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警校畢業剛被分配到農村派出所工作時,我在家里大哭了一場。而如今,我覺得在基層派出所工作的那幾年,是我警察生涯里最彌足珍貴的時光。無論是戶籍窗口的一方天地、獨自出警的內心忐忑,還是轄區村民的家長里短、民警食堂的煙火氣息,都融入山野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幻里,讓記憶中的故事也跟著豐滿生動起來。
春:一束油菜花的故事
初到派出所時,正是春暖花開的三月。上下班沿途成片的油菜花海,伴著成群的蜜蜂嗡嗡聲,成為記憶里最美的風景。為了能多欣賞一下這片風景,我經常起個大早,騎一個多小時的自行車去上班。那輛自行車也是黃色的,便一起淹沒在花海里。路過的中巴車司機總是熱情地問我要不要搭車,騎累時偶爾也會把車抬進汽車的過道里,然后坐著大口喘氣,但大多數時候仍會自顧自地在有些微寒的早晨里享受著春光。如今,我也常去附近的村野看油菜花,卻總覺得和那時的沒法相比。大概是因為現在和過去,隔著的是無法跨越的青春吧。
初到農村的我,并不了解油菜花對于農民的意義。有一次,我開心地采了一束油菜花,隨手插在瓶子里,放在戶政窗口的臺子上。窗口立即變得春意盎然。我正洋洋自得時,來辦戶口的一位大爺看著油菜花皺了皺眉,欲言又止。大爺辦完事離開后,我有些納悶,總覺得哪里不對勁。所長正好路過,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這位大爺一定是想說你不該去采油菜花。油菜花雖然好看,但每一棵都是農民辛苦種植的,將來結的籽都是要用來榨油、貼補家用的。”我頓時羞愧地紅了臉,默默地把花瓶拿開。在我的眼里油菜花只是花,而對辛勤勞作的農民來說,卻是生計和未來的希望。
后來,我再也沒有摘過油菜花。漸漸地,我與村民們接觸多了,也更加懂得他們的艱辛和不易。
夏:一個人騎摩托車出警
和老同事聚在一起,總會提起我那時曾經一個人騎摩托車出警。他們都佩服我膽子大。現在想起來還有些心虛后怕,不過當時剛入警的我初生牛犢不怕虎,根本沒想那么多。
那是個夏天的周末,我和另一個男同事值班。農村派出所的周末,總是要寂靜一些。傍晚,暑氣也消退了一些。一起值班的同事出去處理事情了。我一個人百無聊賴地在院子里閑逛,琢磨著晚上吃什么。辦公室刺耳的電話鈴響了。報警的是一名村干部,說村里一戶人家丟了2000塊錢,要求派出所出警。我心里“咯噔”一下。這個村離我們派出所有幾十里路,我沒去過,路也不熟。平時的我基本都在戶籍窗口,一個人也沒有出過警,很少的幾次下村也是跟著男民警們一起去的。遲疑了片刻,我的腦海里浮現著“有警必接,有警必出”的要求。我帶上筆記本,騎上所里的一輛紅色小摩托車,都忘了檢查車還有沒有油,就出門了。當時沒有手機,也沒有導航,只記得電話里和那個村干部約好,他在主干道的一個指示牌處等我。
迎著傍晚的風,我一路飛奔。熱浪漸漸散去,越往山里騎,越能感受到微微的寒氣。現在想想,穿著警服、騎著紅色摩托車在路上狂飚的我,也算是山村路上一道風景了吧。還好,一切還算順利,我找到了同樣騎著摩托車在路口等著我的村干部,跟著他一路到了村里的那戶人家。那是一個普通村民的家,屋里沒什么擺設。村民說錢是放在桌子的抽屜里,現在卻找不到了。當時很多村民圍著我,看著我這個黃毛丫頭,眼神里有疑惑、不信任,但更多的還是期盼。雖然我沒處理過這種警情,但還是強裝鎮定地對現場進行了查看,在筆記本上認真做了記錄,還詢問了附近的一些村民。我讓村民們放心,一定會把錢找回來。回所的路上,天色逐漸暗下來。車燈不太亮,卻依然能堅強地照亮前方的路。那時的我,已不再害怕,內心更加堅定。后來得知,報警人實際上并未丟錢,只是記錯了放錢的地方。雖然沒有涉案,但這次一個人的出警,卻成為我一輩子的記憶。
