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艷

往年,“跳躍,愛馬仕”的比賽場地通常在巴黎市中心的大皇宮。眼下大皇宮正在為舉辦巴黎奧運會做準備,今年的比賽挪到了位于戰神廣場的?phémère臨時場館中舉行。沒能在歐洲最大的玻璃與鋼結構穹頂下觀賞比賽是個遺憾,但在同樣幾乎沒有柱子阻隔視線的拱形場館,何妨想象自己正置身于一個空曠的牧場,有一隊馬在等著你的心。
作為身臨其境的觀眾,當距離那些強壯美麗的賽馬前所未有之近,近到它們的鼻吸聲、馬蹄落地聲、騎手重重落向馬背時發出的碰撞聲、馬鞍和馬具發出的叮當聲……一一傳入耳中,你自然能體會到這項比賽魅力的本質——它如此充滿感性。
不要在乎你戴了什么圍巾或背了什么包,這不是一場時裝秀。當然,和往屆一樣,在賽事中獲勝的馬匹會披上標志性的橙色毛毯,驕傲地從通道中騰躍而出。而作為觀眾的你,像個非常放松的本地人那樣沉浸在比賽中就好。畢竟,松弛感才是巴黎的基調。
由于其障礙物的高度和技術要求,“跳躍,愛馬仕”是難度最高的馬術比賽之一。三天時間內,世界上最優秀的61名騎手將參加國際馬術障礙賽CSI 5*——這是法國馬術聯合會(FFE)和國際馬術聯合會(FEI)的最高級別賽事。騎手們在不同的賽道(障礙物高度為1.45米至1.60米)中進行角逐,每個賽道有12個障礙物。在最高難度的1.60米賽道以最快速度越過所有障礙物完成比賽的選手,將捧走大獎賽(Prix duGrand Palais)冠軍。除此之外,愛馬仕還為20位25歲以下的年輕騎手舉辦了“愛馬仕英才賽”。
今年的比賽結果帶有一絲夢幻色彩,曾在十年前參加過“愛馬仕英才賽”的盧森堡騎手Victor Be?endorf重回賽道,贏走了1.60米賽道的大獎賽冠軍和40萬歐元獎金。伴隨他奪冠的,是他一度迫于經濟壓力被迫轉賣,最終又失而復得的馬兒Mr Tac。在談到自己的搭檔時,Victor Bettendorf顯然充滿了自豪。在他眼里,Mr.Tac是匹士氣高昂、在觀眾的目光凝視下反而更能快速成長的馬兒。


作為天性敏感的動物,馬在和觀眾近距離接觸的同時還要進行高難度的跳躍動作,相當富有挑戰性。騎手與馬之間,一種特殊的張力時刻存在。所有專業騎手都需要對馬有強大的控制力,但拉緊韁繩并不意味著跑出更快速度;相反,適當地放松韁繩,讓馬找到自己的最佳起跳高度,以簡潔明快的步伐獲得更快的沖刺速度,才是獲勝關鍵。
這項賽事不像足球或網球等其他運動那樣,對抗雙方爭奪的是一個沒有自我意識的物體,馬有自己想法,不能做對它們來說不自然的事,于是連設計賽場都必須基于對馬的了解。想象馬兒將如何躍起,如何在局促的空間內找到奔跑節奏,用賽道設計師Santiago Varela Ullastres的話來說,“當有人問我,規劃一條賽道時,我會像設計師還是像騎手一樣思考,我的回答是——我像一匹馬一樣思考”。
“對于騎馬,你只需要學會加速、剎停和轉向,便完成了訓練中90%的工作?!盫ictor Bettendorf說。他放棄使用馬蹄鐵,作為騎手的自己也不穿保護性前靴,以盡量避免馬在意外失蹄時受傷。今年VictorBettendorf和Mr Tac連續獲得兩個CSI 5*大獎賽冠軍,一躍成為明星騎手。擁有一匹優秀的馬,做一次精彩的表演,奪冠可以是如此具有信念感,又如此純粹的事。騎手與馬之間命運與共的關系,在這項比賽中最能被深刻體會。
有趣的是,巴黎大皇宮不僅曾經是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地,自1901年開放以來也一直是馬術比賽的場地,它的歷史仿佛也隱喻了馬的際遇。
1901年起,大皇宮每年都舉辦馬展,其中甚至不乏第75馬炮團的盛大閱兵典禮。為此,建筑師特地給中殿設計了鋼鐵與玻璃結構的透明天頂,并配置了砂石跑道。在這個歐洲最大的玻璃頂空間,自然光透過穹頂照進室內,讓春天的明媚自頭頂傾瀉而下,點亮整個大廳。
每年春天,成千上萬的巴黎人爭先恐后涌入,欣賞騎手們英勇而優雅的身姿。馬術比賽既是一項體育賽事,也是一次社交生活的盛事。在一種特別的情侶挑戰賽中,側身騎馬的女人們花冠般的裙擺在障礙物頂端展開,那也曾是巴黎生活的風雅時刻。



