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自《“十四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印發以來,中國移動內審部積極學習研究型審計理念,采取“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邊提升”的方式,不斷探索在各類審計項目中開展研究型審計,全面提升內部審計立項的科學性、推動問題查找的深入性、提高審計建議的針對性、提升審計評價的精準性,推動內部審計高質高效發展。
作為內部審計重要組成部分,經濟責任審計在新時期面臨諸多新要求。中國移動將經濟責任審計歸類為“畫像”項目,通過畫好領導干部履職畫像,體現千人千面特點,客觀全面評價領導人員的履職情況。為了充分發揮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評價職能,中國移動內審部全過程深入應用研究型審計理念,科學構建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166經濟畫像”審計評價體系,即通過“1”項基本運行速度、“6”項持續提速動能和“6”項風險降阻能力三大維度全面評價領導人員在任職期間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在領導人員經濟履責評價和審計價值提升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將研究過程和工作成效總結如下:
一、析毫剖厘,研究歸納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難點
研究型審計要求從立項開始就開展研究,因此在審計評價體系構建之前,需要根據新時期新要求,研究審計評價難點,從而找準體系構建方向。
中國移動內審部對比研究各類監督評價方法和效果發現,現有人力資源干部考評、經營業績考核在角度、方法、素材上都相對局限,審計評價體系建立也面臨五個不易突破的難點。
一是評價特點不清晰。針對不同類型和經營狀態的被審計單位及領導人員,如未分類厘清經濟責任,找準特定階段和特定企業中的管理重點,就不能突出被審計領導人員履職特點,造成審計評價千人一面,畫像不像。
二是評價來源不立體。以往審計監督和審計結果征求意見中很難全面了解被審計人員本人、主管領導和部門、下屬員工等關于評價維度和標準的意見,僅以審計報告、述職報告等書面信息為評價素材,會造成審計評價角度缺失,畫像不全。
三是評價方法不科學。如審計評價只突出當下發現的焦點問題,而未評價領導人員任期內的成長性和過程性,或者評價指標選取不恰當,就會以被審計單位風險評價代替領導人員履責評價,造成審計評價與戰略引導不匹配,畫像不準。
四是評價結果未量化。如僅以各類審計報告中的文字定性描述為審計評價主要載體,或是簡單羅列業績數據,就很難直觀、深刻地留下準確的評價印象,造成畫像模糊。
五是評價作用未突顯。如僅以一企一人一報方式向公司管理層提交審計報告,不對同期被審計領導人員進行綜合呈現、橫向對比,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就難以成為“考核、任免、獎懲被審計領導人員的重要參考”,畫像作用不足。
為了破解上述審計評價難點,中國移動內審部一方面深入走訪被審計單位各級干部員工展開調研,走訪對象既有被審計人員本人,也有他們的領導和下屬員工,從不同視角探討審計評價的重點維度;另一方面廣泛征求總部各業務部門專業意見,收集反映戰略規劃落地的核心指標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能力。始終圍繞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科學謀劃審計評價體系構建突破點。
二、以終為始,研究確立經濟畫像審計評價體系構建原則
研究型審計要求在明確方向的基礎上,需進一步研究發展前沿、專家觀點,厘清目標重點、明確方法步驟,才能為制訂和實施審計工作方案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移動內審部以全面、客觀、科學地為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精準“畫像”為目標,結合“二十字”標準相關精神,研究融合可借鑒的基礎理論,研習平衡計分卡、360度績效考核等企業績效評價方法的特點,分析模糊綜合評價、層次分析法等數據建模技術的適用性,取長補短、創新優化。考慮到中國移動具有所屬公司類型數量多、境內外分布廣等特點,經濟責任審計畫像評價不能將所有單位“一把抓”,因而制定了分類分步建立評價體系的總體步驟,并研究確立了經濟畫像審計評價體系構建原則。
(一)畫像評價體系基本原則
