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籃球技能教學之所以會遭遇“內卷化”的困境,一方面與人們對技術和技能的認識有關,另一方面與課堂上教學計劃、方法和練習內容、密度、強度有關。為破解初中籃球技能教學“內卷化”,文章立足于“學、練、賽”角度,圍繞技能發展的規律去開展課堂教學,提高籃球技能教學課堂的實效性;開展籃球技能大單元教學,強化學生的籃球技能;課堂多練、課后多賽,為學生提供籃球技能展示的良好環境。
【關鍵詞】初中籃球技能;內卷化;破解路徑
作者簡介:喬京帥(1989—),男,蘇州高新區第五初級中學校。
人類學家戈登威澤在研究文化發展模式時第一次提出“內卷化”這個概念,他認為“內卷化”是指一種文化模式達到某種最終形態以后,既沒有辦法穩定下來,也沒有辦法使自己轉變到新的形態,而只能在內部不斷地變得更加復雜的情況[1]。“內卷化”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是指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即有增長無發展?!皟染砘钡奶匦灾饕从吵隽耸挛镌诓粩喟l展變化中的消極態勢?!皟染砘崩碚摰难芯孔畛醭霈F在農業領域,后來逐漸被引入教育領域,如國內學者藍希瑜、杜慧對贛南畬族傳統教育蛻變的分析,朱永飛對武術“內卷化”的研究[2][3]。近幾年,學校體育教學工作越來越重視學生運動技能的習得,然而,初中籃球運動技能的教學卻陷入了“內卷化”的困境。這種“內卷化”是指,在以體育核心素養為目標與學生運動能力為現實導向的體育教學面前,籃球運動技能教學的課堂構建和設計難以出現新的思路和突破。基于此,筆者就初中籃球技能教學“內卷化”的困境及破解路徑展開論述。
一、初中籃球運動技能教學“內卷化”的表現形態
(一)新授課多,強化課少
籃球是初中生較為喜愛的球類項目之一,擁有較強的競技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籃球也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術是籃球教學的重要內容。然而,部分教師在教授學生籃球技術時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不能實現高效的教學,也沒有重視強化教學。如果說新課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其入門,那么復習課便是學生學習技術的關鍵所在。因此,從目前的初中生籃球技術掌握水平來看,強化初中學生的籃球技術是極為必要的。
(二)技術課多,技能課少
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正確的技術是學生后期取得優異運動成績的重要因素,也是實現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十分注重學生正確技術動作的教授。然而,部分教師只注重學生籃球技術的教學,忽略了學生籃球技能的應用。學生雖然學會了技術動作,但是缺乏在比賽中運用這些技術的能力。這與“學會”教育理念不符,可能導致學生在籃球鍛煉活動中淺嘗輒止、草草了事的后果。
(三)技術動作教學多,理論戰術實踐少
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部分體育教師只教授學生大量的技術動作,卻并未告知學生這些技術動作的作用與意義,導致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比如各種傳球技術的作用和特點,以及傳球技術只有在相互配合的基礎上才能得到有效實現。以突破技術在籃球比賽中的實際應用為例,如果教師加上2-3聯防戰術去講解突破技術,學生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并運用好此項技術??傊?,籃球技術是戰術的基礎,籃球戰術是發展學生籃球技能的重要途徑,教師要以發展籃球技能為指導思想來開展籃球技術、戰術教學,做到理論與實踐“相互協調”“相互配合”。
二、初中籃球運動技能教學“內卷化”的歸因分析
(一)學生身心特點與機能發展的適應性
初中學生大多活潑好動,喜愛戶外活動,故而每年的班級籃球賽都會成為學校的熱門活動。學生不僅喜歡籃球運動,也特別喜歡籃球課,他們愛學籃球技術,更想學高深的籃球技術,比如,帥氣的跳起投籃技術等。雖然學生對深層次的籃球技術有著濃厚興趣,但是初中學生的身體機能發展規律難以支撐他們完成一些難度較大的技術動作。對此,體育教師需重視籃球教學與學生發展的適配程度,選擇那些與學生發展能力相符的技術技能進行授課。這樣做既能保護學生的身體安全,又能避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二)籃球技術和技能的偏差
