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梓菱,文司棋,姚 鑫,沈媛媛,黃小瓊,張佩華
1.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生物工程學院,浙江溫州 325027;2.溫州醫科大學,浙江溫州 325000;3.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浙江溫州 325027
日間手術模式于1909年被首次提出[1],隨著手術麻醉技術的提高、護理觀念的進步與發展,日間手術帶來的便捷與快速康復逐漸被認可。研究[2]表明,部分歐美國家的日間手術量已占到總手術量的80%以上。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提出,在規范日間手術和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納入醫保支付的日間手術,這促進了我國日間手術的推行及進入政策推動時代[3]。日間手術可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降低醫療費用,但也面臨著患者術前焦慮、手術臨時取消率高、出院后延伸服務滯后等問題,給護理工作帶來挑戰的同時也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4]。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軟件可視化分析日間手術護理的研究現狀、研究熱點和今后的發展趨勢,以期為我國日間手術護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鑒。
Web of Science(WOS)檢索時間為從建庫至2021年12月31日,選擇WOS核心合集,以主題詞“day surgery”OR“ambulatory surgery”OR“same-day surgery”、“one-day surgery”AND“nurs*”進行檢索,檢索類型設置為“Article”,語言為“English”,檢索到外文文獻3 083篇。中國知網檢索時間為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以“日間手術”和“護理”為主題,檢索到中文文獻710篇。納入相關的中、英文文獻,排除會議論文、信件、新聞報道以及不符合主題的相關文獻。最后納入中文文獻575篇、外文文獻318篇。
應用CiteSpace 5.8.R3c軟件對納入文獻進行分析,繪制關鍵詞聚類圖以及突現詞分布圖,以了解日間手術護理研究概況、研究熱點及未來前沿趨勢。
將符合要求的文獻分別導入Excel,日間手術護理研究年發文量見圖1。近年來,WOS收錄的日間手術護理文獻量提升幅度相對穩定,2015年以后年發文量穩定在16篇及以上。中國知網年發文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11年至2016年文獻量增長緩慢,每年不超過50篇,2017年至2019年文獻增長速度加快,2016年發表47篇后逐年上升。2019年發文量達到短暫峰值后有略微下降趨勢,但是仍穩定在年發文量80篇及以上。

圖1 日間手術護理研究年發文量變化
WOS中收錄的關于日間手術護理的文獻主要集中在美國、英國和芬蘭,發文量排名前3的機構中芬蘭圖爾庫大學(University of Turku)11篇、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8篇、英國索爾福德大學(University of Salford)7篇;中國位居第4位,主要的發文機構分別是中國香港中文大學(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6篇、中國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5篇。發文前5位國家及機構見表1。中國知網發文量5篇及以上的機構見表2。

表1 WOS收錄日間手術護理主要國家及機構分布情況(前5位)

表2 中國知網收錄日間手術護理發文量5篇以上機構分布情況
2.3.1高頻關鍵詞
在中國知網關鍵詞中,通過高頻關鍵詞進行分析,可將熱點詞匯歸納為5個方面,日間手術優勢病種、圍術期護理、滿意度、護理管理及質量改進、延續護理。WOS關鍵詞中,可將熱點詞匯歸納為3個方面,術前(焦慮、麻醉)、術中(日間手術體驗、管理)、術后(疼痛、滿意度),日間手術護理研究領域高頻關鍵詞及中心性見表3、表4。

表3 WOS日間手術護理研究領域高頻關鍵詞及中心性

表4 中國知網日間手術護理研究領域高頻關鍵詞及中心性
2.3.2突現關鍵詞
我國近10年日間手術護理領域關鍵詞的研究趨勢變化情況見圖2,從最開始的健康教育、模式探討逐漸過渡到患者滿意度、術后并發癥以及延續性護理、優質護理等研究。國外研究趨勢從日間手術護理管理、兒童日間手術父母配合的相關研究逐漸深入到麻醉護理、術前焦慮、術后疼痛等研究,WOS日間手術護理研究突現詞見圖2。

(a)中國知網 (b)WOS
2.3.3關鍵詞聚類分析
本研究運行CiteSpace軟件生成日間手術護理領域關鍵詞聚類圖譜,閾值(Top N%per slice)選擇為25,選擇MST(最小生成樹)算法精簡網絡。最終形成10個關鍵詞的聚類結果。根據本研究統計結果可看出國內目前研究重點在于日間手術護理模式、患者滿意度、相關疾病專科的探索,國外研究對患者圍手術期心身管理體驗、術后恢復及兒童日間手術患者持續關注,見圖3、圖4。