一是規范化與個性化相結合,既規范化設置同類公司標準評價模型,又個性化分類設計不可比單位評價個例,直觀定量畫像;二是觀點鮮明與準確定性相結合,既旗幟鮮明全面反映經營管理長短板,又準確嚴謹分別突出履職特點,精準定性評價;三是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既堅持合法合規“底線”審計,又以“三個區分開來”歷史發展眼光進行評價。
(二)畫像評價體系結構設置原則
一是經濟性與責任相結合。經濟責任審計既不能脫離“經濟”也不能脫離“責任”。“責任”是起點,梳理被審計領導人員履責清單是評價重點;“經濟”是主線,被審計領導人員任期取得的經營績效是經濟評價的基礎。
二是成長性與成效相結合。在體現任期末戰略落地效果、經營效益結果達成情況的基礎上,更關注領導人員任期內對國家政策、企業戰略的長期落實情況,運營管理的改善變動情況。
三是風險性與發展相結合。在全面評價所屬單位風險管控情況的同時,動態關注過往問題整改和風險管控水平提升情況,形成企業“風險畫像”,并作為評價領導人員經濟履責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科學創新,研究構建“166經濟畫像”審計評價體系
基于上述原則,中國移動內審部按照研究型審計要求,找準著力點,借鑒平衡計分卡和層次分析法基本原理,融合創新、反復試驗,通過建立一套評價維度、選取一套評價指標、設計一套評價方法、輸出一套評價結果的“四個一”路徑,構建了所屬省公司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166經濟畫像”審計評價體系(ERPG,Economic Responsibility Portray Guide)。
(一)建立一套評價維度
將通信運營商經營管理形象概括為帶動信息服務“高鐵”運行,在“166經濟畫像”評價體系中設置基本運行速度、持續提速動能、風險降阻能力三個主維度。“1”是一項基本運行速度。以任期內經營業績考核結果為基礎,結合任職單位經營業績基本面和所處發展階段,評價領導人員履行經濟責任基本情況。“6”是六項持續提速動能。考評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情況,根據客戶保拓、收入結構、行業競爭、網絡基礎、資源配置、組織支撐等六大重點戰略能力,設置30至35項評價指標事項。第二個“6”是六項風險降阻能力。考評企業風險管控水平,梳理政策落地、經營決策、合規管控、業績質量、黨廉建設、整改落實等六大履職關鍵責任,根據總部實施全面審計發現問題的頻率和影響程度,對25個具體業務領域進行風險評級,形成被審計單位“風險畫像”。詳見圖1。
(二)選取一套評價指標
對上述三大維度13個子維度的評價中,科學選取指標對引領經濟責任履行尤為重要。
一是注重代表性。在前期訪談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公司發展戰略和管理重點要求,選取最具代表性指標。比如,經營業績考核中已囊括的各基礎業財指標無需全部納入評價體系,以業績考核得分率排名及改善情況評價基本業績情況即可;并設置凈利潤等修正指標對持續虧損企業減虧情況進行評價,突出上級監管部門重點要求。
二是注重相對性。考慮到所屬各省公司業務規模、經營環境存在天然地域差別,設置相對性指標更能保證評價結果精準性。比如,評價客戶拓展情況,可將業務管理中使用的客戶數量等絕對值指標,優化為客戶增量占當地可發展客戶基數的比例,考量各單位其對客戶藍海的拓展程度更具可比性。
三是注重衍進性。持續跟進研究國家政策、企業戰略衍進方向和風險管控焦點領域,與時俱進優化評價指標。比如,中國移動內審部建立了黨和國家對電信運營商和中央企業重大政策的收集整理和研學機制,建立分層分級的“重大政策文件制度庫”和“措施解析表”,逐級分解、逐年分析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衍進方向和具體要求,定期優化評價重點和標準,從而保證審計評價與政策牽引方向一致。
經過2021年和2022年的逐步研究和優化,“166經濟畫像”評價體系共設置2項基本運行速度指標、35項持續提速動能指標、25項風險降阻能力指標。詳見圖2。
(三)設計一套評價方法
一是定性評價與定量分析兼顧。既要設置業財指標進行定量考評,也要兼顧重點戰略動作是否到位、規定執行是否規范等定性判斷;既要定性評價領導人員任職期間的重點舉措和經營特點,也要定量佐證相應舉措落地推行的效果;并最終通過一系列量化評分體系,輸出直觀、量化的審計評價得分和等級。
二是審計結果與多方意見兼顧。除了評價指標和審計發現,“166經濟畫像”審計評價體系還引入兩項重要的評價意見來源。一項是被審計領導人員本人和班子成員意見,專門設置述職報告、審計評價素材報送等模板,由領導人員選取反饋任職期間為促進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企業打基礎利長遠的三至五項重要舉措及相應成效,結合班子成員訪談意見,經審計組核實后作為審計評價重要參考;另一項是被審計單位干部員工滿意度,專門開發面向被審計單位全體干部員工的線上問卷調查系統,針對各主、子維度分別設置調查問題,將干部員工對領導人員任職的總體滿意度及各子維度偏差水平引入考評體系。
