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紹山
引言
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優化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成為了每位一線教師的工作重點。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類學科,其課堂教學的優化應該從小學抓起,積極采取一系列科學有理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彌補傳統教學模式遺留下來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同時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運用能力和綜合素養。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實施者,其自身的思想和觀念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優化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為此,學校可以定期安排教育專家授課,傳授教師們前沿的教學思想和新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明確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個交流、互通的平臺,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吸納和借鑒不同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實現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
二、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是教與學的主體,兩者之間的關系決定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就需要積極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為此,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在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同時,也將更多的主動權和發言權交還到學生手中,讓學生有勇氣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觀點,與教師以及其他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通過集思廣益、取長補短來尋找更有效的問題解決之法,既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又能夠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夠以融洽的師生關系,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給學生留下的過于嚴苛的刻板印象,消除學生對教師、對數學的疏遠感和抵觸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對對數學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的正向引導,讓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教師給予的關懷,從而更加愿意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實效性。
三、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
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在強調學生數學能力和知識掌握情況的基礎上,加強了對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的培養。如此一來,傳統的教學模式明顯已經不夠用了。鑒于此,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進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并貼近學生實際生活,且極具趣味性、多樣性和直觀性等特點的教學情境,借此來營造更加活躍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促使學生更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最終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生的數學素養。
四、建立綜合性評價機制
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以往的教學評價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將考試成績作為了評判學生好壞的唯一依據,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進步情況均被忽視,根本無法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自主性,導致學生的學習成果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在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轉變傳統的評價觀念,建立更加科學且全面的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各個方面進行綜合性點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明確提升自我,在此基礎上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應該從貫徹生本理念著手,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積極探索更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思考、去探究、去分享,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能夠鍛煉數學思維,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以及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