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文
本文從銅精礦市場基本面、進口作價機制、采購風險點等方面,探索銅精礦采購對銅冶煉企業損益的影響。

中國已發展成為世界級銅消費和銅冶煉工業大國,但同時也是一個銅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銅資源僅占全球總量的3%,銅資源供應“大頭在外”,對外依存度高。從當前的基本面來看,銅精礦產量供應跟不上冶煉產能增長的步伐,精煉銅產量增長跟不上銅消費增長的步伐。
原料是生產型企業的生命線,每年中國凈進口銅礦砂及其精礦數量巨大,銅精礦采購尤其是進口直接影響國內銅冶煉企業經營利潤、生存狀況。本文從銅精礦市場基本面、進口作價機制、采購風險點等方面探索銅精礦采購對銅冶煉企業損益影響。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顯示,2021年年底,全球銅資源儲量8.8億噸金屬量,主要分布在智利、澳大利亞、秘魯、俄羅斯、墨西哥等國家。其中,智利和秘魯的銅資源儲量約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2021年,全球礦山銅產量2135 萬噸,智利、秘魯產量分別為563萬噸、230萬噸。2022年,智利、秘魯銅產量分別為532萬噸、244萬噸。
中國銅資源儲量1.2 億噸金屬量,主要分布在西藏、江西、云南、甘肅、內蒙古和新疆等地。由于資源稟賦條件較差,疊加多數資源開發地的地理位置不占優勢,國內銅精礦產量也處于波動狀態。2021年,中國銅精礦產量185.5萬噸,自給率僅為17.7%。2021 年中國凈進口銅礦砂及其精礦2340 萬噸,2022 年達2527 萬噸,整體銅精礦對外依存度已高達82%。
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加快和消費政策升級,我國銅消費也在迅速增長。2021年,我國銅消費總量1389 萬噸,占全球銅消費總量的55.4%。筆者認為,當前全球已經形成以智利、秘魯等地為主導的全球采礦和以中國為主導的集中冶煉生產格局。
根據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2021年統計數據,全球銅產量排名前20位的超級銅礦山中,從國家來看,智利擁有7 座,秘魯擁有5 座,全球前4 大礦山中有3座位于智利。從公司來看,必和必拓、力拓、自由港、智利國家銅業等少數公司控制著全球大部分銅資源,市場定價權也多被這些行業寡頭掌握。目前,這些超級銅礦山中只有排名第14位的Las Bambas銅礦和排名第20位的Toromocho銅礦屬于中國公司。
2021 年,全球精煉銅產量2458.9萬噸,其中中國精煉銅產量1048.8萬噸,占全球總量的43%,2022年,中國精煉銅產量1106.3萬噸,比2021年增長5%,是全球銅精礦消費增長的主要貢獻國。未來,隨著我國冶煉產能的擴張,銅精礦缺口將繼續擴大,精煉銅的產量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在全球的占比中有望繼續增加。
銅精礦是國際貿易中的大宗物資之一,從商品角度看,主要是銅含量、貴金屬含量以及有害元素、雜質含量。從進口作價機制看,主要與買賣雙方談判確定的加工費及回收率的高低、作價期的選擇等因素密切相關。
在進口貿易中,銅精礦中銅、金銀的價格分別以倫敦金屬交易所和倫敦金銀市場協會公布的銅、金銀的成交價格為計算基礎,根據銅精礦的含水量、含金屬量、約定的金屬回收率、約定的加工費按照公式定價進行計算,目前我國銅精礦進口作價機制以公式定價為主。即:進口銅精礦每干噸的基本價格=(含銅量×回收率×作價期LME 銅價格-TC-RC)+(含金量×回收率×作價期LBMA 金價格-金RC)+(含銀量×回收率×作價期LBMA銀價格-銀RC)(雜質扣減)。

銅精礦進口作價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加工費(TC/RC)。TC/RC 指的是礦產商向冶煉廠支付的、將銅精礦加工成精煉銅的費用。TC(Treatment charge)意為粗煉費,是指由銅精礦經熔煉爐、轉爐、精煉爐加工到陽極銅(板)的費用,單位為美元/噸(干礦)。RC(Refining charge)意為精煉費,是指由陽極板經電解精煉加工產出電銅的費用,單位為美分/磅(電銅)。
TC/RC是進口銅精礦合同中的核心價格條款,確定了TC/RC就等于確定了銅精礦的價格。在LME銅價相對穩定的情況下,TC/RC越高表明銅精礦價格越低,越有利于進口方;相反,TC/RC越低,表明銅精礦價格越高,越有利于出口方。
目前,TC/RC的談判分為年度合同和現貨定價兩種方式,年度合同基準價每年由礦商和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小組(CSPT)之間進行談判,主要以江西銅業、銅陵有色、中國銅業、金川集團等大型冶煉企業為首。現貨定價與銅精礦現貨市場走勢密切相關,由買賣雙方根據各自頭寸需求自行談判。
銅精礦的供求關系是影響加工費(TC/RC)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具體來看,造成銅精礦供需失衡的任何因素都會使TC/RC產生波動,如自然災害、礦山罷工、銅價、原油價格、礦山新增產能、硫酸價格、冶煉能力擴大等因素。
除了TC/RC,銅精礦進口還涉及其他重要作價因素,比如計價金屬回收率的高低,作價期的選擇、結算方式、檢驗條款(WSMD,品質允差,仲裁行的選擇)、雜質元素罰款、保險條款等。在談判中,為保障銅冶煉企業利益,積極爭取更多有利條款并嚴格執行合同條款,這也是銅精礦采購的最基本要求。
