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忠亮



摘要:在這一駁雜而又迅速的時代里,我們似乎已經包容藝術作品一切的多樣性,無論是方向、題材、形式、感覺等等,這些博愛里有了一種不自覺的對傳統藝術的“不包容”。從現代藝術顛覆繪畫,到當代繪畫的激烈拼搏,從觀念體、媒介物、科技性的進入圖像時代大規模的剝奪了傳統寫實繪畫的主體性,然而,藝術不等同于科學,我們依然可以接受藝術的演變,但其中不免有太多魚龍混雜的無智的物品,在擾亂我們與真正的藝術旨歸相去甚遠。今天依然堅守傳統,捍衛與重生繪畫作品的本體必要性中,談談寫實油畫創作的技藝邏輯因素考慮。
關鍵詞:寫實油畫創作因素技藝邏輯
一、歷史“技藝”中展開
貝洛里在談到卡拉瓦喬的繪畫源于自然中說道:“他并不承認模特之外的其他老師,也并不選擇最好的自然形式,只有自然成為他畫筆表現的對象……當時在羅馬的畫家對他的創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稱贊他是自然真正的模仿者,如此徹底的遵循模特,甚至說畫面沒有一筆是他的功勞,那是自然的作品……他否定了其他所有的規則,并認為不拘泥于規則的才是藝術最高的成就。”在貝洛里看來,藝術家先學習自然,抽取“完美”因素再現作品的自然,是在冷靜觀察自然之后的選擇理性的“美”的部分再創作。
普桑被譽為“法國繪畫之父”,也是17世紀中葉意大利羅馬中最杰出的藝術家。他將精神性的情感納入了理性構建范疇之中,對合理的構圖和準確規范的描繪追求,使他成為注重素描、注重構圖的古典主義畫家。創作對表現宏大、莊嚴的歷史敘事的精通,也使之成為法國皇家繪畫乃至后來學院派的典范。
二、寫實的“重生”邏褂因素
(一)從觀察力的使然到想象力的輸出
“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奚靜之先生撰寫的《輝煌的藝術遺產一俄羅斯19世紀繪畫》一文中提到:“……《查波羅什人寫信給蘇丹王》展示其積極樂觀的色彩與英雄的群像層面的氣息逼人,不難發現表現出與《伊凡雷帝殺子》迥異的繪畫模式。敘事畫面籠罩在一片笑聲的演繹方式,豪邁熱情而向往自由的查波羅什人,一層層包裹在桌邊,或窺探、或詳聽用幽默和嘲弄的語言給土耳其蘇丹王寫復信。恥笑蘇丹王對他們勸降的企圖。此時有人想到了一個恰到好處的措辭,引起了大家的哄笑和贊賞,文書趕忙把這不可多得的妙句記錄下來。為創作此畫,列賓曾到查波羅什人居住過的烏克蘭,先后三次搜集取證,激活查波羅什人的服裝、用具、樂器、裝飾品等真實畫面,為故事本身呈現出了新的主題態度,具有歷史的價值。”列賓偉大的作品和他先后幾次去搜集素材的嚴謹創作行為是分不開的。羅丹曾表述:“發現了美,便得到了藝術。”創作首先來源于生活,根據觀察和體驗,再理性的闡釋與表達完美的造物。油畫創作題材的選擇需要創作者去深入生活、體會生活,用敏感的眼睛去觀察生活,我們也不做缺乏審美規范的自然主義,用理念、真理的指導,使之更完整的呈現作品。近些年中國文藝界提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這也就是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油畫創作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來源于人民,又服務于人民。
“油畫創作中的想象力和色彩追求”。畫家對自然現象的洞察與體驗、歸納與總結,展現了大自然的變換莫測,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為自己“有利”的方式任意擺布,勾起人們的想象與“錯覺”。疊加色彩的趣味運用,更加準確地抓住了多姿多彩與千變萬化,把靈韻與技藝全身心的、正式的面向觀眾。
(二)與時間的獨處
