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華?周偉
【摘要】 目的:探討多層螺旋CT(MSCT)對隱匿性肋骨骨折(ORF)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疑似ORF患者共計82例,均給予MSCT檢查、X線片檢查,以臨床表現、隨訪等結果作為金標準,比較不同檢查方法的診斷價值、不同重建技術的檢出情況和不同診斷時間的骨折檢出數量。結果:MSCT檢查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8.25%、100.00%、100.00%、96.15%,X線片檢查分別為82.46%、68.00%、85.45%、62.96%,MSCT檢查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與X線片檢查相比更高(P<0.05);容積再現(V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組(MPR)的總檢出率分別為77.32%、97.94%、26.80%、94.85%,VR、CPR、MPR檢出率高于MIP(P<0.05);傷后11~20 d、41~50 d首次檢查和復查的骨折檢出數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傷后21~30 d、31~40 d復查的骨折檢出數量與首次檢查相比更多(P<0.05)。結論:MSCT對ORF有著較高的診斷價值,檢查時宜采用MPR為主,VR定位,CPR重點觀察的分析模式,傷后21~40 d是ORF進行復查的較佳時間段。
【關鍵詞】 隱匿性肋骨骨折 多層螺旋CT 診斷價值
Diagnostic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Occult Rib Fracture/CHEN Xiaohua, ZHOU We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12): -13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 in occult rib fracture (ORF). Method: A total of 82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ORF who were admitted i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uzhou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MSCT and X ray. With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follow-up results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thods, the detection of different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the number of fractures detected at different diagnosis time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MSCT were 98.25%, 100.00%, 100.00%, 96.15%, respectively, and that of X-ray was 82.46%, 68.00%, 85.45%, 62.96%,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MSC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X-ray (P<0.05). The total detection rates of volume rendering (VR), curved plannar reconstruction (CPR),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an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 were 77.32%, 97.94%, 26.80%, and 94.85%, respectively, 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VR, CPR, MP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I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fractures detected in the first examination and reexamination 11-20 days and 41-50 days after injury (P>0.05), and the number of fractures detected in the reexamination 21-30 days and 31-40 days after injury were more than those in the first examination (P<0.05). Conclusion: MSCT has a high diagnostic value for ORF. MPR should be the main examination method, and VR for positioning and CPR for focus observation. 21-40 days after injury is a better time for ORF reexamination.
[Key words] Concealed rib fracture Multi slice spiral CT Diagnostic value
First-author's address: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uzhou, Jiangxi Province, Fuzhou 344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12.031
