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馬祖文,趙靜,張歆,張裴(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慢阻肺是由于患者呼吸氣流受限導致呼吸困難的一種常見肺部疾病,患者在運動時容易出現呼吸困難、氣促等現象,嚴重時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慢阻肺可預防、可控制,但是臨床尚未研究出根治方法,只能借助一定的手段抑制疾病的發展,緩解患者的癥狀[2]。吸入治療是臨床常用的慢阻肺治療方法,通過讓患者使用噻托溴銨、布地奈德、沙美特羅等吸入劑治療,使得高濃度的藥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提高起效速度,改善治療效果,而且副作用較小,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3]。但是,調查[4]發現,有很多慢阻肺患者對相關健康知識了解不足、難以忍受吸入治療過程中的不適癥狀或者不能承受長期治療的經濟壓力,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出現治療依從率較低的情況,對疾病的治療與控制效果產生諸多不良影響。因此,臨床十分重視對慢阻肺吸入治療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期借此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本文借助我院收治的75例慢阻肺患者展開研究,觀察多元化科普健康教育對患者使用噻托溴銨吸入劑依從性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將于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慢阻肺患者(n=75)按照隨機排列表法分成實驗組(n=38)、對照組(n=37)兩組,其中,實驗組含男20例、女18例,年齡58-76歲,平均(65.46±5.87)歲;對照組含男19例、女18例,年齡59-75歲,平均(66.12±5.74)歲。兩組慢阻肺患者在性別、年齡上基本一致(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納入標準:①滿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21年修訂版)》中規定的慢阻肺診斷標準[5];②能進行正常的溝通;③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字。排除標準:①精神異常者;②語言認知障礙者;③藥物過敏者。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健康教育。主要包含:向患者普及與慢阻肺相關的基本知識、噻托溴銨吸入劑的使用方法及重要性,告知患者吸入劑使用的注意事項等,每月至少進行1次電話隨訪。實驗組進行多元化科普健康教育。內容包括:①組建多元化科普健康教育團隊。選擇專業水平較高、護理能力較強、護理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組成多元化科普健康教育團隊,對團隊成員開展相關的培訓課程,鞏固提升他們對相關知識的了解與運用能力;②制定個性化科普教育計劃。由團隊成員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與病情現狀,為其制定個性化科普教育內容,提高教育的針對性;③開展多元化科普健康教育:借助一對一宣教、教育短片、專題講座等形式,生動形象地向患者講解慢阻肺的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深入了解自身的病情,借助短視頻以及模擬操作的方式,向患者展示噻托溴銨吸入劑的使用方法與操作流程,必要時請患者參與模擬操作,指出患者的錯誤并指導其改正;與患者進行深入的交談,了解患者內心的想法,解答患者的疑惑,安撫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與配合度,同時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適,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告知患者吸入治療的相關注意事項,例如,每次吸入治療后,需及時漱口,預防口腔炎;若治療后身體出現不適癥狀,需及時前往醫院檢查;提前登記患者的聯系方式,每周對患者進行一次電話或視頻隨訪,了解患者的治療情況,指正患者操作中的錯誤,回答患者的問題;④完善多元化科普健康教育計劃。根據對患者的隨訪情況,及時發現計劃實施過程中的不足,找到解決方法并不斷完善計劃方案。兩組患者均隨訪2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完全依從:嚴格按照醫生規定的使用方法、使用頻次以及使用時間進行吸入治療;部分依從:一半及以上的時間能夠按照醫囑進行吸入治療;不依從:不足一半的時間能按照醫囑進行吸入治療。總依從率=(部分依從人數+完全依從人數)/總人數×100%。②觀察兩組患者對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依據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患者的慢阻肺相關知識、吸入劑的藥物作用、使用方法、使用療程以及存儲方法等五個維度進行評分,各維度總分20分,分數越高表示掌握程度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3.0軟件分析及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對照組、實驗組的治療依從率分別為:75.68%、94.74%,對照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低于實驗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比較
2.2 比較兩組教育前后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 兩組患者接受教育前在慢阻肺相關知識及吸入劑的藥物作用、使用方法、使用療程以及存儲方法等維度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基本一致,P>0.05;接受教育后,對照組患者這五個維度的認知水平均低于實驗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教育前后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比較(±s,分)
表2 兩組教育前后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比較(±s,分)
組別 慢阻肺相關知識 吸入劑的藥物作用 吸入劑的使用方法 吸入劑的使用療程 吸入劑的存儲方法教育前 教育后 教育前 教育后 教育前 教育后 教育前 教育后 教育前 教育后對照組(n=37)13.74±1.48實驗組(n=38)8.34±1.23 12.44±1.47 7.12±1.36 13.24±2.25 8.96±1.49 13.42±1.76 8.16±1.24 12.54±1.61 9.24±1.91 16.28±1.56 t 0.905 9.648 0.154 5.454 0.545 8.690 0.758 8.896 0.298 7.230 P 0.369 0.001 0.254 0.001 0.588 0.001 0.451 0.001 0.767 0.001 8.61±1.35 15.54±1.31 7.48±1.25 15.78±1.76 8.77±1.53 16.58±1.37 7.95±1.16 15.89±1.65 9.11±1.87
慢阻肺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一項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慢阻肺的患病人數在不斷增加,十分不利于社會的發展與進步[6]。噻托溴銨吸入劑的使用是一種有效抑制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難的方法,能較好地控制疾病進展[7]。但是,受到認知、經濟、不良反應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患者對使用噻托溴銨吸入劑的依從性不高,很難長期堅持下來,大幅降低了控制效果[8-9]。因此,對于慢阻肺吸入治療患者的健康教育十分關鍵。
多元化科普健康教育是一種較為新穎的健康教育手段,其借助多種教育方法和豐富的教育內容,為患者提供生動形象的科普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10]。大量研究[11-12]表明,對慢阻肺吸入治療患者開展多元化健康教育能夠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本文研究發現,實驗組慢阻肺患者的治療依從率高于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實驗組患者接受了專業教育團隊以及個性化教育方案的指導,護理人員十分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態,并通過電話或視頻的方式進行隨訪,了解患者的居家治療情況,及時發現患者的問題并督促其堅持治療,有效提升了患者的依從性。此外,實驗組患者對慢阻肺相關知識及吸入劑的藥物作用、使用方法、使用療程以及存儲方法五個維度的健康知識的認知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多元化科普健康教育通過一對一宣教、教育短片、專題講座等多種方法,將慢阻肺相關知識及吸入治療注意事項以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現在患者面前,增加了患者的關注度與重視程度,更好地提升患者各方面的認知水平。此外,通過醫護人員的模擬操作以及手把手指導,及時發現患者在操作過程中的問題并指正,顯著提升了患者的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多元化科普健康教育的開展,有助于提高慢阻肺患者使用噻托溴銨吸入劑的依從性,提升患者對慢阻肺以及吸入治療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適合廣泛應用于該類患者的護理干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