“慢工出細活兒的創作方法”。這里需要用大量的時間去消化、推演,是作品從思維再到技術的循環邏輯展示的過程。油畫家毛焰說:繪畫的秘訣就一個字“慢”。王宏劍也在一次采訪中曾說:“如果想做個好畫家,就得從最基本的事情做起。基本的就是最高深的,最簡單的就是最復雜的,最慢的就是最快的。最基本的就是我們永遠無法改變的東西。”其實“慢”也是堅持不懈與耐心的一種詮釋。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里,“慢”是寫實油畫中一種奢侈品,是在極為有限的空間中去創造那難點和價值,不能過于浮躁和急功近利。維米爾是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彌散著神秘和沉靜的魅力,更吸引觀者的還有他“慢工出細活兒”的創作方法。維米爾在創作一張小畫中反復描摹,反復深入研究,造就了作品當中的沉靜、縝密、嚴謹、神秘的狀態。
“繪畫的感覺和創作方向的選擇”。藝術家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靈感,在普通事物中尋覓到美感,有一雙發現美感的眼睛。油畫創作中更依賴心靈。因為視覺關注的只是圖像本身,而心靈才是解讀圖像背后的“密碼”,這就是意識到寫實油畫創作與攝影藝術形式的本質區別。羅丹說:“所謂的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發現出美來。”寫實油畫更需要尋求展示的新方法進入到個人的藝術語境中,致力于建立個人的風格,探索作品的藝術語言,而且在這種明確的藝術語言探索之下持之以恒的堅定地走下去,對藝術語言做深入研究是寫實油畫當下的重要功課。這種感覺依賴于創作者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閱歷,以及大量對經典寫實油畫作品的解讀所產生的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是天賦和后期培養相結合的結果。寫實油畫的意義不僅關注眼睛觀察到的物體本身,更在意物象背后的精神內涵。意在不是對物象的簡單再現或表面描摹,它是一種通過畫家對物象的觀察、運用繪畫的規律去創造美感。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智慧,也是另一種取舍!
(三)技藝的運行
“繪畫中技術高度和精神內涵的追求”。很多畫家在寫實油畫創作中提到了“高度”和“深度”,它既包括技術層面也包含精神層面。油畫家忻東旺在回答,怎么才能成為一個畫家?忻東旺先生說:“我覺得有幾個方面,首先要有天賦,二是情感,三是技法,四是學養。有的人很會畫畫,但畫得很低俗,當然他的技法不一定是低俗的。堪稱大師的人,技法是一方面,還有情感、學養在里面。有倫勃朗和魯本斯大師技法的人有一大堆,但就是沒有那種情感在里邊。超脫和高出別人的方面一定不是在物質上,應該是在境界上。就好比電腦一樣,硬件是都會做出來的,而軟件是精神層面的。”忻東旺先生闡述的觀點進一步說明了油畫創作中學養的重要性,這種學養是作品高度和深度的具體體現。繪畫作品中的技法和精神情感,哪個更重要呢?這個命題是眾多油畫家和評論家爭論不休的話題。寫實油畫的技術一直在繼承的基礎上持續不斷地磨礪和創新。寫實并不是寫實油畫的根本目的,是一種無可替代的表現形式和繪畫手法。更注重敏銳的造型還原,強調視覺中的再現,涉及對外部物象的觀察和重塑中對外界物象的理解與感受。寫實油畫的根本目標,不是表現其外在的真實,而是表現來自真實背后所承載的精神意味、審美特點與精神品格。黑格爾說:“精神的最大功能在于對人的物化的抗拒。”寫實油畫創作的精神性高于日常生活之上,藝術作品可以向人們展現更高層次的精神世界。它必須把握時代脈搏,提升作品的精神境界,探索新的表現可能、挖掘題材的新意,油畫創作只有探索才能帶來生機和希望。藝術之路永無止盡,新時代是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時代,寫實油畫創作寄托著無限希望,需要堅守更需要突破。在寫實油畫中技術高度和精神內涵缺一不可,它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只有把技術高度和精神內涵辨證統一的作品才能稱為經典之作。
