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婷 李飛
這是一方“土”味十足的舞臺:如何解決農民的實際困難、怎么講話能讓辦事的老百姓聽得懂……場景完全照搬自田間地頭,語言還不時夾雜著方言俚語。
編劇、導演、演員都是一群平均年齡27歲的基層青年干部,他們來自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孔村鎮。一幕幕別具一格的基層情景劇,讓這里的青年干部夜校不再“板起面孔”,盡顯生機。
之前,不少人習慣了干部夜?!爸幸幹芯亍钡哪?,事實上,孔村鎮前兩期青年干部夜校也是類似讀書、交流、談感想等流程。眼看著參與的青年干部越來越少,課堂氛圍越發死氣沉沉,經過一番調研后,孔村鎮黨委書記門洪斌決定,把舞臺交給臺下的年輕人,讓他們自己決定授課形式和內容。
“在基層工作時間一長,免不了遇到各種困難、挑戰,包括不少委屈、挫折,不如我們自己演自己,原汁原味地呈現應該會引發大家的共鳴?!笨状彐傸h委委員嚴瑩提議。

孔村鎮的青年干部自編自導自演,將日常基層工作經歷演繹成大家喜聞樂見的情景劇
一個鎮的會議室主席臺上第一次出現情景劇,而且還是由青年干部自己演繹,大家會不會感興趣?演出能不能成功?上臺之前,孔村鎮統計站的何國慶和財政所的吳艷春心里直打鼓。
兩人合作表演的情景劇《平凡的芝麻官》自此露出了青年干部夜校的另一張“面孔”。
鄉村振興專員小吳回村路上碰到哥哥,告訴他自己已經從大城市的知名企業辭職,決定回村幫助鄉親們致富。哥哥怒斥:“家里辛辛苦苦供你上了大學,你可倒好,又回村里來了!”一句話,道出了“小吳們”的糾結。故事的最后,小吳用實際行動證明,年輕人也能助力鄉村振興、跑出青年“加速度”。
兩人惟妙惟肖的表演贏得場下觀眾的陣陣掌聲,尤其是當扮演哥哥的何國慶做出抓掃帚罵人的夸張動作時,會議室里頓時爆發出一陣笑聲。
“我們表演的故事是很多鄉村振興專員工作中的真實寫照,他們中有剛畢業的大學生,有在企業打拼多年的職場精英。這些年,他們帶著對鄉土的熱愛,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扎根熱土、服務民生,面對家人朋友的不理解和工作環境、工作待遇的落差,他們回村的初心不變,將自己的學識和見識充分運用到村級發展,各種民生政策落實、人居環境整治等各項工作中都有他們的身影?!眳瞧G春感慨。
在統計站工作兩年多的王小晶,則演繹了自己在工作中逐漸成長的故事?!拔移綍r的工作內容是統計農業相關數據,夏收秋收時得到田間‘實割實測。對于需要提報的表格,都必須經過前期調研、與企業或者農戶當面溝通等程序后認真填寫。不僅瑣碎,而且還需要經常加班,剛開始心里不免會有抱怨?!蓖跣【дf。
對王小晶而言,自身從稚嫩到成熟的改變,發生在一次小麥“實割實測”后,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上看到發布的全國糧食產量的數據?!斑@個讓人振奮的數據,是我們基層工作者一點點測量上報匯集而成的,當時就覺得平凡的工作也特別有意義?!?/p>
王小晶把這個細節帶來的轉折搬到了情景劇中,讓她始料未及的是,話音未落,現場掌聲雷動,借著燈光,她看到臺下不少人頻頻點頭稱贊。
這方樸素的舞臺上,越來越多的青年干部學會不憚于展現工作中的“糗事”,也開始大方“秀”出為民服務的初心。

青年干部在表演情景劇
在基層工作中,青年干部究竟怎么跟老百姓打交道?一幕《我要找領導》的情景劇讓人回味無窮。
“人呢?我得找你們領導反映問題!”只見一位身穿大衣、雙手揣到袖子里的大爺踉踉蹌蹌地走上臺來。工作人員小張一眼就認出了趙大爺,兩人拉了兩把椅子嘮起了家常。
經過耐心交流,小張了解到趙大爺原來是為生計發愁。趙大爺原有的幾畝地因為修高速公路被占用,當時按照政策拿到了一筆補償款。但趙大爺平時一天三頓酒,補償款沒多久就花光了,也沒有收入來源。
最終通過協調,趙大爺成了村里的護林員,每個月能拿幾百元工資,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從此,村里多了個盡職盡責的護林員,不見了愛喝酒的趙大爺。
在一陣陣喝彩和掌聲中,飾演趙大爺的趙圣隆和飾演小張的張文均謝幕致意,結束了自己的第一次自編、自導、自演的情景劇。這個故事,是根據張文均作為前大峪辦事處工作人員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的。
“我2021年來到辦事處,接待群眾是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張文均回憶,剛工作那會兒,由于缺乏和群眾打交道的經驗,遇到群眾反映訴求的情況,心里就很發怵,之所以今天把這個故事搬上舞臺,就是想直觀展現一下基層工作的復雜性和重要性。
在張文均看來,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作為基層工作者,只有站在群眾的角度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才能真正讓群眾有安全感,維持村居安定。
同樣,展現基層工作的還有武宗成和王黎明合作表演的《窗口服務禮儀》情景劇。
一位大爺在服務窗口詢問:“我今年滿60歲,想辦理一下退休手續,看看一個月能領多少錢?!?/p>
工作人員回懟道:“我怎么知道你領多少錢?我又不懂?!?/p>
場景轉換,接下來的一幕令人舒心不少。
“齊魯富民貸怎么申辦?”
“您好,需要帶上您的身份證、戶口本、營業執照……有什么不明白的,您再打電話問就行。”
這幕情景劇中,同樣是群眾辦理業務的場景,在身邊優秀同事小王的帶動下,工作人員小武的服務態度也變得端正起來,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
作為孔村鎮首名00后機關干部,王黎明去年通過選調生考試來到孔村鎮,半年時間里,他不斷學習新業務,順利完成了從學生到基層干部的身份轉變。
在王黎明看來,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不單單是名稱上的改變,也意味著肩上擔負了更多的責任與使命。從初來基層的手足無措轉變到基層工作的得心應手,都需要不斷積累、不斷沉淀。
從最初單純想組織青年干部學習,到青年干部夜校逐漸成為青年干部成長成才的陣地,青年干部夜校備受歡迎。這讓門洪斌感到欣慰:“青年干部夜校每兩周舉辦一次,每期都有四五十名來自全鎮各部門的青年工作者參加,希望能豐富青年干部的生活、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p>
(摘自七一網 七一客戶端/《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