肋骨骨折多由外界暴力作用導致,患者單根或多根肋骨發生斷裂,對肋間神經、血管等組織造成破壞,還可損傷胸壁,影響患者呼吸循環功能,而隱匿性肋骨骨折(ORF)作為該病的常見類型之一,診斷難度較大,容易發生漏診情況[1-2]。常規X線片檢查可清晰透視病損部位,并通過骨折線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肋骨骨折,但ORF的骨折線非常隱蔽,導致X線片檢查準確度下降,可能對患者后續治療造成延誤[3]。多層螺旋CT(MSCT)具有多排寬探測器結構,能夠一次性獲取多個層面的掃描圖像數據,掃描覆蓋范圍廣且用時較短,且該檢查技術的分辨率較高,可通過工作站處理后得到三維重建圖像,幫助影像學醫師進一步診斷骨折[4]。本研究通過對82例疑似ORF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MSCT的診斷價值,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共計82例疑似ORF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均存在明確的胸部外傷史,主訴有胸部疼痛和局部壓迫感;(2)受傷至就醫時間<7 d;(3)均意識清醒、溝通能力正常;(4)生命體征相對穩定,可配合檢查;(5)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合并胸腹部粉碎性骨折、非外傷性骨折;(2)既往有肋骨骨折史;(3)合并嚴重感染;(4)合并重大器官疾??;(5)存在影像學檢查禁忌證。本研究經過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1周內完成首次X線片檢查及MSCT檢查。(1)X線片檢查:患者取正側位,在常規條件下對其進行X線平掃,中心線對準疑似肋骨骨折部位,選用濾線器攝片,使用感藍膠片、中速增感屏暗盒配合檢查,若發現明顯骨折線,則判定為陽性。(2)MSCT檢查:使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Speed 64排128層螺旋CT掃描機進行檢查,設置電流為200 mAs,掃描電壓為120 kV,準直器寬度為40 mm,層厚為5 mm,螺距為0.984︰1,掃描間隔時間為0.5 s;指導患者取仰臥位,雙臂舉高,于單次呼吸結束后屏氣接受檢查,屏氣時間控制在7~10 s,對患者全部肋骨進行掃描,掃描結束后將數據傳輸至工作站。(3)MSCT圖像處理:應用容積再現(V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組(MPR)等技術對圖像進行處理,篩選顯示骨折線的最佳層面;由2名經驗豐富的影像科醫師分析圖像,各自得出診斷結果,并對存疑的圖像進行討論,得出最終結論;首次檢查發現骨皮質亮影,伴凸起、凹陷、褶皺等情況,判定為陽性;復查發現骨痂、骨折錯位,判定為陽性。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診斷價值:以臨床表現、隨訪等結果作為金標準,比較MSCT檢查、X線片檢查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敏感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例數/(假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100%。(2)重建技術檢出情況:比較VR、CPR、MIP、MPR對線性骨折、外緣骨折和內緣骨折的總檢出率。(3)骨折檢出數量:比較患者首次檢查與傷后11~20 d、21~30 d、31~40 d、41~50 d復查的骨折檢出數量,采用MSCT、X線片檢查進行復查。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一般資料 82例疑似ORF患者中,男47例,女35例,年齡19~73歲,平均(45.62±5.81)歲,受傷至就醫時間1~46 h,平均(20.78±5.36)h,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39例,打架斗毆傷11例,高處墜落傷16例,擠壓傷3例,摔傷13例。
2.2 不同檢查方法的診斷價值比較 臨床表現、隨訪等結果顯示,82例疑似ORF患者中,陽性57例(69.51%),陰性25例(30.49%)。不同檢查方法的診斷結果,見表1。MSCT檢查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8.25%、100.00%、100.00%、96.15%,X線片檢查分別為82.46%、68.00%、85.45%、62.96%,與X線片檢查比較,MSCT檢查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更高(P<0.05),見表2。
2.3 不同重建技術的檢出情況比較 臨床表現、隨訪等結果顯示,57例ORF陽性患者中,共檢出骨折97處,其中線性骨折7處(7.22%),外緣骨折58處(59.79%),內緣骨折32處(32.99%)。VR、CPR、MIP、MPR的總檢出率分別為77.32%、97.94%、26.80%、94.85%,VR、CPR、MPR檢出率高于MIP(P<0.05),見表3。
2.4 不同診斷時間的骨折檢出數量比較 57例ORF陽性患者中,傷后11~20 d復查6例(10.53%),傷后21~30 d復查28例(49.12%),傷后31~40 d復查16例(28.07%),傷后41~50 d復查7例(12.28%)。傷后11~20 d、41~50 d首次檢查和復查的骨折檢出數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首次檢查比較,傷后21~30 d、31~40 d復查的骨折檢出數量均更多(P<0.05)。見表4。
3 討論
ORF作為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可由直接或間接暴力導致,其病因包括暴力擊打、高空墜落、交通事故等,隨著現代交通和建筑的不斷發展,ORF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5-6]。ORF以局部疼痛、腫脹為主要癥狀,部分患者可出現反常呼吸,若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易引起肺不張、氣胸、感染等并發癥[7]。但ORF的骨折線較為隱匿,易出現漏診、誤診情況,不利于醫師制定后續治療方案。因此,選擇高準確度的檢查方式至關重要[8]。
常規X線片檢查能夠準確發現較為明顯的肋間骨折,但對于ORF患者,易因骨折線漏檢而影響診斷結果,整體準確性不高。MSCT檢查能夠連續采集容積式數據,針對單個掃描點進行多層圖像分析,準確顯示ORF的位置、形態、位移程度,還可顯示病灶周圍軟組織的受損情況,進一步提高診斷準確性[9]。MSCT檢查具有耗時短、圖像清晰等特點,不易受到重疊投影的干擾,適用于顯示肋骨位置復雜的解剖結構,患者僅需采取平臥位接受檢查,不易因調整體位而造成額外疼痛,可規避其對檢查結果的影響[10-11]。在掃描結束后將數據傳至工作站,可對其進行三維重建處理,幫助醫師細致分析骨折部位和周圍組織的變化,提高ORF檢出情況[12]。