籃球教學內容主要以籃球技術教學為主,其中以進攻技術教學為主,主要包括運球、傳球、投籃等技術。在教學中,學生往往會認為只要學會了運球和投籃技術就可以參與比賽了,殊不知這種“學會”是遠遠不夠的。運動技能是指運動技能練習者對運動技術熟練掌握的一種程序化操作狀態,不是簡單的“會”,而是需要達成一種“能”的操作狀態[4]。因而在教學中,體育教師需糾正學生的學習理念,向學生普及“能”的技能水平,使學生不斷強化技術學習,進而掌握并熟練運用正確的籃球技能。
(三)籃球技能課的價值指向不明確
教學計劃和教案是保證課堂效率、實現教學目標的先決條件。體育課堂是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的主陣地,籃球課是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的重要渠道。一節好的籃球技能課,不應該僅僅是學習技術或者展現技能,而應該做到在技術學習和技能運用后,學生能夠更加樂于、敢于參與到籃球學習和鍛煉中去。然而,在現實的籃球技能教學中,部分體育教師更多地重視教學目標的實現,忽視了情感目標的訴求,比如只關注學生能否完成好這項技術動作,忽略了學習這項技術動作帶給學生的積極情感。
(四)缺乏籃球技能展示的運動環境
籃球技術的學習是籃球技能展示的前提,但是如果沒有充足的籃球比賽機會,學生是很難實現從技術到技能的轉化的。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當前的學校體育教學中,籃球比賽較少,班級聯賽基本是一學年一次。在這種情況下,良好的籃球運動氛圍難以得到營造。有些熱愛打籃球的學生往往迫于學習壓力,不能夠暢快地進行籃球活動,其籃球技術達不到熟練程度,更不用說掌握籃球技能了。同時,除了學校有進行籃球比賽的場地,學生所在的社區等往往缺乏運動場地,導致學生缺乏籃球技能展示的運動環境。
三、初中籃球運動技能教學“去內卷化”的路徑分析
(一)立足體育育人,技能育人為基礎
育人為先是所有學科教學的立足點,體育學科也不例外。體育學科肩負著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運動技能,鍛煉學生意志的責任,是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的主要陣地。一節好的籃球課,應該能讓學生的體質得到增強,技能有所發展,內心收獲愉悅等?;@球技能教學不僅是讓學生認識、學習和運用正確的技術動作,還要讓學生實現情感上的提升,進而達到體育育人、技能育人的目的,培育身體素質過硬、自信、擁有堅毅精神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立足“學、練、賽”,強調技能教學
立足于“學、練、賽”開展學校體育工作,能夠實現籃球技術學習到籃球技能的發展。在體育課堂中,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展開學與練。以“學、練”為前提,教師應該在籃球課上教授學生一定的認知方法,讓學生快速、正確地建立籃球技術概念,然后用更多的時間讓學生熟練掌握籃球技術,通過層層深入的游戲、訓練和比賽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技能?!皩W會”不應該僅僅出現在新授課中,也應該出現在復習課中?!熬殹笔鞘箤W生學會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抓住學生興趣點,提高練習密度、強度,開展籃球訓練課或小比賽課,激發學生“學、練”的興趣。在籃球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時刻謹記“學、練、賽”。
此外,教師還要兼顧所有學生,根據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與籃球水平展開分層教學,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籃球技能的實效性。針對那些籃球技術基礎扎實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籃球比賽中,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針對那些籃球技術中等水平的學生,教師要讓他們開展強化訓練,使其能夠更加熟練地掌握籃球技術;針對那些籃球技術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應重點關注他們籃球基本技術的學習,幫助其穩固基礎,繼而再學習新的籃球技術。
(三)實踐課與理論課并重
“學而不思則罔”,在開展籃球技能實踐教學的同時,教師也應該積極開展籃球技能的理論課。俗語說,“打好籃球是要靠腦子的”,這句話是說打好籃球不僅僅要有充足的籃球知識,還要有豐富的籃球比賽經歷?;@球知識包含體能、戰術的實踐內容,也包含籃球規則。在籃球技能教學過程中,規則意識是至關重要的,有規則意識才可以更順利地開展比賽。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使其能夠在比賽中遵守規則,體會體育精神。教師還要重視實踐課的開展,比如,在教學籃球的區域聯防戰術時,教師需要讓學生開展實踐演練,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認知區域聯防戰術。
