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上大學時,每次寒假回家,往往一開始都是母慈子孝,可沒過三天就開始“雞飛狗跳”,于是一到開學,我便趕緊逃離。
這是不是大家的真實寫照?不過也有例外!
2023年春節,一位大學生就過得既忙碌又充實,父母想嫌棄他,可能都找不到人。他成為村里“超搶手”的人,被夸為“全村最靚的崽”,甚至上了熱搜。
這位大學生是潘澄,來自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本來潘澄和普通大學生一樣,回到老家后,每天無所事事,估計父母看著也是心煩。誰知,幫家里做了蒸品、炸了肉圓后,他憑著出眾的手藝,從全家最“閑”的人一躍成為最“忙”的人。
在潘澄的老家江蘇省鹽城市,蒸包子、炸肉圓是年俗,蒸包子有蒸蒸日上的寓意,肉圓有團團圓圓的寓意。而和大家一起搟面皮時,只有潘澄搟出的面皮大小均勻,中間厚、四周薄,經過捏制,做出來的包子底不破,厚度還相同。同樣,經他炸出的肉圓,個頭一般大小,金黃酥嫩,大家被他這一手絕活驚艷了。
果然,專業的技術讓人不容小覷。經過口口相傳,潘澄的“名聲”一炮打響,鄉親紛紛慕名前來,找他“忙年”,開啟了瘋狂搶人模式。
不僅本村的鄉親來搶,鄰村的鄉親也來搶。因為大家都集中在一個時間段準備年貨,為了盡可能幫助更多的鄉親,潘澄只好實行預約制,按時間一家一戶上門去“忙年”。
做蒸品,發面最重要,因為農村人都講究過年好彩頭。為了發面,潘澄都會提前一天晚上到鄉親家里,用老酵進行和面,做準備,有時甚至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點多。
雖然累了些,但能夠用自己的手藝幫到鄉親,潘澄還是很開心的。只是,他沒有想到,安安靜靜地做個飯,順便再展示一下手藝,也會被這么多人熟知。
無獨有偶,在四川省巴中市,一名學中醫的女大學生回家過年后,親戚鄰居紛紛前來找她把脈,詢問健康情況。因為人多,親戚鄰居還自發排起了隊。
女大學生非常認真地給親戚鄰居把脈問診,只見她望聞問切很是嫻熟。雖然屋里只有兩張塑料凳,但是簡陋的現場沒有影響她把脈治病。
不管是做飯的“準大廚”潘澄,還是靜心把脈的女大學生,他們都在盡心盡力用自己的專業去幫助大家。正如有網友稱贊說:“學有所專,學以致用,這才是大學生該有的樣子!”
而這也是時下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樣子。更多青春正好的“00后”回村后,迅速成為村里的主力軍,傳承傳統文化,以自己的所學為家鄉奉獻著。
曾幾何時,“00后”在很多人眼中是“垮掉的一代”,但他們正在悄悄用自己的方式走向人生的舞臺,以年輕人特有的活力擔起對這個社會的責任。所以,“00后”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加努力和優秀。
不知你是不是“全村最靚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