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伊·佩洛斯基
多想想一年前我們身處何地?如今我們身處何地?重要的是,未來的道路會是什么樣子?這對我們的工作非常有用,我們要做的是跟上并超越一臺具有前瞻性且匯聚了全球所有參與者智慧的“貼現機器”。
一年前,美國通脹率飆升,通脹預期飛漲,驚慌失措的美聯儲開始連續四次,共加息75 個基點。投資者看空,股票、債券和大宗商品疲軟,交叉資產呈波動性上升,經濟衰退呼聲高漲。
一年后的今天,通脹急速回落(瑞信銀行指出,2023 年5 月至6 月期間,通脹率暴跌,跌幅屬過去70年來經歷的最大跌幅之一),通脹預期降至近兩年來的低點,美聯儲暫停加息,投資者普遍看漲。在過去的一年里,以美元計,現金走勢大致平緩,ACWI 上漲14%,債券(AGG)下跌2%,商品(GSG)下跌逾20%。
再聊一聊未來的預期。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全球股市正結束三個月以來表現最佳的一周,在歐洲和日本非美股、US tech 和LatAm (拉丁美洲) 的帶動下, 今年以來股市大幅上漲。我們在去年10月發布的《2023 年展望》中預測,VIX 指數將降至15 以下(一年前為33), Move 指數將降至110 以下(一年前為138),市場將恢復穩定。歐洲的情況也是如此,VIX 指數較上年同期下降了50% 左右,降至15以下。
目前情況比較明了,有史以來最令人期待的衰退仍不知所蹤,而大家在聽從我們的建議,一番耐心等待后得到了回報。
再看當下,美聯儲暫停加息傳遞了什么訊息?我們認為,并非簡單地按下“暫停鍵”,而是持續更新經濟預測。美聯儲選擇了高名義增長的路徑—— 首先,它將2023 年GDP預測翻了一番,升至1%;其次,它指出今年平均通脹率將維持在4% 左右的水平,而名義GDP 將維持在5%左右。與美聯儲一樣,歐洲央行在最新預測中也重復了這一點,指出低通脹長路漫漫,并預計今明兩年的名義增長率將維持在3%-4% 之間,大約是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的兩倍。
這意味著兩點:其一,2023 年美國經濟衰退幾乎不會出現;其二,我們無法再回到疫前的低增長、低通脹的經濟環境中。我們要的不是回到疫情前,而是邁向未來。在人工智能創新周期的促進下,在全球涌現的公私合營關系的推動下,我們將進入到新一輪增長,就像是上世紀90 年代下半年的情況。
下半年情況如何呢?我們認為,到今年年底,聯邦基金利率(FFR)5.1% 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FFF)定價—— 不存在經濟衰退,則無需降息。另外,我們還同意MS 的觀點,即美聯儲已經結束了加息。我們預計,雖然7 月加息的可能性為65%,但在7 月會議之前、6 月數據公布之后,通脹率將遠低于4%。
實體經濟正在走強,《華爾街日報》最近公布的數據讓我們感到驚喜:“根據美國鐵路協會的數據,北美貨運鐵路5 月份運輸了126978 整車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較去年增長了15.3%,平均周載量達到2020年9 月以來的最高點?!笔艿嚼孟⒂绊懀覀兂钟械拿绹芷谛怨善敝蠭YT 上漲超過了9%P1M。
我們一直以來的觀點是:美聯儲暫停加息=美元疲軟=股市走強。我們今年大部分時間都在拉美、中國和東南亞建立新興市場股票倉位,并在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方面建立了大量倉位。我們注意到,花旗的全球盈利修正指數已經走升,這意味著自2021 年以來,評級上調的幅度首次超過了評級下調的幅度。
我們預計,一些拉美國家的央行將開始新一輪全球降息周期,這將有助于推動來年的交叉資產定價。例如,巴西的實際利率屬全球最高!摩根大通指出,巴西經濟意外指數處于18 個月以來的高點,而經濟增長預期自1 月份以來幾乎翻了一番,達到1.7%。標準普爾剛剛將其評級展望從穩定上調至積極。5 月通脹率略高于預期,為4% 左右,而ST 政府債務(SELIC)為13.75%。墨西哥的外匯和股票市場全年都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但據在新興市場投資的朋友稱,其實質匯率仍具有競爭力,而其遠期市盈率仍處于近30 年來的最低水平。
在降息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已經走在前面,期待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國家的中央銀行在未來的幾個月內能緊隨其后紛紛效仿。
我們仍然認為,隨著市場回歸穩定,我們會逐漸走出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調查史上最長的一段投資者情緒波動期,有大量現金在場外觀望,情緒變化之快,讓許多投資者遠低于其賬面市值,因此應該逢低買入。
換句話說,雖然被無數次指責過于樂觀,但請依然保持耐心,不要過早賣出,并且要逢低買入!回購保健康!在美國周期性股票、新興市場債券和股票、主題基金和大宗商品方面,上行空間是巨大的,有望在未來幾年實現。
(作者系TPW 投資首席投資官。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文中所提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