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 張詩蕊


近年來,“武鳴沃柑”的香名遠播華夏大地,商賈趨之,民亦樂之,同時還在海外市場積極打造品牌標識。2023年3月,“鄉村振興幫扶農產品武鳴沃柑出口(北部灣港—泰國)公海聯運發運儀式”在北部灣港欽州碼頭舉行。這是廣西沃柑首次通過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出口泰國,標志著“武鳴沃柑”品牌在拓展海外重點市場上,又邁出堅實一步。
從因地制宜生產到遠銷海內外,從跨省借道遠洋到依著自有水路就近揚帆,廣西沃柑是如何一步步實現從家門口航向世界的?
有品質地出園:數字農業讓佳績可賞
本次出海的武鳴沃柑總重約18噸,它們自鳴鳴果園數字化采后分選中心全程冷鏈運輸至欽州港,完成公海聯運的陸運部分。從上果、清洗、烘干、分選、包裝到入庫,沃柑有著一套嚴格的出廠工序,每到沃柑銷售的黃金階段,廠房所有設備便全速運行,幫助“最美”武鳴沃柑順利走出家門。
標準化的生產流程,規模化的生產線,這樣的畫面,在十年前還遠未可期。據了解,廣西南寧市武鳴區從2012年起,把“武鳴沃柑”作為一項主導產業和惠農工程來重點攻堅,堅持將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相繼出臺了沃柑種植、銷售的系列扶持與鼓勵政策,力推沃柑產業做大做強。現如今,武鳴區沃柑種植面積從十年前的800畝發展至46萬畝,成為全國沃柑種植面積最大的縣(區),年產量占全國沃柑產量的逾1/5,享有“中國沃柑看武鳴”的美譽。
逐漸壯大的產地和愈加豐碩的產量,是農業數字化轉向帶來的結果。十年間,幾家沃柑龍頭企業逐漸涌現并挑起大梁,它們在政府牽頭和投資促進下,圍繞“互聯網+現代農業”自主創新,積極地推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生產中的融合與應用,助推“武鳴沃柑”這一區域品牌走向標準化、生態化和精品化。
據悉,作為沃柑種植生產龍頭企業之一的鳴鳴果園,于2020年研發的種植數字化地圖管理系統,創制了中國國內第一張沃柑果樹編碼地圖。借助地理信息和航拍實景技術,工作人員從集成系統可以對整個果園果樹的生長狀態、土壤數據等一目了然,并通過實施精準化管理,測繪出了具有推廣實效的沃柑種植標準與模型。
這一數字化應用,實現了沃柑產業鏈從人工管理粗放、銷售靠天吃飯到對播種、生長、采摘以及運輸全過程的掌控,為滿足不同的出口標準建立了數據庫基礎。2021年8月,在武鳴區政府的支持下,“數字果園證”在全城區大面積鋪開,為全區沃柑高質高產做足了管理和技術上的支撐。
此外,全區配套的硬件設施也為數字農業的推廣和發展提質增效。武鳴先后建成100多家采后分選廠,年加工能力100萬噸,提升了沃柑的出品效率;還建成了總面積8萬多立方米的冷庫,存貯保鮮能力3萬噸,延長了柑橘的保鮮期和供貨期,帶來了更廣大市場的準入可能。據了解,武鳴區計劃在2025年之前實現沃柑產業整體數字化轉型,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加強產銷對接,進一步提升“武鳴沃柑”這一區域品牌的競爭優勢。
通過果樹編碼地圖和數字化分選系統,沃柑只有在果色、糖酸比、化渣率的指標均達到統一標準,才能走上“凈身”之路。銷售季的廠房里,成功走下操作臺的武鳴沃柑,都有糖度高、水份足、留果時間長等特點,散發著“不打蠟,真本色”的自信光芒,踏向醉人心脾的遠銷之路。
更安全地出關:靶向指導降低跨境貿易難題
隨著農產品質量不斷提升,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水果生產國和第四大水果出口國,近十年來水果出口額總體呈增長趨勢,大大滿足了國際市場的需求,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果盤子”。作為中國“水果外交官”新秀,色香味俱全的武鳴沃柑是高品質水果的代表。不過,要真正走向國際市場,滿足輸入國家與地區法律法規要求的相應注冊和管理規定必不可少,而地方海關便是這道門的“進門系統”。