本研究結果中,MSCT檢查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8.25%、100.00%、100.00%、96.15%,X線片檢查分別為82.46%、68.00%、85.45%、62.96%,MSCT檢查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與X線片檢查比較,前者均更高。究其原因,MSCT檢查具有更薄的掃描層厚,能夠清晰顯示患者肋骨損傷情況,且該檢查應用多種圖像后處理技術,能夠清晰、直觀且立體地展現肋骨形態,患者在接受檢查時無特殊體位要求,不易因創傷疼痛而影響圖像質量,可從多方面提高其診斷價值[13-14]。林海洋[15]對64例ORF患者進行MSCT檢查,研究結果顯示,MIP、VR、CPR、MPR的總檢出率分別為32.81%、76.56%、100.00%、96.88%,提示以MPR為主,輔以VR定位、CPR重點觀察,能夠獲取更多的骨折信息,提高ORF診斷率。本研究中,VR、CPR、MIP、MPR的總檢出率分別為77.32%、97.94%、26.80%、94.85%,VR、CPR、MPR檢出率較MIP更高。究其原因,VR具有較強的圖像立體感、空間感,能夠對ORF進行準確的空間定位,醫師可結合診斷需要旋轉VR圖像,提高檢出率[16];CPR能夠將異常結構與周圍組織分離,使ORF細節被更加清晰地展現出來,幫助醫師評估骨折形態、移位情況等[17];MPR可調整任意方位的二維曲面重建圖像,幫助醫師找到最佳的骨折顯示角度,有利于從多個層面對比ORF情況,提高檢出率[18]。此外,傷后21~30 d、31~40 d復查的骨折檢出數量與首次檢查比較,前者更多。究其原因,ORF早期時骨折端發生血腫機化,尚未形成明顯的骨痂,導致骨折線隱蔽、難以察覺,后期時已生成的骨痂逐漸被吸收,同樣會影響診斷結果,而在傷后21~40 d的時間窗內,患者骨折端內外骨痂大量生成,且密度升高,更易通過影像學檢查檢出[19-20]。
綜上所述,ORF應用MSCT的診斷價值較高,采用MPR為主,VR定位,CPR重點觀察的分析模式能夠進一步提高骨折檢出率,在傷后21~40 d復查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濤,顧金鳳.多層螺旋CT與DR攝影在隱匿性肋骨骨折診斷中的應用比較[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20,29(10):21-24.
[2]崔博,解非.多層螺旋CT與數字X線成像在隱匿性骨折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對比[J].貴州醫藥,2022,46(6):954-956.
[3]丘武應,姚文虹,鐘麗珍,等.MSCT三維重建與MRI在膝關節隱匿性骨折中的診斷價值[J].海南醫學,2020,31(8):1021-1024.
[4]顧斌凱,曾鵬.應用64排128層螺旋CT后處理技術對提高肋骨隱匿性骨折檢出率的意義[J].吉林醫學,2021,42(4):938-939.
[5]江宗宗.16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隱匿性肋骨骨折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1,27(22):134-135.
[6]姜衛波.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隱匿性肋骨骨折的診斷及預后評估價值[J].山西醫藥雜志,2021,50(22):3131-3133.
[7]鐘建,丁鑫良,張兆金,等.MSCT復查確定肋骨骨折數量最佳時間的研究[J].江西醫藥,2020,55(9):1310-1312.
[8]劉貴超,李帥星,張榮曜,等.多層螺旋CT與MRI對隱匿性股骨頸骨折的診斷價值[J].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2021,31(6):45-46.
[9]王少健,陳嬌,丁忠祥,等.螺旋CT三維后處理技術在肋軟骨骨折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創傷雜志,2020,36(1):78-81.
[10]劉鹿鋒,王猛.MSCT聯合血清免疫炎性因子在骨折不愈合診斷中的應用[J].影像科學與光化學,2022,40(5):1253-1257.
[11]畫偉,張春旺.多層螺旋CT評估脛骨平臺骨折內固定術后下肢力線及與膝關節功能的關系[J].影像科學與光化學,2022,40(4):991-995.
[12]陳華東,尚學紅,趙宇,等.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輔助3D打印技術對復雜髖臼骨折手術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22,32(11):20-25.
[13]郭向榮,桂芬,郭美琴,等.多層螺旋CT三維成像與X線對老年股骨頸骨折分型的評估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17):3692-3694.
[14]洪宗啟,裴仁明,汪偉偉.CT三維重建復查在診斷肋骨骨折中的價值及短期最佳復查時間窗的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17(1):110-113.
[15]林海洋.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隱匿性肋骨骨折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22,32(5):888-890.
[16]余菲菲.隱匿性肋骨骨折及肋軟骨骨折應用64排多層螺旋CT檢查的影像學特征分析[J].常州實用醫學,2020,36(2):90-91.
[17]袁媛.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肋骨隱匿性骨折診斷中的臨床意義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1,5(23):109-110.
[18]張雪松.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肋骨隱匿性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1,27(3):64-65.
[19]李立,錢偉軍,于敏,等.傷后不同多層螺旋CT檢查時間診斷隱匿性肋骨骨折的效果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20,30(7):1284-1287.
[20]黃悅,趙慶,李維天.傷后不同多層螺旋CT檢查時間診斷隱匿性肋骨骨折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1,28(1):94-95.
(收稿日期:2022-11-21) (本文編輯:何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