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云

2023年3月7日,福布斯中國發布“2023杰出商業女性100”,排在榜單第一位的是人們非常陌生的王來春,緊隨其后的才是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王來春21歲到富士康打工,32歲辭職創辦自己的小廠,最終得到蘋果老板庫克的賞識,成為蘋果產業鏈的核心供應商之一。同時也成為了代工巨頭富士康的強勁對手。如今,王來春的個人財富已超過昔日的“師傅”郭臺銘。從打工妹到千億女富豪,這背后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今年56歲的王來春,出生在廣東汕頭槐澤村,父母都是農民,家中還有兩個哥哥。與大多數潮汕女孩一樣,她從六七歲開始就跟著長輩們學習做抽紗等手工活。
高考那年,王來春以13分的差距與大學失之交臂,最終選擇了回家務農。最初她倒也自得其樂,后來在外打工的二哥,每次回家都給她講外面世界的精彩,這讓王來春怦然心動,也想出去闖蕩一番。
1988年,臺企富士康建在深圳西鄉崩山腳下,創立了它在大陸的第一個工廠——深圳海洋電子插件廠。21歲的王來春拎著行李,第一次從田間地頭站到工廠門前,成為了第一批149名女工中的一員。
當年富士康剛剛建廠時,工人們的生活條件堪稱惡劣,宿舍連基本的上下鋪都沒有,100多名女工就隨便擠在大通鋪上。在炎熱的夏天,風扇吹出的風是熱的;由于地處偏遠,宿舍區供水供電非常不穩定,停水停電更是常有的事,無論是什么季節,只要停水,女工們就得端著臟衣服或者臉盆到一公里以外的村子去。至于洗澡,女工們得到附近一個建筑工地遺留下來的小木屋去,安全無法保證。
令王來春至今都記憶深刻的是,那時的水質差到煮出來的米飯都發紅。另外,流水線上的活兒也非常繁重,富士康的軍事化管理更是讓人飽受折磨。尤其是工廠對進度要求非常嚴苛,無論是停水斷電還是員工身體不適,工期都必須按時完成。為了不延誤工期,女工們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飯。
因為工廠規矩多、加班多,還沒有什么放松方式,一年下來,不少人選擇了離開。但王來春硬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她不僅沒有放棄,反而更加刻苦。她經常偷偷半夜起來開工,她的想法很單純,多加班就可以多賺錢。
雖然只是個普通打工妹,但上進心很強的王來春卻覺得“學問無處不在”。平時她就喜歡琢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怎樣才能提高良品率,以及如何科學管理員工等等。當時她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成為像流水線工長那樣的“干部”!

當時由于海洋電子插件廠初創不久,很多環節磨合得還不是很順暢,老板郭臺銘就親力親為,不但留在生產車間給大家做演講、做匯報,遇到需要加班加點的時候,他還親自上手與工人們一起干活。
王來春覺得,老板的很多話都有道理,枯燥的工作經過他的講解,變得很有趣,這讓她覺得很神奇,也很受觸動。
從此她便把老板當成了“師傅”,而郭臺銘對這個相貌平平的員工也印象深刻,愿意手把手地教她一些東西。
時間一長,王來春的積極上進,被老板和主管看在眼里。她能吃苦、肯干活、會鉆研,手下的活兒質量有保證。別看流水線工作簡單,但天長日久能保證工作態度始終如一的,卻沒幾個人。后來,王來春終于迎來了升遷,從小組長到流水線工長,再到課長,年紀輕輕就管理著上千名員工。
隨著職位的升遷,王來春的視野不斷開闊,她了解到更多流水線以外的東西。比如她知道了在這一條條看似枯燥的流水線上,能夠產出多大利潤的產品,一個工廠的流水線,能夠滿足多大的市場等等。在富士康磨練的這10年,為她日后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當時隨著全球電子產業的擴張,富士康逐步成為電子代工的龍頭企業。王來春也有了更大的夢想:出來圈地單干!她想要在最熟悉的電子產業掘金。
當時,面對王來春這位骨干精英選擇單干,郭臺銘不僅沒有強行阻止,反而鼓勵她出去大干一番事業,而且表示富士康會支持她。
其實郭臺銘之所以這樣做,有更深層次的考慮。當時,無數臺資進入內地市場,生意最火爆的就是電子元件生產。其業務繁多,訂單量非常大,讓自己很吃力,有時還無法按時交貨。當時郭臺銘就想到,必須培養一批聽他指揮、可以信賴的小代工廠,讓他們幫助消化自己的訂單,這無疑是一個更為高效的策略。而王來春在此時成立公司,恰恰可以為已所用,雙方互惠共贏,何樂而不為呢?
1999年, 32歲的王來春離開富士康。得知她要放棄高薪職位創業,父母都強烈反對,說風險太大。當時只有二哥王來勝支持妹妹,他還把所有的積蓄都交給了王來春。王來春眼眶發熱,攥著二哥的全部積蓄鄭重地向他承諾:“以后我賺了錢,分你一半。”