據了解,出口水果有必不可少的3個步驟,分別是出口水果的果園、包裝廠注冊登記,出口果園、包裝廠監督管理,以及出口水果檢驗檢疫。每一步都要與海關配合完成,并同時滿足產地、工廠和果實的三合一認證,才能領取海外市場的“入場券”。在支持廣西企業大膽“賣全球”的總體規劃下,南寧海關、邕寧海關靶向支持企業辦理出口業務,通過“關企面對面”,實地講解注冊登記要求和出口注意事項等內容,幫助企業建立沃柑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安排關員專人專崗進行對接,及時向企業發布海外最新進口政策的預警信息,盡可能規避出口技術貿易風險,為企業開辟境外貿易市場保駕護航。
目前,廣西南寧市共有13家水果企業通過海關的核驗,以本地企業品牌開展武鳴沃柑出口銷售業務。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南寧市出口沃柑企業共在海關備案13667畝。2021~2022年銷售季,武鳴沃柑累計出口量為7.5萬噸。這批水果先后出口到加拿大、俄羅斯、新加坡、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文萊等美洲、歐洲和東南亞國家,為海外市場送上“柑甜”美味。
從“甜國內”到“甜國外”,越來越高的市場認可度也提高了武鳴區沃柑企業持續開拓海外市場的信心。
更快捷地出海:新“水果快線”拉開新機遇序幕
有了海外市場的準入資證,快速通關并保持新鮮度,是促成武鳴沃柑在海外市場占有份量的另一關鍵。物流和運輸系統便是這道門的“出門通道”。
據悉,2021~2022年銷售季,武鳴沃柑累計出口銷售額達75億元人民幣,其中東南亞地區的銷量最高,是武鳴沃柑在海外極具發展潛力的重點市場。此外,武鳴沃柑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原產地證書”利好的基礎上,可以享受出口東盟國家的免關稅優惠,也使武鳴沃柑在東南亞具有更大的溢價空間和品牌勢能。
2023年3月發往泰國的武鳴沃柑陸運至欽州港后,將搭乘北部灣“水果快線”出口泰國,這是武鳴沃柑走向世界的新通道。此前,武鳴沃柑曾經由深圳鹽田港、青島港等出海加拿大,取道陸路發往越南河內,也曾在2022年首次通過南寧吳圩機場的空港渠道“飛入”東盟,依托鐵路、公路、空運、海運多式聯運等方式“走出去”。然而,跨省陸運有線路長的難題,跨境陸運受制于有限的運量,陸空聯運中途則需要進行大宗貨物的流轉貯存,均有無法節省的器械、人工和時間成本開支,對于深耕東南亞市場不具有長遠優勢。
據了解,通過欽州港碼頭海運出口的運輸方式,將比傳統的運輸方式節約20%~25%的成本;借助北港物流集團開發的“一站式”冷鏈物流運輸方案,全程海運冷柜,一箱到底,只用8天時間便可抵達泰國水果貿易市場,分銷至曼谷、清萊、甲米、普吉等主要城市,為企業面向東南亞打造細分市場創造了利好。
這套“組合拳”優化了物流方案,提升了通關效率,為武鳴沃柑出海泰國送上了堅實的“出門鏢”。據不完全統計,在還未結束的2022~2023年沃柑銷售季里,武鳴沃柑出口銷售額已達6.8億元人民幣,帶動分選、包裝、物流、電商等收入1.7億元人民幣,勢頭正盛。從量產高品質、優味道的武鳴沃柑,到廣泛開拓國際市場的銷售地圖,再到優化航線、建構重點海外市場的分銷領地,廣西沃柑產業在政企官商的齊心協力下,邁出了穩健、深化和協同發展的“走出去”道路。
未來,在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成果的進一步普惠下,在科技興農的全方位、高質量推廣下,廣西可以持續發揮亞熱帶水果優良產地和品類豐富的天然優勢,依托區位優勢,讓更多優質桂果,香滿海外。
·聯系編輯:1341124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