“油畫語言的探索”。在寫實油畫的創作過程中,要打破自然的客觀規律去思考畫面,不僅要追求真實的客觀關系,而且要注重對畫面的主動思考,也就是寫實油畫在創作過程中要注意客觀規律與主觀思考的關系。寫實油畫創作的目的不是去復制自然,而是通過觀察自然,提升自然物象的創作過程,這樣才能創造出一幅既來源于自然又凸顯自然情懷的作品,并獨立于自然之外的優秀作品。油畫語言的探索是寫實油畫創作中的一個難點,探索油畫語言也是很多畫家去執著創作的重要原因,通過油畫語言的探索,油畫家可以充分表現個性和發揮想象力,油畫家的個性語言也是區別于其他畫家的重要標志。油畫語言的探索是多種多樣的,它包括在色彩上、在形體上、在筆觸上,在題材上、在觀念上表現個性和突破前人。魯本斯是最著名的佛蘭德斯畫家。突破了16世紀后半期的僵化樣式主義,重新創造富有動感的畫面,尤善豐富大膽的色彩和熾烈的明暗對比,表現氣勢宏偉的場面,他的逼真的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對觀眾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與震撼感。在駕輕就熟的色彩光線與構圖的展示深厚造詣以外,還充分體現了他深厚的人文主義文學修養。
在王登科先生寫的《守望中的鄉土一關于鄭藝繪畫語言的隱喻與象征》一文中也體現出,觀念化是他繪畫語言的一個獨特特征。寫實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在他繪畫的理念中,其實占有極其微弱的比例。而既定象征性與寓意化,在他看來是鄭藝的最有效的手段。寫實油畫不是簡單去描摹現實,這里有重新喚醒、建構創作者的思想觀念、閱歷、修養、學識,在觀念領域里重拾創作作品的秩序,這種思想性、觀念性也是每幅油畫創作的靈魂所在。
三、結語
寫實油畫創作如何在藝術觀念、語言探索和風格樣式上在突顯民族性的同時更具經典性,是中國油畫家們一直面對的重大選題。評價一幅藝術作品的成功,要有感人的思想,有獨特的形式語言的探索,“立意在先、筆墨在后”失去立意的內涵,藝術作品的思想性也會缺失。藝術是創造力的產物,觀察生活角度是藝術創作的起點,決定著藝術作品審美方向,也決定著藝術作品的深刻程度,也是寫實油畫創作的精神性探索的著力點與突破口。從作品的社會情境里與作品的現實表達或者暗示的形式語言的關系上,去進行一種還原意義上的分析。執著、專注、鍥而不舍的創作態度也是寫實油畫創作藝術家們不斷堅守的立場。著名評論家水天中先生在《現實主義風格的探索與擴展》一文中說“鄭藝回顧他的藝術歷程,20年來一直用真誠的心態,寫實的手法來描繪我熟悉的廣袤的東北大地和在那里繁衍生息的鄉民。用執著、專注、鍥而不舍來形容鄭藝的創作態度是當之無愧的。”
寫實油畫是一個綜合的、立體的大“工程”,其中包括:創作方向、創作標準、創作題材、創作構思、繪畫感覺、心態和耐力、繪畫的大局觀、繪畫整體性、繪畫筆觸和繪畫語言、作品中對空間的理解以及作品中形體和顏色的獨特認知等等。我們以當下的參與者介入,從古典的語言與視角刺激了從技術、思維到內心感應的對應:從藝術作品進行歸置與分析繪畫和社會生活、人文情懷的關系:從藝術趨勢探索寫實油畫的主動與革新中,以必要觀念分析技藝的成功因素。相信寫實油畫的藝術追求是社會責任,它不可替代的功用與魅力也是對藝術的一種堅守!
參考文獻:
[1]蔣躍.繪畫形式語言與創作研究[M].安徽美術出版社,2018.
[2]【英】阿蘭·德波頓,【奧】約翰·阿姆斯特朗,陳信宏譯藝術的慰藉[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
[3]【美】約翰.A帕克斯,劉壯麗,欒墨譯.藝術的法則[M]遼寧科學技術出 版社,2018.
[4]【美】簡·羅伯森,克雷格·邁克丹尼爾,匡驍譯.當代藝術的主題(1980年以后的視覺藝術)[M].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