(四)開展技能大單元教學課堂,實現技術到技能的轉變
以大單元教學視角入手,指向“完整體驗”,上好單元技術課,深入“學、練”,強化技術在比賽中的運用,進而使其轉變為熟練的技能;指向“體魄強健”,上好單元體能課,籃球運動的學習要強調一般體能和專項體能相結合,提高比賽時運用技術的自動化,為技能展示打下體能基礎;指向“拓展應用”,上好單元運用課,每節課應該積極探索不同形式的比賽或開展班級內部教學賽、校內對抗賽等,創設技能展示環境[5]。
以大單元教學視角進行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體育技術發展規律來科學、合理地規劃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如在教學籃球傳接球時,教師要基于技能發展的真實情境來提出問題,并設計解決問題的教學實踐。如教師可以提問:“運球時被緊逼防守怎么辦?”有的學生回答:“可以同伴之間傳接球配合?!苯處熢俳又龑В骸皞鹘忧虻哪康氖鞘裁矗俊庇械膶W生回答:“是為了進攻得分?!庇蓡栴}引導學生一步步思考,在課堂中實現傳接球的教學。接著,教師可以結合比賽情境設計運、傳、投球技術體驗的籃球專項體能課,讓學生進行實踐,進一步實現學生固化技術到靈活技能的轉化。
結合籃球大單元的教學理念,要以鍛煉學生體能,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技術為基礎,在課堂中采用新穎的、接近比賽的練習方法為途徑,實現學生技術在比賽中向技能的轉化,從而達到讓學生自主鍛煉、養成體育習慣的目的。
(五)學校、社區多方積極提供技能展示平臺
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籃球技術和技能后,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多給予學生展示技能的機會?!半p減”背景下,學校體育工作得到有力的發展,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大課間和課后活動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分組“學、練”,給予學生更多練習籃球技能的機會,從而強化學生課堂中學到的技術內容。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進行籃球社團活動。社團活動應以練習為主,開展好社團籃球賽,以賽代練,發展學生技能。在學生放學后,學校也應該積極提供籃球器材和場地等,讓愛打籃球的學生能夠盡情地進行籃球活動,使學生能夠擁有健康的體魄和愉悅的身心。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社區建設籃球鍛煉場地,讓學生在假期也能夠有場地進行籃球運動。學校、社區等凝聚合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運動環境,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籃球運動,使學生真正地愛上籃球、愛上比賽、愛上體育!
結語
綜上所述,為破解初中籃球技能教學“內卷化”困境,體育教師應立足于“學、練、賽”角度,圍繞技能發展的規律去開展課堂教學,提高籃球技能教學課堂的實效性;開展籃球技能大單元教學,強化學生的籃球技能;課堂多練、課后多賽,為學生提供籃球技能展示的良好環境,由此達到鍛煉學生身體素質,使學生收獲積極情感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計亞萍.“內卷化”理論研究綜述[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2):48-49.
[2]藍希瑜,杜慧.贛南畬族傳統教育頹變的原因分析[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04):60-62.
[3]朱永飛.武術“內卷化”研究[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6,38(02):85-87.
[4]徐政權. 蘇州市初中學校體育運動技能教學現狀及發展路徑研究[D].江蘇:蘇州大學,2016.
[5]盛曉虎.體育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以小足球與游戲單元教學為例[J].體育教學,2022,42(1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