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水彩畫19世紀傳入中國以來就不斷地進行著發展演變,在繪畫技法持續進步的同時,不同題材的水彩作品中都逐漸融入了更多的思想文化內涵。本文根據水彩人物作品對人文主題水彩畫來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對人文主題水彩作品中所展現出來的人文精神、民族性和時代性進行逐步分析,探究人文主題水彩人物畫中所蘊含的特殊藝術魅力。
關鍵詞:人物畫人文主題精神表現
水彩畫自傳人中國以來,在幾代水彩畫藝術家的推動與革新下,無論是技法語言的突破與創新,還是精神意蘊的豐富化與本土化,都取得了矚目的成績與獨特的建樹。然而,中國水彩創作取得今天成績的根源性因素,除了不同時代的水彩畫家對技法語言的突破外,還在于其水彩作品中呈現了中國化的人文內涵與精神意蘊,這使得中國水彩在時代流轉中具有常新的生命力與獨特的視覺表現。如此,厘清當代中國水彩人文主題作品的人文特征與精神內涵,在當下中國水彩的民族建構中具有別樣意義。本文以陳堅、周剛、王輝宇的水彩人物作品為切入點,通過對中國水彩領域極具代表性的幾位水彩畫家人物畫作品的研究,來挖掘中國人文主題水彩作品中所展現出的人文特征、民族文化以及時代內涵,進而探究中國人文主題水彩作品中所蘊含的精神性所在。
一、水彩畫中的人文主題繪畫題材的詮釋
(一)人文主題在水彩畫中的運用
水彩畫中的人文主題也是對題材的一種創新,不是一味的對傳統模式學習,是要讓創作者不斷的進行揚棄,為水彩注入新鮮血液,藝術家將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本土人文風貌結合在一起創作出有思想、有深度的藝術作品,正是水彩畫作為舶來品與傳統中國畫結合形成了獨特的面貌。水彩畫中的人文主題立足本土文化同時注重地域化,例如少數民族發源地、具有歷史人文情懷的地點,把具有地域性的民族特征應用到水彩畫人文主題當中,展現具有人文特征的藝術形式、藝術特色以及藝術風格,當不同的藝術家對待人文主題進行繪畫的時候,因為繪畫理念有所不同,又會形成不同的藝術表現,將人文主題、技法以及精神性融合在一起,發揮新的構思,就會產生不同于以往的藝術作品。人文主題凸顯的是一個地區的人文特征,地域風貌,體現的是一個藝術家對待不同的題材所發揮出的獨特暢想,通過藝術家個人的獨特藝術構思和表現形式將地域特殊的風貌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將人文主題運用到水彩畫當中去。
(二)人文主題在水彩人物畫中的表現
不同地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地域風貌和人文色彩,這些在水彩人物畫中都有所體現,例如陳堅、周剛、王輝宇等藝術家,他們的水彩人物畫系列作品中都映射著對人文題材的寫照。
陳堅的塔吉克民族系列作品用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來展現少數民族人物的精神面貌。早期陳堅筆下的人物形象狀態極具戲劇化,每一幅畫面的色彩都不盡相同,繪畫作品的背景幾乎不留白,一種近似于油畫的濃墨重彩,將帕米爾高原上的民族風俗展露無遺。在陳堅的后期作品中,繪畫方法進行了改變,采用平面化,人物表達類似于速寫形式,沒有過多的線條來修飾畫面,著重表達了手部和面部的描繪,一改之前的細膩背景設色,將背景大面積留白,注重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展現塔吉克少數民族生活。描繪少數民族人物的重點是要體現民族風貌,陳堅對人物神態也做了著重描繪,以神情來打動觀者。