就這樣,王來春與哥哥決定破釜沉舟在深圳創業,兄妹倆合力成立了一家叫做“全勝”的加工廠。當時因香港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很多公司都紛紛倒閉,他們抓住這次非常難得的機會,收購了香港立訊公司,王來春還因此獲得了港資的身份。
此時,王來春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懵懂無知的打工妹了,而是深諳電子元器件生產和經營的精英。當時,從生產黑白電視旋轉鈕成長起來的富士康,已經將業務擴大到了組裝電腦領域,向蘋果公司供應電腦零部件。
王來春首先從研發、生產電子連接線、連接器開始做起,然后將產品賣給郭臺銘。富士康給國際巨頭代工,王來春給富士康代工,二者相輔相成。在此后的5年里,富士康為她貢獻了超過50%的營業收入。
2004年,王來春又在深圳創辦了立訊精密公司。
雖然當時代工也很賺錢,但王來春意識到:只做代工并非長久之計,獨立開拓客戶并研發產品,才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正確方向。
2007年,王來春開發了臺式機連接線的自主品牌,進而成為聯想、同方、方正、華碩等國內著名電腦廠商的供應商,事業蒸蒸日上。
2010年9月15日,王來春的立訊精密公司在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她的身家達到23億,實現了從打工妹到企業家的華麗轉變。當時有媒體評價說:深圳的上市公司已有一兩百家,打造出的富豪屢見不鮮,但是正宗打工妹出身且創業成功的人卻極為罕見,王來春終于填補了這一空白。
從2011年開始,王來春就有意擴張自己的事業版圖,她憑借當時收購的昆山聯滔,直接切入蘋果的供應鏈中。
王來春知道,蘋果公司對品控要求極嚴,要達到其要求,必須在技術上有所創新。為此她下足了功夫。為了讓手機上的圓形貼膜沒有一個氣泡,王來春的研發團隊做了23次實驗,最終才呈現出完美的效果。憑借良好的產品品質和管理水平,王來春獲得了對方的認可,陸續獲得了蘋果平板電腦內部線、臺式電腦電源線、智能手表表帶等訂單。
其實這些都還是小打小鬧,王來春真正進入蘋果公司高層的視野,是在2016年。當時蘋果公司推出新款無線耳機AirPods。這款耳機小巧輕便、音質絕佳,一上市就大受歡迎。高品質產品的背后,是對生產工藝極高的要求。一個小小的耳機里面,必須精準地塞入上百個精密元件,這對公司的良品率是個極大的挑戰。
此時給新款無線耳機獨家代工的臺灣英業達公司,在良品率上始終不過關,蘋果公司不得不尋求其他合作伙伴。王來春抓住了這個機會。5個月的時間里,王來春和團隊反復推演、實驗,最終用自動化方案把耳機的良品率提高到了100%。王來春硬是從英業達手里搶來了一批訂單。
2017年,在經歷產能爬坡后,王來春很快將交貨時間縮短到不超過3天。當時她還大膽將11條AirPods生產線拓展為15條。最終,她的公司憑借出色的良品率,以及超過英業達公司4條總生產線的優勢,征服了蘋果公司的總裁庫克,最終取代了英業達公司。
該產品在全球的熱銷,不但使王來春公司的消費電子產品營收超過百億,還引來了蘋果公司總裁庫克的親自拜訪。
這天,庫克和王來春身穿藍色工服,觀看整條生產線的運作。在工廠里,庫克親眼見到女工們巧手如花,把一個個元器件快速又精準地貼入耳機里。而后庫克將照片分享到了微博上。
這款耳機的生產工藝并不簡單,精密程度高,模組集成難度較大。這也考驗著企業的生產線和員工的執行力。庫克對王來春這位合作伙伴大為贊賞,他說:“這是一所超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工藝和細思融入了AirPods的制造。”
盡管如此,王來春并沒有啃下那塊人人羨慕的大蛋糕——蘋果手機的整機代工業務。當時,整機代工是郭臺銘的主戰場,要想分羹,就意味和富士康公司搶飯碗,談何容易。但王來春卻認為,必須盡快獲得更大的技術突破,而且和富士康公司的對決也勢在必行。
隨后,王來春繼續深化公司在蘋果產業鏈中的地位。2020年7月,她以33億元一舉收購臺灣緯創集團的蘋果手機制造業務,成功進入蘋果手機整機代工鏈。公司營收由2011年的2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539億元,市值也由幾十億元突破到4000億元。
王來春的身價也隨之大漲,高達1800億元,超過“師傅”郭臺銘500億元。而她也按照當初的承諾,把股權和二哥對半分。
如今,王來春的立訊精密公司,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連接器制造廠商。制造基地遍布廣東、江蘇、四川、臺灣等地,海外工廠主要在德國和越南。她手下更是管理著14萬名員工!
王來春的戰略思路非常清晰,為避免把雞蛋放進同一個籃里遭遇不測,在給蘋果手機代工的同時,她盡量做到消費電子、汽車、通訊等下游業務的多向發力。如今公司的產品線已滲透進了日產、長城、寶馬等車企,也為諾基亞、華為、思科等科技企業提供服務。
跳出代工廠定位,沖破消費電子領域,新基建+5G給了立訊精密公司新的成長空間。事實上,有勇有謀,拿捏有度,是王來春在商場上的風格,多年來收獲了無數人的贊譽。
2023年3月7日,福布斯中國發布“2023杰出商業女性100”,排在榜單第一位的是王來春,緊隨其后的是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不得不令人感慨,昔日掙扎在流水線上的打工妹,如今已成為了中國商界令人矚目的花木蘭!
責編/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