圖3 中國知網關鍵詞聚類分析

圖4 WOS關鍵詞聚類分析
近10年我國日間手術護理領域研究發展迅速,發文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并且總發文量達到570篇以上,原因可能是2015年后我國日間手術迎來政策推動時代,促使我國日間手術護理領域快速發展。此外,英文文獻的研究方法更加多樣化,且多為高質量研究。Chartrand等[5]驗證了術前DVD宣教可以增加患兒父母的互動參與并減輕患兒的術后疼痛。Rantala等[6]通過Meta分析表明將基于網絡的移動健康干預作為兒童的非藥物干預工具,可有效減少兒童術前焦慮,提升家長滿意度。目前,我國在日間手術領域多傾向采用單一的量性研究,因此我國學者要積極關注該領域發文量較多的權威期刊,有針對性地學習和了解相關領域知識與研究最新動態,之后可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或循證質量較高的研究來適應我國日間手術護理發展特點。
本研究發現日間手術護理主要的發文機構集中在美國、英國、芬蘭等發達國家,且各機構間形成了密切的合作網絡。但是國內日間手術護理研究機構分布較松散且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WOS數據庫國內發文量以中國香港地區為主,原因可能是我國日間手術起步比較晚,并且首先起步于中國香港地區。中國知網數據庫發文以四川地區為主,主要機構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大學護理學院等,這可能與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為代表形成了較成熟的日間手術管理模式有關,但從知識圖譜可知各機構間只是單一的某地區高校及附屬醫院的合作,并未形成跨地區的密切合作網絡。各機構應該積極加強跨地區的學術交流和合作,推動日間手術護理實踐領域的創新與發展。
3.3.1日間手術護理需關注心理護理
根據高頻關鍵詞與聚類結果分析,相較于國內,國外更加強調心理護理,如患者圍術期心身一體化管理(手術身體疼痛、心理焦慮)以及手術體驗和患者滿意度。研究[7]發現,多數日間手術患者處于焦慮狀態,部分患者有疼痛、惡心、自我照顧擔憂等經歷。術前患者心理管理體系不完善會降低術后治療依從性,甚至誘發并發癥,導致預后不良[8]。因此護理人員需要更加關心患者應激情況下的感受,促進其快速安全康復。Svensson等[9]發現,通過臨床工作人員的態度和互動,了解患者的手術體驗,讓術前等待的患者充滿希望,同時幫助患者制定健康的應對策略,以此改善患者的心身健康。國內研究重點在于日間手術護理模式、患者滿意度、相關疾病專科探索,也有部分研究者關注到日間手術患者的焦慮抑郁問題,但是缺乏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驗證,并且在改善日間手術患者焦慮的護理干預措施多停留在認知層面,以簡單的健康教育、早期護理為主,缺乏行之有效的護理措施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10-11]。未來,國內研究者應關注患者圍術期的整體護理,為適應目前“生理-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還要關注患者真實需求和圍術期負性情緒的表達,并且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進行驗證。同時還可以開展縱向研究以便了解日間手術圍手術期患者不同階段的需求及心理狀態的變化,從而為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以加強患者圍手術期管理、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提供參考。
3.3.2兒童日間手術護理不容忽視
本研究還發現國內外都有關注到兒童患者這一特殊群體的術前焦慮問題,但國外在兒童日間手術護理領域更加重視,并且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有研究[12]表明,50%~70%的手術患兒會經歷焦慮,通常在麻醉誘導期間達到頂峰,患兒術前焦慮更容易發生躁動。然而躁動容易造成患兒自傷事件,不僅給家屬和患兒帶來不良就診體驗,還降低了醫療服務質量。由此可見兒童術前焦慮問題不容忽視。Rantala等[13]從多學科合作支持的角度出發,為日間手術患兒和家庭開發數字游戲解決方案,可加強術前準備和醫患交流并改善患兒術后疼痛管理。因為患兒這一群體存在自身認知功能不完善、疾病易感、心理發育不全等特殊性,通過多學科合作或社會支持等方式能夠加強與患兒家屬的有效溝通,減輕術前焦慮、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促進術后恢復。
通過對日間手術護理領域突現詞分析發現,國外研究趨勢從日間手術護理管理、患兒日間手術配合的相關研究逐漸過渡到麻醉護理、術后疼痛、術前焦慮等研究。國外表現出對麻醉護理的相對重視,而國內關于日間手術麻醉護理方面研究較少,麻醉護士資格認證難,麻醉護理教育起步晚、日間手術準入難度高等制約著日間麻醉護理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但是麻醉護理與麻醉質量、患者安全息息相關。麻醉醫生獨攬工作的模式已無法適應日益增長的手術麻醉需求,因此在快速高效運轉的日間手術醫療模式下,麻醉護理也亟待研究與進步。疼痛不僅是WOS數據庫中日間手術護理領域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近年來突現強度較強,說明國外研究者對該方向進行了較多探索研究[14-15],這也將是未來國內學者可探尋的前沿方向。國內有部分學者已關注日間手術疼痛護理,文獻量相對較少,已有的日間手術疼痛護理干預研究參考價值有限,且缺乏嚴謹的隨機對照研究指導臨床實踐,接下來需實施科學嚴謹的隨機對照研究來評價日間手術疼痛管理效果,以便為減輕患者疼痛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提供更多更有力的循證依據。
當前國內日間手術護理的研究發展迅速,但研究深度有待進一步挖掘。未來,國內研究者可通過加強各國以及各地區之間的交流合作,積極引入優質的國際資源,提升學術水平和發文質量。術后疼痛是近年來的日間手術護理的研究熱點和趨勢,如何構建日間手術患者疼痛管理方案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