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燕
根據資料顯示,因錯誤服用藥物而導致健康受損的人數在我國一年約為250萬人。 對日常用藥基礎知識的掌握可以幫助人們安全、科學、有效地使用藥物。日常用藥知識的內容復雜,包括藥物選擇、用藥劑量、藥物服用方法、藥物說明、藥物服用時間、藥物過敏反應、藥物特性、用藥期間注意事項等。
選擇藥物時所需的知識
人們在藥店購買藥物時,往往會看到柜臺上標注處方藥或非處方藥,但具體是什么意思卻不知道。
處方藥是指需憑借醫療專業人士的處方在藥房或藥店購買的藥物,且必須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因為該類藥物適用的病癥往往較為復雜和嚴重,多數情況下患者不能自我判斷和治療。
非處方藥是指可以從藥店直接購買的藥物,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療效穩定,產生不良反應的情況不明顯。觀察藥物包裝盒,可發現其印有OTC,這是非處方藥標識。非處方藥還分為甲類和乙類兩種類型。甲類 OTC標識為紅色,乙類OTC標識為綠色,其中,甲類需要在藥師指導下使用。
購買藥物時,要留意包裝是否有批準文號,并據此對藥物的真假進行核驗。若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上查不到批準文號,就是假藥。此外,若包裝盒上出現“國食健字”,為保健品,與藥品使用有一定區別。
用藥劑量的知識
藥物劑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發揮治療效果,但劑量過多時,藥物的毒性反應可能被激發,對健康造成威脅。一般來說,藥物所規定的常用量對大部分患者是適當的,僅在極少數情況下才需適當調節劑量,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需提醒,藥物的劑量加減不是自行根據病情輕重緩急決定,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比如抗精神病藥,不少患者感覺病情好轉就自行減藥或停藥,結果造成病情反復。
藥物服用方法的知識
除了對癥下藥,還要注意正確的服用方法、姿勢、飲水量等。藥物服用方法有吞服、嚼服、含服、沖服等。比如嚼服健胃消食片,是為了藥物能更好地在胃壁上粘附,對胃黏膜產生保護作用;膠囊狀或片狀藥物往往采用溫開水送服的方式,避免藥物對胃黏膜產生刺激,在發揮藥效的同時,緩解毒副作用對人體產生影響;散狀或顆粒狀的藥物,如蒙脫石散、夏桑菊沖劑等,往往采用溫水沖開的方式服用,這是為了讓藥物在濃度合適的情況下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大多數兒童藥物為了服藥便利也多為沖劑;像西瓜霜之類的藥物往往采用含服的方式,這是為了讓藥物在口中自然融化而發揮作用。
藥物說明書的重要性
對于很多常見病,比如感冒、腹瀉等,患者會自行購買藥物服用,但對藥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應和禁忌還是應當有所了解,其中藥物說明書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眾多藥物都有通用名和商品名,而一些藥物通用名相同但商品名不同,注意不要重復購買。另外,注意說明書上的“慎用、忌用和禁用”部分,了解三者之間的區別。慎用指該類患者可以使用,但需密切觀察使用過程中的用藥情況,一旦出現不良反應立即停藥;忌用指某類患者使用該藥物時出現不良反應明確,可能性大,不宜使用;禁用是指某類患者不能使用,否則會造成嚴重后果。因此,為了日常用藥的合理和科學性,保證用藥安全,應對藥物說明書仔細查看。
藥物服用時間的知識
藥物服用時間要和作息時間相對應,兩者時間應協調。用藥時間間隔在24 h內均分,如一天2次應當一早一晚服用,時間間隔12 h;一天3次應當在早、中、晚用藥,間隔時長為8 h。若用藥時間和作息時間產生矛盾,則需根據作息進行適當調整,保證用藥安全性和效果。尤其是抗感染類藥物,對用藥時間間隔準確的要求更高。此外,服用時間要求上還可能有空腹、飯前、飯后、飯時、睡前等詞匯。其中,空腹具體指清晨未進食前30~60 min,飯前約為三餐前30~60 min,飯時是指飯前和飯后片刻,飯后指三餐后15~30 min,睡前具體指睡前15~30 min。還有一些藥物在必要時服用,如止痛藥。需要注意的是,止痛藥物并不是感覺到疼痛才服用,用藥間隔在4 h以上,用藥過于頻繁不僅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還會因為用藥過量增加不良反應的程度,甚至引發藥物中毒。
藥物對人體可能產生的反應
首先是過敏反應,與藥物的劑量、作用沒有直接關系,而與患者個人體質有關,立即停藥往往會恢復正常。針對過敏體質的患者,在用藥時仔細觀察用藥后身體發生的變化,牢記自己的過敏藥物,以避免藥物不良反應對身體造成損傷。其次,人體長期用藥后,可能會對藥物的反應性降低,表現為治療效果越來越差,即所謂的耐藥性、耐受性或抗藥性。再次,一些藥物長期使用還會讓人體產生一定程度的依賴,以至于停藥后機體不能適應,無法進行調整,導致病情反復。該類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減少藥量,如安眠藥和降壓藥等。
用藥期間注意事項
首先,服用藥物時注意多飲水。這是因為水分攝入可以增加用量較大藥物的血中藥峰濃度,同時提高藥物的溶解度,進而將藥物療效和生物利用度最大化。大量的飲水還可以使藥物更快達到腸部,讓腸道對藥物盡快吸收產生作用。對于膠囊類藥物,大量飲水可以防止藥物粘附在食管壁,以免對食管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其次,有一些藥物不可以用水送服,如像止咳糖漿這類溶解在糖漿里的藥物,因為需要讓藥物停留在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護性薄膜,以減少黏膜發生炎癥反應的可能性,緩解咳嗽癥狀。建議在服用該類藥物前飲用熱水,不可用水送服。另外,注意不可用茶水送服藥物,尤其是含有重金屬成分的藥物。這是因為茶水中含有的茶多酚和金屬離子結合后會發生沉淀,導致人體無法吸收,不僅無法發揮藥效,還會刺激腸胃,對用藥的安全性和用藥效果產生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