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 黃偉健


在2022年度先進集體和先進單位評選中,華北石化公司一聯合運行部王萬彪再次榮獲中國石油集團公司2022年度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扎根生產一線的27年間,他從二催化裝置內操變為運行部二班班長,從一名催化學徒工成長為一名催化裂化高級技師。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始終緊跟公司要求,從“要我干”向“我要干”轉變,努力提升個人素質及各項技能水平,盡力完成運行部交給的各項任務。
憑借著肯吃苦、勤鉆研的勁頭,王萬彪練就了過硬的技術。參加工作以來,他提出過大大小小幾十個合理化建議并參與多個技措項目,被大家稱作“一聯合分餾第一人”。他還獲得集團公司技術能手,華北石化公司先進工作者、大檢修先進個人、大檢修一等功等榮譽。
裝置操作,他很較真
作為親自參與二催化裝置開工建設和歷次檢修的元老級人物、催化班長和工人技師,王萬彪無比喜愛二催化裝置這個“鐵疙瘩”。他深知掌握高超的技術水平和詳細的工藝流程在生產中的重要性。特別是二催化裝置不僅包括催化的反應分餾穩定機組,而且包括全廠的蒸汽鍋爐以及煙氣脫硫PTU系統。裝置多、流程復雜,任何一次操作波動、設備故障處理不好,都會造成較大的影響。
平時工作中,王萬彪不僅要求班組成員在巡檢時要認真仔細,做到一絲不茍,而且向他們灌輸“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他對自己的要求極為嚴格:遇到安全風險較大的工作時,要搶在班員前頭,平時要比班員干得多;在操作過程中遇到技術性難題時,要挺身而出,盡自己最大努力攻克技術難關;勇于承擔責任,不管是平時正常生產還是停工檢修過程中,不計個人得失,以集體利益為重。
在年復一年的認真工作中,王萬彪不但掌握了二催化裝置各種物料的來龍去脈,而且了解了全廠更為復雜的燃料氣管網和中低壓蒸汽管網流程。這為他日后發現隱患和解決裝置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針對二催化裝置油漿外甩問題,他們曾經采用八根盤管并聯的水箱冷卻。但裝置開工后,出現了外甩溫度忽高忽低的問題,經常發生水箱盤管凝管現象,且由于溫度過高油品儲罐易發生突沸,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2007年5月,王萬彪向運行部建議:利用以前水箱上的閥門將水箱盤管改為三根串聯,通過調節水箱上水量來調節油漿的外甩溫度。車間采納了這一建議后,油漿外甩溫度至今比較好地控制在了85℃~95℃,有利于裝置的平穩運行。
為了解決分餾塔上部負荷高、粗汽油干點和輕柴油凝點不好控制的問題,王萬彪提出將富吸收油返塔層往上塔盤進行改造,重新核算氣液相負荷,提高降液管底細高度。運行部采納了他的建議,將單溢流改為雙溢流,并通過對降液管間隙從50mm統一調至100mm,最終解決了塔上部超負荷問題。
2017年3月20日1時30分,按照預定計劃,二催化裝置進行主備機切換。雖然王萬彪不值班,但他提前來到二催化裝置的外操室,配合其他班組進行備機啟機和進料的降量等操作。他向運行部領導提出操作建議:在低處理量下提高反應進料霧化蒸汽量,提高分餾塔氣相負荷,防止分餾塔一中泵抽空晃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終順利完成了二催化裝置主備機切換任務。
“生產問題你管我管大家管,才平安;事故隱患你查我查大家查,才安全。”每次消除隱患后,王萬彪都要對年輕的班組成員念叨一遍。
助力檢修,他很專業
2022年,公司經歷了全廠四年一次的大檢修。檢修開始之前,為了保證“老朋友”平安停工,王萬彪仔細對照停工方案及檢修計劃,和技術人員溝通、探討、研究,梳理并完善了各流程的吹掃方案。
作為雄安新區的鄰居、首都北京的南大門,華北石化面臨著對企業安全環保的極高要求。安全環保,成為生存的首要條件。
檢修環保工作做得好不好,主要在于吹掃質量,吹掃質量又取決于前期的準備工作。王萬彪接到負責停工期間環保線的施工任務后,認真研究施工圖紙,現場仔細核對施工的具體位置,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吹掃退油方案,以期達到“氣不上天、油不落地”的停工目標。