周剛的礦工系列作品用自己最真實的筆觸反映了底層人民的現實生活。通過繪畫的表現形式,將礦工一整天勞作后的疲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在人物神態上都有著精細的表達,充血的眼球和微微聳拉的眼皮無一不描繪出了礦工的真實狀態。在以往的早期作品中無論是背景還是人物都描繪的及其細致,例如《第三掘進隊》這幅作品,對于背景和人物的描繪都有側重,背景是礦工們工作的環境,人物安排錯落有致,每個人物的神態都不盡相同,色彩對比強烈,采用濃厚的色彩來進行描繪,大量點線面的幾何構成平面化的圖案渲染著整體的畫面氛圍。后期的作品中更注重描繪人物性格,體現出濃厚的人文主題內容。礦工系列作品對底層人民的描繪是一種新鮮的人文題材,周剛的繪畫語言表達形式相對平面化,人物本身及其畫面之中的背景元素都使用幾何形來進行概括,使用大面積色塊堆疊出整體畫面,色彩對比表現非常強烈,具有空間重疊的效果,贊頌勞動人民的人文精神,用肯定的筆觸展現勞動人民的力量。在周剛的畫面中,用平涂的畫法有意減少瑣碎的細節,根據畫面的需要將高純度的色塊進行拼接組合,造型簡練且富有節奏感,筆法肯定,筆觸流暢,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
王輝宇的早期人物畫中更多的是強調繪畫中的直覺性,也是學習西方傳統的繪畫模式,像眾多水彩藝術家一樣,對于背景也有著重的描繪,近似于油畫的細膩,創作描繪出了20世紀末人們的真實寫照并將其躍然于畫面中。畫面雖然只描繪寥寥幾人或單人,但是卻能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整體面貌。在王輝宇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服飾和人物的描繪上都傳遞著時代的氣息,早期的作品雖然“笨拙”,但是卻有著一份質樸充斥在畫面當中。在后來的作品中隨著時間的發展不斷推陳出新,不斷在畫面中做減法,更新了對于畫面的理解,對王輝宇的作品也會感受出更多的世間百態和時代特點。
這三位藝術家在水彩人物畫中將人文主題作為藝術精神追求,探索生命的本源,尋找繪畫的神與意。在繪畫中將個人情懷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賦予作品更多精神內涵。
二、水彩人物畫人文主題的發展面貌
(一)立足本土,深入挖掘人文性
傳入中國后的水彩畫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受到中國本土文化的影響,產生了思想表達的差異,融入了一些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地域風貌到藝術創作當中。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的科技和經濟不斷的發展,中國逐漸走入城市化階段。在西方傳統水彩繪畫當中,藝術家的思想表達更注重于寫實,將所見所聞真實的表達在自己的畫面當中,以求真實再現,尤其是在19世紀后期科技的發展帶來了照相機,照相機能將客觀物象真實的再現,寫實的風格一時被照相機所取代,這個時候藝術家開始尋找新的表達畫面的方式。近年來,水彩畫創作已經從早期傳統水彩畫的追求客觀再現轉變成了托物言志,在繪畫時并不完全照搬本來的面貌,而是在此基礎上添加藝術家自己的思索和個人特色,在作品中表達自己的思想,主動將自己的思想意識注入到作品之中去,結合我國本土的文化,藝術家的精神層面更加的豐富起來,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水彩畫的發展又提高了一個層次。
大量的藝術家已經不再追求對于事物單純的客觀再現,而是在作品中注入了更多深層次的思想內涵,比如對于人文精神的表達,對于生命的探究,對于某些特定文化或是自然狀態的展現。在寫實或寫意等多種表達方式的基礎之上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感悟,產生了大量的具有象征性、觀念性、符號性富有思想內涵的藝術作品。
(二)注重水彩人物畫中的時代特性
推動水彩發展的同時我們要找到正確的方向,力求用繪畫的形式推動社會的發展,那么在創作的同時就要考慮到時代特性,要創作出具有中國文化底蘊的水彩畫,充分體現獨特的人文情懷,才能使觀者被深深感染,只有繪畫作品達到與社會有一定的關聯性,才會具有感染力。筆墨當隨時代,在繪畫過程當中要不斷推陳出新,人文主題下的水彩畫有著時代的特性,不同的時代,藝術作品所擁有的人文情懷都是積極向上的,反映出藝術家們的思想以及情懷。現代的水彩畫不僅受到主題的影響,更在時代的變化下不斷發展,站在時代的腳下,水彩畫更注重扎根本土,融入了本土文化以及新時代的變遷。
