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張金龍|文
白銀集團依托資源、產品優勢和完整配套的產業鏈基礎,發揮“鏈主”作用,建立銅、鋅產業鏈圖譜,深化產業協作機制,聚合放大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耦合效應,助推銅鋅產業從“原字號”“初字號”向“新字號”“深字號”加速邁進。
3月的白銀,春潮涌動,生機盎然。15日一大早,記者來到2022年年底建成投產的白銀有色長通電線電纜有限責任公司智能裝備用超微線材產能提升項目生產現場,只見新建成的車間內,窗明幾凈,一條條高標準的生產線上機器飛速運轉,生產秩序井然有序。這是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銀集團”)依托自身技術和品牌優勢,瞄準電磁線市場細分客戶,新建設的1萬噸超微細電磁線擴能項目,也是白銀集團延伸產業鏈的標志性重點工程。
近幾年,白銀集團深入落實“產業興省、工業強省”戰略和“四強”行動部署,搶抓構建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發展格局的新機遇,依托資源、產品優勢和完整配套的產業鏈基礎,發揮“鏈主”作用,建立銅、鋅產業鏈圖譜,深化定期溝通協調例會、關鍵技術聯合攻關、產業鏈供應鏈風險管理等產業協作機制,聚合放大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耦合效應,以大帶小、以優助強,實現了集聚發展。
白銀集團戰略發展部經理劉軍陽說:“近年來,白銀集團積極發揮‘鏈主’企業帶動作用,通過產業鏈、供應鏈深化與上下游企業合作,提升資源保障能力,發展先進材料,加快推動了傳統產業從‘原字號’‘初字號’向‘新字號’‘深字號’邁進”。

白銀集團超微細電磁線生產一角
從“原字號”“初字號”向“新字號”“深字號”邁進,白銀集團蹄疾步穩,加力推進。
白銀集團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創新平臺,堅持市場導向,深化產學研用,強化產業鏈協同創新,著力延鏈補鏈強鏈,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產品附加值。
——鋰電銅箔項目。緊盯全球鋰電銅箔需求,實施高強度高延展性低缺陷的20萬噸高檔電解銅箔項目,生產4.5微米、6微米行業領先鋰電銅箔,2022年已形成7萬噸產能,成為全國單一最大的電池級銅箔負極材料生產基地。同步優化設計后續擴能項目,“十四五”末形成20萬噸產能,建成規模全球第一、技術國際領先的電池級高檔銅箔生產基地。
——白銀爐技術創新升級項目。發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白銀爐原料適應性強、運行成本和加工成本低的優勢,與處理能力大、能耗低、效率高的閃速爐優勢互補,嫁接閃速爐智能數控技術改造升級白銀爐,使陰極銅產能翻番,自有銅冶煉技術實現創新升級。2022年已完成主體工程,計劃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產。
——銅基新材料項目。實施年產30萬噸銅桿、導電銅排生產線項目,其中與河北斯卓新能源公司技術、市場優勢協同互補的高效光伏鍍錫銅導電帶項目提速前進,建成后形成完整的銅產業鏈,陰極銅產品將實現100%轉化升級,并帶動區域有色金屬新材料等高端制造業協同發展。
——超微細電磁線項目。依托自身技術和品牌優勢,瞄準電磁線市場細分客戶,建設1萬噸超微細電磁線擴能項目,研發生產12~50微米17種規格的可廣泛應用于繼電器、微電機以及小型變壓器行業的超微細電磁線產品。2022年已建成投產形成2萬噸產能,成為行業內產能最大、競爭力最強的國資企業。
——超導電纜項目。發揮超導電纜工程實驗室的平臺作用,與中科院合肥等離子體物理所合作研發制造聚變工程實驗堆用超導電纜、環向場TF超導電纜和導體性能研究平臺用超導電纜,預計2023 年5 月完成31 公里超導電纜研制生產,搶占高端電纜前沿市場。
白銀集團不斷加大鋅資源找礦和綜合開發利用力度,增強鋅資源保障能力;放大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優勢,提升資源價值,鋅產業進入全國行業前三。
——找礦項目。與甘肅省有色地勘局深化戰略合作,聚焦白銀、廠壩、西成鉛鋅、甘南金礦等大中型礦區開展找礦探礦,增加資源儲量。廠壩鉛鋅礦采礦權“四證合一”完成儲量核實、三合一方案、環評報告等方案編制、評審和備案,后續全面實施探礦工程,力爭2025年年底控制鉛鋅金屬量達到1100萬噸。
——納米氧化鋅項目。深入研判鉛鋅產業發展趨勢,深化公司鋅渣資源與蘭石中科核心技術、專有設備優勢互補,合作建設5000噸納米氧化鋅生產線,同步研究推進10萬噸項目,拓展鋅產品在橡膠、陶瓷、電子、紡織等工業領域的延伸應用,產品附加值提升30%。
——高性能材料項目。聯合科研院所開展稀貴金屬提取試驗攻關,實施3 噸/年高純錸粉、10 噸/年高純碲、200噸/年電池級鈷鹽等粉體材料研發應用。高純錸粉正在開展產業化試驗線建設,投產后將應用于航空發動機涂層等領域。
——綜合利用項目。協同華鑫九和、石晉礦業、高能環境建成100萬噸鋅渣處理生產線,對冶煉渣進行“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置,年綜合回收利用銅鉛鋅等金屬量10萬噸以上,實現循環經濟產值70億元以上,既提升資源經濟價值,又改善了生態環境質量。
白銀集團依托電解銅箔、鋰資源等產品和資源優勢,從資本和實體兩個層面合作,打造正負極材料產業基地,形成“鋰資源-正極材料-儲能電池”產業鏈集群。
——鋰電池正極材料項目。戰略投資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高新技術企業,深化混改建設4 萬噸磷酸鐵鋰、4萬噸錳酸鋰、2萬噸鎳鈷錳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項目,2023 年開工建設,打造10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產業基地,構建儲能電池產業鏈。
——硫磷鐵鈦鋰項目。依托大股東碳酸鋰資源的20%產能銷售權和自身硫酸產品,實施硫酸、供水、物流、石灰石等擴能項目,與中核鈦白拓展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保障硫磷鐵鈦鋰項目順利建成投產,實現集群發展。
——儲能電池項目。發揮業內企業技術優勢合作實施磷酸鐵鋰儲能電池項目,年內完成2GWh 項目前期工作,項目建成后產品將用于風光儲能電站、分布式儲能、通信基站等儲能電力設施。
——清潔能源項目。發揮地域性風能、太陽能資源優勢,利用自有礦山廢石場、廢棄地、尾礦庫、礦區周邊荒山荒坡等場地,與中核匯能等央企合作實施“風光伏+生態治理”“源網荷儲”等清潔能源項目,“深部廢石場治理10萬千瓦光伏項目”年內并網發電,促進用能結構優化、綠色低碳轉型。
發揮“鏈主”企業帶動引領作用,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優化產業布局,實現集群發展,不僅助推了白銀集團從“原字號”“初字號”向“新字號”“深字號”的加速邁進,也助力了全省“工業強省、產業興省”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體系的加速構建,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嶄新篇章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