銅精礦進口業務中簽訂的采購合同條款內容是履行合同的根本依據,所以在簽訂合同時,進口方需要仔細權衡其中潛在的風險,盡量將風險降到最低。
但在實際的進口貿易中,進口方可能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價格這一條款,對于檢驗條款、仲裁條款、速遣費計算條款、法律條款等容易忽視。在很多進口貿易風險中,很多合同都是由于上述這些條款訂立不清晰或者漏訂立從而導致進口貿易出現經濟風險。
因此,進口方在簽訂進口貿易合同之前,應當有效掌握我國有關進出口貿易的法律法規以及交易方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國際慣例;嚴格把控進口貿易合同簽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盡力爭取進口貿易合同文本內容的起草,盡量避免出現不利于我方的合同條款內容;嚴格審查進口貿易合同簽訂人的簽約資格,要求相關人員出示有關法律資料以證明自身身份的合法性等。
銅精礦進口業務中,信用風險主要包括支付結算過程中的銀行信用與商業信用所潛藏的風險和合同條款中的信用風險。
進口銅精礦主要以信用證方式付款。信用證實際上就是預付款,其規定是“見單付款”,銀行僅審核單據“單單相符”即須到期承兌,單據無不符點銀行無理由不付款。全球銅精礦貿易因準入門檻高,礦商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最近幾年有新增的銅精礦貿易形式以及貿易商出現。由于資金和渠道問題,新增規模較小貿易商可能會選擇高風險業務,所以須謹慎與新增且規模較小的貿易商開展銅精礦業務。
在日常的供應商管理中,應當統一整理信息資源,有效劃分企業信息類型與企業等級;建立完善供應商與客戶檔案,時時更新最新企業資料;謹慎制定開證條款內容,強化國外出口貿易企業資信狀況調查,擇優選取交易對象;強化銀行與進出口貿易企業之間的聯系,將信用風險盡量避免在付款行動之前。
匯率風險是指由于外匯匯率發生不可預知的變動給買賣雙方所帶來的經濟與政策風險,其中包括經濟風險、交易風險、會計風險。
經濟風險是指由于外匯匯率發生不可預知的變動,從而引起進口貿易企業的價值出現不同幅度的變動,這是預期經營利益的外匯風險。交易風險是指從進口貿易合同簽約之日到債權債務清償結束這段時間之內,由于合同所選擇的外幣與本幣之間的匯率發生不可預知的變動,而使得進口貿易的交易所使用的本幣價值出現不同幅度的變動而帶來的風險。會計風險是指在進口貿易進行交易的過程中,外匯匯率發生變動對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產生的不利影響,其內容包括資產負債表的風險與損益表的風險。
銅精礦進口業務多以美元計價為主進行國際間結算,因此,應考慮在進口貿易合同中的價格條款中增加貨幣的綜合保值相關內容。同時,科學選擇進口貿易中的計價結算的貨幣,盡量選擇軟通貨作為貿易進行中的計價結算貨幣;正確使用金融衍生的工具,比如說外匯期權與遠期的結售匯;正確使用銀行貿易中的融資產品,比如說貼現與押匯等;為貨幣進行保值,即使用市場價值相對穩定的貨幣作為進口貿易合同的貨幣保值,其保值方式的內容包括外匯保值條款等。
政策風險在進口貿易中所涉及方面包括各個國家的法律法規,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異,不發達區域與發達區域的地區差異,國際貿易組織的條令以及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等。
銅精礦主產國智利和秘魯、墨西哥等國家資源民族主義抬頭成為銅資源安全供應的主要政策性風險。隨著礦產品價格的快速上漲,銅資源大國高舉資源民族主義大旗,比如,2021年4月智利下議院能礦委員會批準了一項包括對銅在內的金屬產量超過某種水平的礦企征收新稅的權利金修正案;2022年,該國增加了采礦業稅收或特許權使用費,并推進資源國有化。秘魯在2022 年重新談判現有采礦合同,同時也增加采礦業稅收或特許權使用費。不僅如此,南非地區如贊比亞等國也在推進資源國有化。同時,也有一些銅礦常年因當地社區抗議活動導致運輸不暢進而威脅到正常生產運營。
上述這些因素在客觀上具有不可控性,進口貿易企業很難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因此,這也給“大頭在外”的買礦型銅冶煉企業在原料保供方面帶來一定的政策性風險。
銅精礦進口業務中的價格風險是指進口貿易企業受到銅精礦市場加工費及作價金屬價格的漲跌影響而出現的一種潛在性的經營風險。市場中供求關系的變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際市場中資金、外匯、生產資料等變動,其中潛在的風險比比皆是。
在進口銅精礦裝船完畢時,價格頭寸即形成,進口貿易企業應當及時做好頭寸管理,確保準確無誤,并有效利用期貨工具進行套期保值,防止形成風險敞口,同時銅作價期盡量和產品的作價期對齊,以減少頭寸管理的成本和難度。
銅冶煉企業尤其是買礦型冶煉企業最主要的利潤來源是加工費(TC/RC),同時還包括硫酸、金銀及其他副產品的銷售收入;銅、金、銀國內外價差收益;期貨和外匯保值收益及其他投資收益等。
長期來看,全球銅精礦市場風云變幻,為維持長期穩定的原料供給及加工費(TC/RC)收益,銅冶煉企業需要深耕銅精礦基本面市場,掌握所有采購作價因素,增強銅精礦貿易談判話語權,同時盡最大可能規避各項采購風險點,持續保持勇于探索的進取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堅強決心,厚植家國情懷,共同對抗國際銅礦巨頭的壟斷,共同維護中國銅冶煉企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