之后,各種展覽會接踵而至,整個世界都在追求創新和現代化。汽車逐漸取代了馬,送奶工不再駕駛著馬車穿梭在巴黎街道。1957年,砂石跑道被混凝土覆蓋,汽車展代替了馬展。在那之后,大皇宮還陸續舉辦過航空展、家居展、新潮家用電器展,馬兒不再是主角,人們的生活在隨后的時間里與馬漸行漸遠。
直到2010年,愛馬仕決定舉辦“跳躍,愛馬仕”馬術障礙賽以致敬其傳統,從而使這個場館再次被用于馬術運動。大皇宮被還給了馬,愛馬仕把馬重新引入了巴黎。大皇宮中殿重新豎起圍繞著跑道的看臺,觀眾坐在看臺上,當馬和騎手在空中優雅地躍起,他們的身影投射在砂地上,寂靜降臨,人們屏住呼吸……這仿佛是美麗年代的昨日重現。那一刻,在這位于凱旋門與協和廣場噴泉之間的玻璃穹頂空間內,回歸感性與傳統,便是展現優雅最好的方式。
現在的愛馬仕可能因其印花絲巾和包包而廣為人知,但追溯到1837年,當蒂埃里·愛馬仕(Thierry Hermès)來到巴黎,在BasseduRempart街 56 號創立自己的工坊時,最初的意圖就是通過提供馬鞍、韁繩和其他各種皮革騎馬裝備來滿足歐洲貴族的需求,精美非凡的愛馬仕鞍具杰作便是從這里起源。
20世紀初,Thierry的兒子Charles?mileHermès將公司的店鋪遷至巴黎的Rue Faubourg Saint-Honoré,公司開始銷售Haut à Courroies包,以方便騎手隨身攜帶馬鞍。在其后的數十年里,盡管ThierryHermès以及繼承人逐步擴大自己業務范疇,由皮革行李箱到絲綢制品,開始奠定起如今這個品牌的基石。然而回到最初,馬仍然是一切的原點,馬始終是愛馬仕第一位,也是唯一不變的客戶。
愛馬仕一直在尋求與世界級優秀騎手的合作,收集從服裝到馬鞍等所有新馬術產品的市場反饋。時至今日,最好的馬術裝備仍然是在愛馬仕位于Rue FaubourgSaint-Honoré的旗艦店手工制作的,你依舊可以在Hermès Sevres的商店購買到大量馬具。
“跳躍,愛馬仕”比賽延續了愛馬仕與馬的緣分,仿佛也在提醒人們,這才是巴黎,即便在二次大戰后仍擁有超過七萬匹馬的城市。比賽期間,場館及周圍甚至還是個全家人都可以盡情與馬共處的休閑場所。孩子們可以給小馬梳理鬢毛,給它們結上可愛的發辮。觀看工匠們手工制作馬鞍環節也是項傳統活動,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專業精神,在這里被體會和懷念。

與馬術有關的服飾和用品,要求在功能美學、制作工藝、儀式感上達到足夠高度。同時馬術比賽的潮流始終在向著減輕負重、更輕便和具有功能性的方向發展。這些與我們如今的優雅著裝核心要素不謀而合,騎手服對時裝潮流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騎馬外套
騎手外套的外觀和人們騎馬的方式關聯,在正式馬術比賽中,它通常是深色雙排扣開衩西裝外套。開衩的短下擺方便騎手活動,羊毛面料利于保暖和擋風。而輕騎兵制服胸口則通常有豐富的金色或銀色編織飾物,非常耀眼。在追求低調優雅的馬術騎手那里,這樣的裝飾感被大大減弱,取而代之以合體的剪裁與間接緊湊的線條。
馬靴
與皮革馬靴有關的運動一直是奢華和時尚的標志,它自然也就成了時尚潮流中的經典。馬靴充分體現了功能設計的美感,及膝的靴筒是為了保護小腿不受硬皮馬鞍的傷害,結實的鞋頭是為了保護腳以防被馬踩到。鞋跟用于保護腳掌的安全。如今,這些版本對鞋跟高度進行了實驗,表面裝飾并使用了帶扣和額外的帶子。
馬褲
無論是胯部到大腿保持寬松,還是整體緊貼雙腿,這兩種馬褲都是馬靴的最佳搭配。如果觀察馬術騎手,不難發現他們的身姿顯得非常挺拔修長,馬褲和馬靴在這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了方便塞進馬靴的靴筒中,馬褲的小腿部分不會很長,甚至有只到小腿中部的設計。
馬鞍
騎手與馬之間的平衡,取決于馬鞍。它一直在不斷發展,從騎兵追求華麗裝飾的厚重馬鞍,演化到今天為保護騎手和馬匹越發變得輕盈輕便的馬鞍。背后需要多年的制作經驗累積,以及對騎手與馬匹持續的關注。
在愛馬仕Rue Faubourg Saint-Honoré的公司總部,保存著可追溯到1909年的馬鞍訂單記錄,里面有客戶的詳細信息。馬不會說話,但當騎手給它配置的馬具不適合時,它會敏銳地察覺到。建立與馬的信任關系,馬鞍起到的作用相當關鍵。其制作不僅根據騎手的喜好,還需要實地測量馬匹的尺寸,包括采集其背部數據,以制作出適合馬,同時又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定制馬鞍。愛馬仕一直在尋求合作伙伴騎手的幫助,收集從服裝到馬鞍等所有新馬術產品的反饋。今年5月,愛馬仕宣布奧運會馬術障礙賽衛冕冠軍英國騎手Ben Maher成為其新晉合作騎手。愛馬仕通過與合作騎手展開持續對話,依托品牌專業知識、豐富創意、卓越手工藝及非凡材料,為奧運會三大馬術項目——障礙賽、盛裝舞步和三項賽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