秋:深夜獨自看滿天星辰
2000年春天剛到農村派出所工作時,戶籍管理還沒有信息系統,都是手工填寫人口信息登記表。信息登記表按照所在村民組,分別裝在一個個文件夾里。要查詢戶籍信息或者辦理業務時,需要一頁頁翻紙質檔案。到了秋天,全縣進行戶籍改革,需要把轄區內所有人員的戶籍信息錄入管理系統,實現電子檔案管理。
因為之前實習的城區派出所已先行改革,所以我對此次戶籍管理改革很熟悉,便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了我們所轄區三萬多農業人口的信息錄入任務。為了趕時間,除了白天見縫插針地錄人口信息、打印常住人員登記表,我只能利用晚上的時間加班做。那段時間基本都是在所里度過的,從清晨忙碌到深夜。看著打印的表格越堆越高,信息系統數據越來越齊全,我的成就感滿滿,再多的辛苦、勞累也都煙消云散。我還有幸成為兄弟派出所的“咨詢窗口”。那時的我能記住系統中每個模塊的名稱和每個信息條目在系統中的位置,在電話里就能為戰友們解答系統錄入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而這也是無數個夜晚堅守在電腦前苦戰的結果。
每當寂靜深夜,戶籍室總是燈火通明,成為鎮上最亮的一處。休息的間隙,我喜歡站在院子里獨自望向星空,尋找夜空里最亮的星,享受片刻安寧與安心。
后來從警的日子里,我總提醒自己,埋頭忙碌工作時也別忘了抬頭仰望星辰,因為那里有從警的初心和照亮夢想的光。
冬:一鍋黃齏燉豆腐的溫暖
我們派出所是鎮上單位里最早有食堂的,這讓我們一度非常有優越感。每天早上,我們要輪流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既要保證夠吃又不能超標。去買菜時,我喜歡騎著那輛摩托車,卻總是忘記加油,經常騎不回來了打電話向同事求救。大哥們騎著自己的摩托車,帶著一根皮管子就來了,把皮管子一頭插在自己的油箱里,另一頭放嘴巴里一吸一吐,油就出來了,再加到我的油箱里。這招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卻一直沒學會。菜市場是露天的,里面大多是附近的農民們賣著自己種的菜。這里有一家小有名氣的豆腐攤,豆腐便宜還可以變著花樣吃,既可以讓大家吃飽又省錢。
遇到周末值班,就得自己花錢買菜做飯。記得那時候,我很喜歡和飛哥一起值班,因為飛嫂做的紅燒肉太好吃了。飛嫂來的時候一般都帶著兒子小峻。當飛嫂忙著做飯時,小峻就蹲在院子里玩螞蟻。那時的我怎么也不會想到,十幾年后,這個小屁孩竟然成了和我一起并肩戰斗的同事。而飛嫂的紅燒肉經過歲月的沉淀,永遠印刻在我的記憶里。
周一到周五,我們所請了個阿姨給我們做飯。她小小的個子,齊耳花白的短發,60歲左右的樣子。我們都叫她劉媽。劉媽常和我說她之前在廠里給工人們做飯,因為個子小,有時候就站到大鍋臺上拿著大鐵鍬炒菜。我總懷疑她說的不是真的。不過,她的手藝還是不錯的,每天變著花樣給我們燒一桌子菜。因為出警,我們常常錯過飯點,回來時饑腸轆轆,直奔廚房,那里總能找到劉媽留好的飯菜。冬天,劉媽常用本地的黃齏菜和菜市場那家豆腐攤上的豆腐燉上一鍋,沒有肉都香得要命,餐桌上瞬間變得溫暖起來,配上一大碗米飯,熱氣騰騰間便忘了嚴寒。
派出所食堂的煙火氣息,大概都會留在曾在這里工作過的戰友們的心底。因為無論多晚,那里總是亮著最溫柔的光;無論多冷,那里總會有一鍋熱騰騰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