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潘潘

活了這么多年,我和很多人一樣疑惑過,既然達爾文的進化論是真的,那我們還在進化嗎?科技已經這么發達了,人類怎么還是這么不爭氣,要為闌尾、智齒、近視、過敏、炎癥、子宮這些肉體凡胎的小毛病發愁,到底什么時候進化出鐳射眼和銅頭鐵臂呢?
其實我們每分每秒都在進化,只是這種變化太慢了,就像一只螞蟻從北京爬到布宜諾斯艾利斯,我們注意不到而已。
美國芝加哥大學遺傳學小組研究發現,人類有大約250個正向選擇基因(物種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的可有效適應環境的基因),有9% 的人類基因正進行快速演化,這說明人體仍然在更新換代。雖然我們沒有足夠長的壽命看到人類酷炫的演化,但我們仍然可以大膽想象一下,未來的子孫會變成什么樣。
英國進化理論學家奧利弗·柯里認為,到公元3000年,也就是1000年后,人類會進化到生理結構的“黃金時代”,像希臘雕塑一樣完美:平均身高1.95米,年齡可達到120歲。男人有勻稱的相貌、深沉的噪音和公馬一樣的生殖器,女人則有大眼睛、光澤的頭發、光滑的肌膚和生機勃勃的乳房,每個人都自帶一具性感如天神的肉體。
但在黃金期度過之后,好像一切都在往奇怪的方向發展……
在過去的兩個世紀里,人類的身高一直在快速增長。英國整骨療法學家蓋里·特雷恩預言:由于人類不斷改善的營養和醫療科學,1000年后,每個人的身高都將在1.82米到2.13米之間。如今,普通美國人的平均身高,已經比1960年時期高出2.54厘米,工業國家的國民平均身高在這150年里已經增加了10厘米。未來人類還會長得更高。
未來臭氧層可能消失,過于強烈的太陽輻射可能會令皮膚下垂起皺。
1000年前,如果你是個先天性糖尿病,或者長了一顆跑偏的智齒,可能嘎嘣一聲就死了,但現在不會,現在我們人類的醫學科技的發展,已經干預了自然選擇。
但是過分依賴醫學,人類本身的免疫系統也會越來越慫,抗病能力越來越弱。而且,由于未來的醫療技術一定可以治好癌癥,但是這些致癌基因將會遺傳下去,變得越來越普遍,成為人類的基因庫中固定的一部分,癌癥或許會像感冒一樣常見。
未來社會里,重活、臟活、累活都可以交給機器,因為我們對技術和機械的依賴,人類生存必需的體力消耗會越來越少,肌肉逐漸衰弱。
未來人類一定會進行時空旅行和星際旅行,或者直接搬到太空去住,由于失去重力,我們肌肉力量也會慢慢喪失,大家都成了弱不禁風的人干兒或虛頭巴腦的肉球兒。
另一種猜測是,未來人類的手臂和手指將會變得更長,看起來就像長臂猿一樣,從而可以更加方便地拿到遠處的物品。
隨著智能交互設備更加廣泛地應用,人類手掌和手指的神經末梢會更加靈敏,身體還會進化出更復雜的“眼手交互合作”的高級功能。
從猿類到人類的進化,我們已經失去了大部分體毛,人類也不再需要長時間在戶外生活,高科技保溫服、智能空調系統發明之后,身體也不用費勁巴拉地自動恒溫了,毛發的存在意義只是為了吸引伴侶。很有可能,未來人類會加速禿化,變得一毛不拔,到那個時候,以禿為美也說不定呢。
目前的趨勢是,隨著人類發展,胎兒頭部會越來越大。
從100萬年前到100年前,盆骨窄小的婦女和頭部過大的胎兒會因為難產雙雙死亡,盆骨大的婦女活了下來,她們的基因也留了下來,盆骨小的婦女越來越少,完成一個特征的演化周期,這個過程可能長達十幾萬年乃至更久。男性天生喜歡豐乳肥臀的女性伴侶,就是一段屁股改變歷史的自然演化。
但是現代醫學打破了這種演化,剖腹產與生物制藥讓各種本該淘汰的基因流傳下來。根據過去 50 年出生資料數據,全球的胎兒頭盆不稱率已經從上世紀60年代新生兒的3%提高到今天新生兒的3.3%,增長速度為10%-20%。
因為越來越多的分娩使用剖腹產,這些攜帶著大頭基因的孩子,成年后生下的孩子也更有可能是大頭,大頭的基因就被留下來了,然后嬰兒頭部越來越大,所以更傾向于剖腹產,于是產生了一個循環:頭大→剖腹產→頭大→剖腹產……而產道和骨盆一直維持原狀不變。或許最終有一天,人類可能徹底不能順產,只能采取剖腹生產。
因為人類的雙眼經常盯著各種屏幕,將會長出更多的眼紋,眼睛更大,眼皮寬松。英國蘭開斯特大學教授庫珀預測,人類的眼睛會變得更大,語言功能也會退化,未來主要通過表情、眼神和屏幕交流。我們移居外星后,眼睛可能會進化到能向側面眨眼,免得受到宇宙射線的傷害。
