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9年7月1日實施以來,黃浦區人大常委會連續第五年開展生活垃圾管理監督檢查,助推《條例》落實落地。
多種方式一盯到底
五年來,黃浦區人大常委會對《條例》落實情況持續跟蹤,運用多種監督方式一盯到底,把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貫穿于監督全過程,不斷拓展監督的深度和廣度。
2019年,區二屆人大常委會舉行“垃圾分類新時尚,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要求人大代表當先鋒、作表率,在打好垃圾分類持久戰中發揮好積極作用。開展主任會議督辦代表建議專項視察,對垃圾分類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意見建議。2020年,區二屆人大常委會開展執法檢查,推動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各街道依法履職,全面落實法規規定,讓法律的生命力充分體現出來。2021年,結合固廢法執法檢查,重點對醫院、學校、居民區、易產生污染行業企業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現場就發現的問題進行反饋。2022年初區人大進行了換屆,區三屆人大常委會繼續高度關注生活垃圾減量分類管理工作,在履職第一年對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進行專項調研,實地視察全區生活垃圾管理情況并召開多輪座談會,對進一步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聚焦六方面擴大檢查面
今年5月12日上午,區人大常委會召開執法檢查動員部署會,進一步全面檢查《條例》的實施情況,推動城區治理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據區綠化市容局、區分減聯辦負責人介紹,目前,黃浦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效保持穩定。2022年,區內干垃圾分出量在490噸/日,濕垃圾分出量在265噸/日,可回收物分出量在242噸/日,生活垃圾分類實效趨于穩定,濕垃圾分出量基本穩定在干濕垃圾總量的35%左右(與全市平均水平持平)。在持續打造精細化分類方面也頻出亮點。在地標性景區開展廢物箱投口改造和新型廢物箱設置。在豫園景區、南步街等投放智能塑料瓶回收機,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與區機管局聯合在機關辦公場所試點共享快遞包裝筐,促進可回收物循環利用。推出“回收服務進小區”,提升居民交投可回收物的便捷度和滿意度。部分街道先行先試,打造了街道“回收俠”、回收服務流動點,打通社區資源回收最后一公里。
垃圾分類成效保持穩定的同時,相關負責人也坦言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居民分類投放習慣有所倒退,投放點位監督管理力量稍顯不足。回收服務進小區工作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各街道分類實效存在不平衡現象。
區人大城建環保委負責人表示,本次執法檢查將通過組織召開座談會、進行專項視察和問卷調查、與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開展聯動調研等形式,充分發揮廣大人大代表作用,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發揮街道人大工委作用,通過基層立法聯系點和代表“家站點”,廣泛聽取人大代表和居民群眾的意見建議,擴大聯動檢查與監督調研的覆蓋面,將執法檢查與宣傳引導相結合,重點聚焦法定責任落實,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及末端處置,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生活垃圾管理規劃與設施建設和社會參與、社會共治等六方面情況,對《條例》修改完善提出意見和建議。
檢查組將赴菜場、餐飲、商場等場所檢查濕垃圾就地就近處置等情況;赴居民區、學校、醫院、辦公樓宇等檢查垃圾分類投放、收集以及垃圾收集設施配置等情況;赴垃圾中轉站、轉運碼頭、末端處置企業檢查生活垃圾中轉、末端處置情況;還將組織代表開展“隨手拍”活動,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提請相關部門及時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