人文主題水彩畫不是簡單的把客觀物象描繪出來,而是更注重精神的傳遞,讓人可以感受到畫面里的精神內涵。藝術家所要關注的是生活和繪畫之間的聯系,觀察生活、記錄生活,用水彩的形式展現出藝術家對于生活的思考,注入真實的情感,既要繼承傳統,又要發揚新的精神內涵,要貼合時代,貼近生活,才能創作出最符合時代且富有精神內涵的作品。
三、人文主題對水彩人物畫的影響
(一)水彩畫人文主題對精神層面的思考
周剛的礦工系列,描繪出了最底層勞動人民的真實樣貌,礦工是新時代改革的建設人,他們一直在“地下”鮮為人知,這個主題也是想讓更多人了解礦工的真實生活,他對礦工神情、面頰、體態及周遭環境事物進行描繪是想更多人能深入了解礦工的狀態。礦工的生活狀態改變了周剛對于勞動人民的認知,他們對于生活的要求更純粹,為了養家糊口,他們把所有的問題歸咎于自己,不給礦場、不給國家添麻煩。礦工勞動者的生活狀態是艱苦的周剛的表現手法,讓我們不僅看到了很黑的樣子,更嗅到了沾滿煤屑散發的汗臭,以及幻想出他們地下工作的樣子。而礦工向著礦井外探出的目光映照著勞動人們的炙熱情感,好像他們不是在幽暗地下工作的工人,而是帶著光明與希望的一群超人。周剛堅持畫礦工系列,也是想讓更多的人來關注、關心這群最底層的勞動人民,他用最直接最主動的表達方式把每一位畫中的礦工都描繪得盡情盡理,不同的外表下都藏著炙熱的靈魂,極具個人精神內核。畫面中不僅描繪的是礦工們的形象,更是周剛作為一名藝術家對于人文精神的表達與傳遞。
(二)人文主題使水彩畫更加凸顯民族特色
當代水彩畫在創作過程中不僅僅局限于表現繪畫技法,對于人文精神的融入也越來越多。水彩畫在近些年得到了極好的發展,藝術家通過自己眼中的世界去傳達了自己的思想內核。進行水彩畫藝術創作的同時也應體現民族精神和當代藝術的格局。
陳堅作為水彩界的翹楚,他的塔吉克系列對展現地域民族特色就有著極高的貢獻。塔吉克系列是陳堅繪畫最為突出的部分,在塔吉克系列中,陳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向觀者展示了塔吉克民族的精神面貌,西部少數民族也通過藝術創作被大眾所熟知。陳堅對于塔吉克民族這些年來的描繪,為水彩畫中人文主題的民族特色注入了新的活力。塔吉克系列作品不僅展現了少數民族和底層勞苦百姓的精神面貌,也使水彩畫更具民族特色。
民族題材在水彩畫中不僅是一種表現形式,更多的是想要表達難以舍棄的人文精神。在創作中也要與時代相結合,去了解深層次的人文內涵,才能使水彩畫藝術的發展更加蓬蓽生輝。
四、結語
水彩畫的發展與進步是循序漸進的,技法的嫻熟與突破只是其前進表現的一端,而作為推動水彩藝術發展的源動力、并為其賦予恒久生命力的則是作品深層次的思想內涵與人文精神的充分表達。藝術創作的價值就是作品中所展現的人文價值和美學價值,作品的人文價值通過其中的表達的民族題材和蘊含的人文精神而得以呈現。進行藝術創作時在精妙技法的基礎上融入更多的思想內涵和精神文化才能使藝術作品富有靈魂,水彩畫藝術不只停留在展現客觀物象的表層審美階段,而是有更深入的精神層次的共鳴,讓作品富有感染力,在欣賞作品時能有所觸動。水彩畫藝術只有在不斷提高繪畫技法的同時融入更多的人文精神思想才能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竇劍周剛:只有把自己變成他,你才能畫成他[J].中華兒女,2020(8)
[2]朱紫微,殷小烽“百態”寫照——王輝宇水彩人物畫解析[J]美術,2019(5).
[3]龍虎.水彩人物畫初探——對水彩畫觀念的辨證剖析[J]美術學報,2003(2)
[4]王璜生,姚玳玫演繹與建構——二十世紀中國美術中的人文性[J].文藝研究,2005 (7)
[5]徐海濤.中國水彩人物畫藝術家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21)[6]李雅婷淺析陳堅水彩人物畫中的質樸精神[J].中國民族美術,2021(1)注:本文系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研究成果。項目名稱:新水彩畫人文主題創作與表現研究,項目編號:2020BO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