而且人類已經不用長期在野外生活,我們也完全適應了空調系統,氣候對人類的影響越來越小,所以未來社會的每個人都將擁有同樣形狀的鼻子。
俄羅斯媒體《事實與論據》認為,人類聽覺能力會不斷加強,耳朵的形狀也會逐漸發生變化,可能會像動物一樣能夠打開、關閉。
隨著食物加工得越來越軟,越來越精細,牙齒不再需要用力咀嚼和撕咬食物,牙齒數量會變得更少。有證據表明,在過去的10萬年里,我們的牙齒的尺寸已經減半了,人類沒啥理由還需要巨大的牙齒,所以嘴巴也會隨著變小。未來甚至能夠通過液體或藥片來獲取必需的營養,不需要咀嚼硬物,于是我們的下巴逐漸萎縮直至消失。
未來,人類會進化成三趾/四趾的動物。
在人類直立行走之前,我們的腳趾用來攫取和攀附。當時我們的腳趾很長,功能和靈敏程度和手一樣。直到人類站了起來,不再爬來爬去,腳趾才慢慢縮小到現在的尺寸。五個腳趾里,我們最需要是大腳趾,它可以幫助我們平衡,我們其實再也用不到小腳趾了,只有在被鞋子磨破,被桌腳撞到的時候,你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
英國牙醫菲利浦·斯泰默爾博士認為,未來人類的腸子將會變得更短,以免吸收太多的脂肪和糖分,這能夠讓人類避免肥胖癥。
人類的大腦容量一直在變化著,和大約200萬年前的智人相比,人類的大腦增大了一倍,和4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相比,人類的大腦增大了3倍。
但一項最近的研究顯示,我們的大腦容量已經大到極限了。過去2萬年里,人類的大腦已經逐漸萎縮,在世界各地、不分種族、不分性別,都是如此。人類的平均腦容量從過去的1500毫升下降到了1350毫升,相當于減少了一個網球。
科學技術也會影響我們記憶的方式,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所有信息都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找到,我們不需要再記住那么多信息,只需要對信息做出判斷。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專家克里斯·斯特林格預測,1000年后人類將會擁有更小的大腦,可能是因為太多記憶和思考的工作都被電腦取代了。也有人推論,是因為高級社會的出現,才讓大腦變得更小,因為人們生存下來不再需要有多高的智商,原本一些個體無法靠自身智慧生存,但在社會保障體系的支持下,他們也可以勉強度日了。
在未來,全球化會進一步加速,人類的種族將會大融合,出現更多混血人種,直到我們不約而同地生出同樣膚色的兒女,世界各民族演變成一個單一的、無處不在的雜交家庭。到時候,種族差異將成為歷史,“種族”再也不是個問題。地球上會出現從未有過的和諧社會,人類的政治經濟發展也產生質的飛躍,實現世界大同。
不過,單一人種也更容易受到傳染性疾病的威脅,環境劇變、工業污染……一旦超過人類的適應能力,就可能遭受滅頂之災。就像超級水稻一樣,雖然品種優良,同時也很容易受到病害。全球災難后幸存下來的人,會進化出適應特殊環境的特征,比如對病毒免疫,或皮膚防輻射等等。
如果不同人群被分隔在不同的地方長達上千代,兩部分幸存者都會走上自己的進化道路,又會產生不同的種族。
1895年的科幻小說《時間機器》就講了這樣可怕的故事:一場天外災難降臨地球,摧毀了絕大部分人類建設的輝煌文明,幸存的人類演變成了兩個種族———殘忍的地下食人族和地面文明種族。因為地面文明種族生活得太好,體力和智慧退化萎縮,成為美麗的廢品,于是地下族把地面族圈養起來,當作食物。
簡單來說,就是父母在出生前就能選擇孩子的特點,移除他們基因里所有的缺陷,改造后的“基因人”會在學習、工作、求偶和壽命上遠遠超出常人。社會觀察家喬爾·加羅在《激進的進化》里說,只需要20年,基因人就能誕生。現在我們知道,這一天已經來了。
未來社會等級會以基因為標準,人類將與機器結合成一體,基因人高貴,自然人低賤,甚至成為瀕危物種。但是要制造基因人,還需要跨越技術和倫理道義上的障礙。
要么是克隆器官,把自己改造成新一代人機,要么就是把自己的意識上傳到云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實現某種意義上的永生。
(摘自微信公眾號“單向街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