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打造147個區域聯合黨組織
今年以來,宜昌市深入實施區域化黨建質量提升行動,聚焦鄉村振興、流域綜合治理、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推動組建147個產業片區、流域單元、園區商圈樓宇等功能型聯合黨組織。建立“五聯”制度,保持原黨組織所在行政區劃、組織設置、自治主體、財務管理、考核獎懲“五個不變”,明確組織聯建、活動聯辦、產業聯營、資源聯享、治理聯動“五聯”任務,推動聯建黨組織抱團共贏、協同發展。目前,宜昌市已健全縣級黨委審批備案、定期聯席議事、動態跟蹤調度、聘任發展顧問四項機制,組織開展聯席議事270余場次,組織黨員活動390余場次,整合資源助力48個聯建議事廳、103個黨群服務站提檔升級。
武漢經開區:成立汽車產業鏈綜合團委
為充分發揮產業鏈黨建帶團建作用,團結凝聚廣大青年服務汽車產業發展。10月20日,武漢經開區汽車產業鏈綜合團委揭牌儀式舉行,這是武漢市成立的首家產業鏈綜合團委。成立汽車產業鏈綜合團委是汽車產業鏈黨建帶團建工作的重要舉措,也是武漢經開區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工作的有益探索。據悉,武漢經開區汽車產業鏈綜合團委以“青春之車·1136品牌計劃”的事業專線——湖北青創園(車谷)為陣地,全面整合青創園及周邊傳統零部件生產企業、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和整車生產企業,首批納入綜合團委管理的成員單位共20家。
(馬婧)
棗陽:舉辦村(社區)書記后備人選培訓班
10月,棗陽市創新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舉措,舉辦全市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示范培訓班。培訓班采取“兩周課堂教學+6周蹲點鍛煉”的方式,從現任書記未來3年內將到齡退休的村(社區)中擇優選拔94名后備干部進行集中培訓,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鄉村后備隊伍。
(黃鑫)
鄖西:多維度教學培養“復合型”干部
種菜、除草、割玉米稈……10月13日,在十堰市鄖西縣土門鎮邵家溝村的田間,50余名年輕干部正忙著干農活。為著力培養“復合型”年輕后備干部,鄖西縣委組織部和縣委黨校組織舉辦“啟航”主體培訓班,全力打造精品課堂,探索開展“多維度”教學,在注重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開展“開放式”教學模式,通過紅色教育、田間課堂、文體活動等,持續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提升綜合素養、補齊群眾工作能力短板,努力將年輕干部培養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陳超)
隨縣:“黨建鏈”領跑“產業鏈”
近期,隨縣召開全縣開展產業鏈黨建助推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會上,安居鎮蔬菜產業鏈聯合黨委、三里崗鎮香菇產業鏈聯合黨委、縣香菇產業聯合黨委依次作典型交流發言。會議要求,各地要深入分析總結工作推進過程中的正反經驗,創新和完善工作機制,形成一批產業鏈黨建示范點、觀摩點。要充分發揮產業鏈黨建示范引領作用,加大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工作宣傳力度,堅持以點帶面,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在全縣范圍內營造“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良好氛圍。
(朱翔宇" 劉雍林" 劉雨波)
孝感市高新區:出臺“人才十條”
近日,《孝感市高新區支持人才創新創業十條措施》發布。新出臺的“人才十條”,結合高新區打造創新驅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產城融合新標桿的目標定位,緊扣產業發展所需,重點支持國家和省重點人才工程入選者、海外高層次人才、博士研究生和副高以上職稱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類人才等五類人才。針對人才創新創業、生活保障,高新區從創業資金、場地到個人住房、用餐、交通、教育、醫療等方面給予資金補貼或政策傾斜,為不同層次人才提供多樣化服務,著力解決人才后顧之憂,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朱翔宇" 黃宏麗)
宣恩:首家“小哥食堂”運營
日前,恩施州宣恩縣首家“小哥食堂”揭牌。據悉,“小哥食堂”位于宣恩縣城區中心華鑫廣場一美食店內,將為外賣小哥提供免費白開水、手機免費充電等服務,外賣小哥就餐可享受8.8折優惠。今年以來,宣恩縣把“黨建添活力 兩新增動力”作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的抓手,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提質增效。下一步,宣恩將積極發展更多“小哥食堂”,將“小哥食堂”打造成為外賣小哥們在外奔波時的“愛心港灣”。
(唐今朝" 張曉碟" 覃玉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