一人三角真實體驗,集體點評讓實習生更直觀地掌握操作缺陷,逐漸提升護理實習生的整體水平,避免了傳統帶教方式下實習生的盲目性[6]。
工作實錄聯合CBL教學法將知識中心型教育方式轉變成能力中心型,改變了傳統帶教方法由帶教老師進行現場主導灌輸,實習生被動接受的填鴨式帶教現狀。工作實錄使得案例生動且貼近實際,可以促使實習生身臨其境地掌握醫學知識,通過實錄中護士的精神狀態及時發現自身不足,逐步提高實習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極大提高了實習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7-8]。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綜合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組實習生對帶教方式滿意度評價遠高于對照組,研究組帶教老師對教學滿意度遠高于對照組,研究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的認可度遠高于對照組。說明工作實錄聯合CBL教學法在急診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實習生理論知識以及操作技術,提升實習生的整體素質,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并利用典型案例分析,提升實習生的臨床思維,培養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了臨床技能操作能力,為日后急診科工作奠定良好基礎[9]。此外,學生和教師對工作實錄聯合CBL教學法滿意度很高,
基于工作實錄的CBL教學法可提升實習生理論知識以及操作技術,提升教學滿意度,有效提高急診帶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