停工前,他帶領班組成員對負責的鍋爐和煙氣脫硫區域的所有管線流程進行檢查,將區域內閥門的絲杠進行清灰、涂抹潤滑油脂等工作,確保閥門開關便利。他們為二催化裝置各蒸汽服務點接好皮帶;需要吹掃的每一條管線,把吹掃蒸汽引至各個給汽點,方便停工時使用。
吹掃后期,他們需要打開各個吹掃管線放空檢查吹掃質量。裝置很多管線的低點放空已經堵死。因為放空口位置低,疏通比較困難,且稍有不慎很容易被燙傷。王萬彪主動請戰,處理分餾區吹掃管線堵塞的低點放空。為此,他奮力鏖戰8個小時,共處理疏通了十幾條管線的低點放空。
那段時間,王萬彪連續一個星期吃住在廠,累了就去屋子里歇一會兒,醒了就接著跑現場、盯流程,解決了停工過程中遇到的現場問題10余項,保障了裝置的順利停工。
在停工交付檢修后、每項作業開始前,王萬彪都要認真檢查施工單位的作業準備情況、安全風險識別情況和勞保護具的穿戴情況,做好安全喊話,向監護人員交代監護要點。之后,他馬上趕往下一個施工處。每天早上七點進廠、晚上八九點回家,檢修期間共發現隱患及檢修質量問題40余處。
在各個容器空氣質量化驗合格后,王萬彪第一時間進入各個容器和塔器內,詳細檢查設備內部腐蝕情況和塔內塔盤及構件工況,獲得第一手資料,積極配合技術組人員整理檢查時拍攝的照片資料,形成匯報材料,為分析原因和下一步施工打好基礎。
王萬彪主動要求負責二催化裝置小接管隱患的消除工作。面對裝置老、問題多等困難,他迎難而上,檢修期共完成156個小接管治理,為裝置長周期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培養青工,他很上心
王萬彪非常注重對青年員工的培養,將班組當作一個“小家庭”,讓自己成為“小家庭”里的“老大哥”。他經常利用檢修設備打開機會,充分發揮“傳幫帶”的作用,讓青年員工與設備、塔器、工藝流程等近距離接觸,以便他們能更直觀地學習設備構造、理解工作原理。“名師帶高徒”,經過王萬彪的努力,青年員工的操作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014年,隨著千萬噸項目的籌備,華北石化開展機構改革,對全部基層班組重新調整,二催化裝置操作工人員變動較大。王萬彪班組中,90后員工占一半以上。這些青年員工以前未曾經歷過裝置檢修,經驗基本為零。為此,在停工前,他從小處著手,帶領他們積極學習裝置流程、操作規程、停工檢修方案、吹掃方案。上夜班時,他安排青年員工講解自己學到的流程,一一指出他們出錯的地方。在他的言傳身教下,班組成員對裝置的操作規程和開停工方案有了較為全面地掌握。
通過多年來持之以恒的“傳幫帶”,王萬彪把班組里的“小白”教成了在公司中能夠獨當一面的“中流砥柱”。在公司職工技能競賽——催化裂化操作工競賽單元中,他跟進指導參賽選手,助力運行部青年員工獲得了“金牌工人”“技術能手標兵”等多項榮譽稱號。在集團公司第二屆創新大賽上,王萬彪參與的項目“催化裂化裝置煙機系統長周期高效運行攻關”榮獲二等獎,取得了公司歷史最好成績。
2022年,一聯合運行部“勞模創新工作室”掛牌成立。該工作室以弘揚勞模精神、解決一線難題、強化人才培養為工作目的,圍繞提質增效、裝置檢修、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重點工作進行創新攻關。
作為創新工作室的核心成員之一,王萬彪帶領青年員工高質量完成了頂循除鹽橇裝、7個注劑口改造、改善注水質量等工作,提高了二催氣壓機入口冷卻系統防腐等級標準。2022年全年,他們共提出合理化建議30余條,解決了開工階段二、三催化裝置油漿泵抽空、二催化裝置頂循停工掃線水擊、二催化裝置泵P302無法預熱等難題,并領銜完成了“5號爐燃燒器長周期運行”等多項攻關項目。
“我希望你們能學到我腦子里的全部知識并超越我。”王萬彪對青年員工說,“很多知識是書本上沒有的,是我們石油人一代一代傳授總結下來的經驗。希望你們能將這些經驗傳給下一代石油人。”
走進石油門,當好石油人。27年間,王萬彪沒有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卻扎根深愛的崗位一直默默付出,在石油煉化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偉大征程中書寫輝煌,用青春和智慧在石油煉化行業中綻放光彩。
責任編輯:鄭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