三是成長性與可比性兼顧。緊跟戰略衍進、經營環境變化,以指標成長性保證審計評價客觀準確性,在基礎戰略指標評價的同時,綜合28項指標的成長增速進行疊加評價。比如,某公司主要負責人任職期間,雖收入結構指標平均排名處于中游,但收入結構實現了較大幅度改善,對該指標的評分即可在中等水平上升檔,反之亦可評分降檔。
在此基礎上,設計“經濟畫像”ERPG評價標準化模板,以評價步驟為牽引,設置評價素材、方法和工具等模板,結合中國移動以往審計報告“評價標準定性詞庫”,以規范化格式和用語輸出定量評級(7檔)+定性評價(正、負面)的畫像結果。詳見圖3。
(四)輸出一套評價結果
一是反復試用調整。初步建立上述評價指標和方法后,先對1—2位被審計領導人員初步試驗各項指標和評分方法的適當性,根據基礎指標的排名、增幅及風險分布情況分別計算三大維度等級,再綜合輸出整體得分和等級;相應結果向現場實施的審計組專家征求意見,判定各子維度畫像評價結果與現場審計調查印象是否一致,進而反復優化評價維度和評價指標。后續進一步擴展至對7—10位被審計領導人員試用,綜合總體得分分布情況,優化評價體系中的權重標準和分值計算方法,使得各位被審計領導人員總分符合正態分布規則,實現同類所屬單位主要負責人評價結果橫向比較效果更優。
二是標準化、直觀性“畫像”呈現。首先,在“正向評價”中突出領導人員重點舉措以及取得良好成效的主要指標,在“短板評價”中反饋指標落后原因和執行不到位風險問題,并以評價篇幅的“長”“短”形象反映各領域優劣分布。其次,直觀對比干部員工對領導人員不同領域經濟責任履行情況滿意度,以員工認可程度同步佐證指標評價結果。最后,將三大維度評級分別以條形對比、雷達圖、風險熱力圖等方式表示,直觀呈現被審計領導人員各領域履職特點。比如,某省公司領導人員任期內整體業績考核得分較為落后且排名較任前下降,但積極儲備多項核心能力,風險管控水平較任前明顯提升,為企業后續業績提升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屬于C-/A-/A-型領導人員,綜合評級B-,位列第四檔。詳見圖4。
四、畫以致用,研究成果多維應用取得良好實效
中國移動內審部積極推動“166經濟畫像”審計評價成果在各層面的深入運用。
首先,在經濟責任審計計劃、報告等匯報集團董事會和董事長的基礎上,中國移動內審部定期匯總“166經濟畫像”審計評價體系應用結果,向內部審計領導小組匯報,由公司管理層共同審議畫像評價結果,獲得了高度重視和充分認可。領導小組認為相應評價體系的構建有力促進了領導人員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為集團公司管理層客觀了解所屬單位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提供了重要參考,同時要求內審部進一步固化審計評價創新實踐,持續將審計監督評價工作做深、做細、做好。
其次,推動建立總部部門間高效協作機制,在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經濟責任審計結果作為領導人員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參考,并定期將“166經濟畫像”審計評價體系應用結果反饋人力資源部門;定期召開協同會議,與巡視、黨廉辦等部門溝通確認所屬單位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等納入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作為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以及成員述責述廉重要內容的情況。
“166經濟畫像”審計評價體系量化、直觀、針對性地反映了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讓領導人員本人對履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甚至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履職氛圍;同時,也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精準定位所屬單位經營管理長短板,更容易指導所屬單位對發展動能不足抓緊提升戰略能力儲備,對風險阻礙不利加快障礙清掃。
下一步,中國移動還將繼續應用研究型審計理念,根據分類分步建設的總體步驟要求,研究設立其他專業領域公司的審計畫像評價個例,并同步指導所屬公司結合自身特點研究建立對領導人員履責的審計評價體系,全面強化審計評價成果傳導和激勵作用發揮,持續深化經濟責任審計價值提升。
(執筆人:王致遠 ?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