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凈欣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標準就是一種規矩,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技術力量。5月25日下午,為做好《上海市促進浦東新區標準化創新發展若干規定(草案)》(以下簡稱《規定(草案)》)立法工作,市人大財經委會同浦東新區工商聯基層立法聯系點在張江人工智能島組織立法座談會,傾聽浦東新區各類市場主體的意見。座談會歷時近3小時,氣氛熱烈,發言的14位代表既有先導產業、民生產業的企業家,也有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還有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專家學者。
即將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規定(草案)》變通國家標準化法中關于企業標準的規定,在草案中創設了企業聯合標準相關制度。面對這一創新條款,參加座談的各方人士高度重視、認真思考、積極發言,從不同角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我在企業一線做標準化工作快20年了,看到這個法規很興奮,因為企業在標準化工作中的主體作用被凸顯了,這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情。”上海奧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標準化負責人苗小麗支持地方立法。企業標準由于緊貼市場前沿需求,指標水平先進,逐漸成為標準“領跑者”,對產業的引領性不斷提高。通過立法將近年來浦東新區推進標準尤其是企業標準創新方面先行先試形成的經驗做法固化為制度優勢,有利于充分釋放市場主體標準化活力、增加高質量標準供給、促進優質標準推廣應用。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針對浦東新區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金融基礎設施運營機構、標準化技術組織等可以相互聯合或者與境內外其他企業或者組織聯合,形成標準創新聯合體制定企業聯合標準這一條款,與會人士紛紛表示,這是個好制度、好規定,有利于境內外、產學研、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銜接。可當談到誰來牽頭制定標準時,卻產生了不小的爭論。有的大企業負責人提出,占行業優勢地位的大公司有全面、穩定的供應商體系,應當以他們為主體成立標準創新聯合體。許多中小企業負責人卻說,中小企業可能規模不夠大,但創新的活力十足,可以摸到市場的脈搏,提出的標準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不應忽視他們的重要力量。
面對不同意見的交鋒,市人大財經委、市政府有關部門同志及時發表意見:“制定條例的目的,是為了發揮企業聯合標準先進性、引領性的導向作用,讓標準化工作成為浦東新區乃至全上海市技術、產品、應用創新和市場繁榮的重要引擎,代表上海、國家參與國際競爭。”希望參與立法的同志以更高的站位看待立法,看發表的意見是否有利于鼓勵標準化創新,發揮標準對科技和產業的引領性作用;是否有利于充分釋放企業等市場主體標準化活力,提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比重;是否有利于提升國際標準合作與競爭能力,推進標準制度型開放。
“形成標準化工作優勢的核心是人才。”上海浦東智能照明聯合會會長李志君深有感觸,“應該系統做好吸引、組織、使用、激勵標準化領域人才相關工作,讓優秀人才為標準化工作貢獻智慧。”座談中,大家集中反映,標準化領域人才培養難,既要懂技術,又要懂標準,還要會外語,實踐中還往往面臨著企業中無專職崗位、缺乏實務培訓、職稱評定難等窘境。有企業建議浦東新區依托標準化專家資源,對有需求的單位開展標準化工作培訓;還有的企業建議,把標準成果納入職稱評定范圍。
對于市場主體反映的問題、建議和期盼,市人大財經委同志都認真傾聽、記錄。為做好該項立法工作,市人大財經委組織、參加18次調研、座談、讀稿等活動,深入調查研究,摸情況、找問題、提對策,協調各方、凝聚共識,務求立法管用有效,為市場主體標準化創新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