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浩月
狂歡式的八卦和監(jiān)督無關,相反,卻有可能失去監(jiān)督的力量,把本來簡單的真相攪成渾水一片。
從“柳州局長事件”到“中石油牽手門事件”,近期一些與領導干部有關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不少網民包括一些自媒體在圍觀過程中,視角逐漸偏移,脫離了對當事人是否涉及違法、腐敗等問題的關注,反而以桃色八卦、花邊新聞為主,攪亂輿論氛圍,甚至還編造出一些子虛烏有的事件來。
當網絡上充斥著這些八卦和熱搜時,不少人開始注意到一種錯誤的傾向——反腐的娛樂化、庸俗化。這種趨勢,不僅會誤傷無辜人士,也使得反腐問題的政治性、嚴肅性被消解、扭曲。
如果說網民一開始關注“中石油牽手門事件”當事人“國企領導”的身份,是出于監(jiān)督目的,監(jiān)督當事人是否違規(guī)違紀。針對視頻的傳播與討論,也是網民在行使正當權利。但后來,事件發(fā)展到“同款裙”引發(fā)購買熱潮,收貨后又頻遭退貨,那種熟悉的規(guī)律再次發(fā)生了,有網友將之稱為“逐丑引流”。
不只是同款服裝被追捧,也有一些短視頻博主穿同樣的衣服進行仿拍,這已超過了“網絡審丑”的邊界,成為無底線的娛樂狂歡。這場狂歡的目的與指向,早已與監(jiān)督、反腐無關,只是借助熱點流量來博取注意力,以期獲得收益。
而當屬于造謠行為的“中鐵三局牽手門事件”發(fā)生時,平臺也應思考相關推送機制。對造謠的網友與自媒體蹭熱點、編造假消息的行為,不能視若不見、不能縱容,任由其再度制造輿論焦點。
對近期這些有真有假的桃色事件,當事人所在單位反應還是比較迅速的。該停職的停職,該調查的調查,覺得被造謠了立即報案。這種處理速度,是對輿情發(fā)酵的重視,是對網民監(jiān)督的尊重。當然,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給出處理結果,讓路歸路,橋歸橋,才能最終給事件畫上句號。
作為網民,看待此類事件時要有分水嶺意識。人多少都有八卦天性,但在意識到事件背后有可能涉及違規(guī)違紀,涉及到腐敗問題時,應盡可能去除八卦心態(tài),以嚴肅的態(tài)度看待問題,堅守應有的底線。這種底線包括發(fā)言的分寸,只針對已知事實說話,不參與編造與傳播謠言,更不能搖身一變,成為流量嗜血者。要知道,狂歡式的八卦和監(jiān)督無關,相反,卻有可能失去監(jiān)督的力量,把本來簡單的真相攪成渾水一片。
這些事件背后的違規(guī)違紀與反腐問題,本身就遠比桃色八卦信息更值得關注。當切入反腐調查時,事件的性質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就意味著,網民要收起八卦的心,將討論重點與核心放在相關單位的處理步驟與處理結果等方面,審慎并耐心地監(jiān)督事件的進展,并且在有必要的時候,提出自己對事件的關切。
當然,相比海量關注熱點事件的網民,以娛樂化熱點事件博取關注與利益的自媒體畢竟是少數(shù)。如果作為他們想要影響的對象,普通網民能夠做到不關注、不轉發(fā)、不被套路,這股“網絡審丑”的邪氣、這股反腐娛樂化的歪風,自然就會消退。如此這般,人們將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探尋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