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宸銘
初冬的一個早上,陽光明媚,金色的陽光均勻地灑在大地上。突然一大塊云像萬匹奔騰而來的戰馬,迅速飄到了城市的上空,停住了。人們停下腳步,抬頭望著這一大塊云。(雨前。用比喻表現云來得迅速,用人們看云的側面描寫襯托環境)
我走在大街上,去上課。幾點雨落在我的嘴唇上,甜絲絲的。(小雨,我的表現是愜意的,因為雨“甜絲絲的”)忽然,雨由小變中,由中變大。大街上的人們慌張地到處亂竄,大多數人都沒帶傘,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夸張,用人們的表現襯托雨下大了)我不慌不忙地撐開傘,欣賞著這雨中的景致。一位老漢不知從哪兒鉆了出來,大聲吆喝著:“賣傘!”人們都向這個老漢靠攏,但一聽價格,又唏噓著快步離開了。(雨天賣傘正當時)
只有我,看著雨中的景象:匆匆回巢的鳥兒,快步爬行的小螞蟻,在樹葉上緩慢爬行的蝸牛……雨,一直下著,落在樹葉上,“沙沙!”落在花叢中,“窸窸窣窣!”落在我的雨傘上,“滴答,滴答”……(雨中的景色。此處寫得不夠詳細)
終于,雨又由大轉中,由中轉小,最后變成了毛毛細雨。下過大雨的地面被沖刷得十分干凈,好似鋪了一塊清澈透明的玻璃;被大雨沖刷過的小草上殘留了許多晶瑩的小水珠,一閃一閃的,好像許多珍珠瑪瑙正閃閃發光;下過雨的天空霧蒙蒙的,好像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紗帶。(毛毛雨中的景色。排比與比喻兼格的運用,為習作增添了重彩,也表現了小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
雨,還在下,好像不愿意停似的。微風輕輕吹過我的臉頰,我關掉雨傘,走進了教室。雨點打在透明的玻璃上,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響。(此段可刪除,與文意及主題關系不大)
綿延不斷的雨,好像預示著春姑娘的到來;我不斷跳動的心,好像也預示著春天的到來——新的一年,又將開始……
指導教師:張宇飛
老師評語
作者按小雨—中雨—大雨—中雨—小雨的發展順序行文,運用修辭兼格,重點描寫大雨中和大雨后的景色,景物描寫比較恰當、優美,融入了自己對雨中景色的喜愛之情。美中不足是大雨中的景色過于簡略,如能展開描寫,會為習作增色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