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學建議中關于口語交際部分指出,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才能上好口語交際課呢?這是筆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探索,談一談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上好口語交際課。
一、利用多媒體視頻教學,激發學生說的興趣
記得有人說過,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對教學的內容產生興趣。基于小學生往往只對自己看得見、摸得著或者自己生活中的人、事、物感興趣的特點,筆者積極嘗試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資源的作用。筆者選擇學生身邊發生的事制作成教學視頻,然后播放給學生看,通過多媒體的形、聲、光、色等刺激學生的感官。材料的熟悉感和豐富生動的多媒體資源,激發了學生說的興趣,使他們更愿意參與到表達訓練活動中,從而突破了學生開口難的壁壘。例如,筆者將本班學生在學校運動會中揮灑汗水、勇爭第一的情景錄制下來,賽后再播放給學生們看,讓他們在重溫體育拼搏精神的同時練習說話,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畫面和感受。學生們對此很感興趣,爭相舉手發言,這很好地鍛煉了他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再如,筆者把六一兒童節活動中學生們表演的精彩節目和觀眾的反應也拍攝下來,鼓勵學生多說多練,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能把表演內容、表演效果、觀眾反響等清晰流利地表達出來。
一年級學生由于知識面有限,對某個事物的特征往往把握不全面,因此,他們在口語表達上會存在諸如無話可說或詞不達意等問題。這時就需要教師好好引導,否則,就會降低學生說的興趣,使學生逃避開口和自我表達。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可能的范圍以內,一切事物都應盡量地放到感官跟前。”所以當學生難以表達時,筆者便會定格錄像畫面,指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觀察和聯想,重新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比如,在“聰明的公雞”看圖說話練習中,筆者要求學生說出狐貍和公雞的對話,學生因缺乏想象力,在組織“對話”時興味索然。針對這種情況,筆者便把狐貍和公雞相對時的鏡頭定格,讓學生觀察它們的表情、神態,引導學生看著畫面展開聯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又變得有話可說,這也鍛煉了他們的思維發散能力。
二、利用微課教學,培養學生說的興趣
為了更廣泛地拓展表達練習的內容,筆者除了利用自制的一些錄像材料外,還積極利用現有的微課視頻。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課《老鼠嫁女》時,筆者讓學生一邊觀看生動有趣的微課,一邊思考問題:“老鼠夫婦把女兒嫁給了誰?最后誰成了老鼠夫婦心目中最強的新郎呢?”讓學生帶著問題聽故事,可以增強他們的注意力,培養他們善于思考的習慣。在聚精會神地觀看微課后,學生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說出答案。
三、利用錄音資源教學,調動學生說的興趣
聲音可以刺激學生的聽覺感官,同樣能激發學生說的欲望。筆者把溪水在山間嘩啦嘩啦流淌的錄音放給學生聽,讓學生通過聽去想象并描述畫面,以聽促說。學生們對各種聲音很敏感,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能夠進行清楚的表達。例如,有的學生說:“有一天我來到小溪邊,聽見嘩嘩的流水聲,周圍有許多樹木。”有的學生說:“溪水,溪水,你要到哪里去?溪水回答,‘我要流進江河里。”錄音資源用途廣泛、操作簡單,不僅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內容,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促進思維訓練。
四、利用群組鼓勵學生,提高學生說的興趣
積極的肯定和鼓勵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實現學習目標,收獲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中,筆者除了通過語言表揚和鼓勵學生外,還注意發揮社交軟件中群組的作用,以多種形式鼓勵學生,以此提高學生的表達興趣。針對小學生喜歡展示自我這一特點,在表達練習中,筆者鼓勵學生在清晰流暢地闡述個人觀點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并加上動作表演,之后讓家長錄成視頻發到班級群里,在群內民主評選出榜樣“標兵”。學生們在這種形式的激勵下,動力十足,他們都競相爭做小“標兵”,如此,教學目標自然就實現了。
五、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增強學生說的興趣
輕松愉悅的氛圍能夠使人放松,讓人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展現和發揮。筆者從中得到啟發,在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時,也會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克服羞于開口的問題。筆者認為音樂便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優美的旋律能陶冶人的性情。將音樂帶進課堂,能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他們在放松的心境下激發出表達欲望。在訓練學生表達的過程中,筆者就常常借助音樂創設情境。
例如,在教授《小小的船》一文時,筆者播放了《小白船》這首歌,之后讓學生閉上眼睛,跟隨著歌曲動聽的旋律想象畫面,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我看見了地球上的山水。”有的學生說:“我看到了樹下乘涼的人們。”……學生們在音樂的感染下,表達欲望增強,他們都愿意把自己腦海中想象到的事物或畫面分享出來。
總之,教師只有不斷精進自身的教學水平,靈活變通地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設計好教學任務,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達欲望,讓課堂充滿活力,從而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