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葉
衡陽縣教育局幼教教研員胡蓉,從18歲投身于教育工作,近30年來在教學教研、幼教管理、師資培訓等方面潛心鉆研、躬行致遠。
深諳現場 規范保教
“調研”是她工作的邏輯起點,針對調研中發現的教研活動隨意、課程設置混亂、教學超綱等問題,胡蓉牽頭制定了《衡陽縣幼兒園教研活動制度》《衡陽縣幼兒園保教工作手冊》等,并通過檢查、指導、評比等規范幼兒園保教工作。她還提出“基地園跟班”“同心圓異質聯盟”等新舉措,幫助薄弱園規范管理。調研入手、制度保障、補齊短板系列行動,保證了全縣學前教育規范有序發展。
孵化課程 彰顯品質
胡蓉提出“基于本地資源,開發園本化特色課程,讓鮮活的課程滋養兒童”的幼兒園特色發展思路,帶領幼兒園立足園情、充分挖掘本土資源,開發園本化課程。一段時間內,衡陽縣域內涌現出了田園種植課程、建構游戲課程、民間游戲等一批特色課程。她積極貫徹落實幼小科學銜接工作,通過“抓學習”,帶領幼兒園與學校把握正確教育方針政策;“抓教師”,促進教研、創新理念;“抓家長”,多方聯動助成效;“抓實踐”,遵循以兒童為本的教育規律。
衡陽縣先后評定了一批“游戲試點園”“幼小銜接試點園”“市示范園”,胡蓉主持的課題《幼小銜接課程的應用與開發》獲市一等獎。
深度聯結 抱團生長
她大膽嘗試教研創新與轉型,助推教師專業成長。在教研活動的組織方式上,胡蓉構建了“同質教研場”“異質教研場”,讓一線教師成為教研活動的主人;在教研指導方式上,她采用“個體預備—網絡互動—蹲點指導—實踐試教—回顧反思”的五步跟進法,幫助青年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在教研內容選擇上,她積極倡導“順應兒童天性,滿足合理需求,支持真實生長”的課程觀,開展“保教結合三位一體”等專題教研活動,教研視角由“教師”轉向“兒童”。多名年輕教師在她的引領下成長為教壇新秀和骨干教師,她本人獲評省市“學前教育督導評估專家成員”、市縣級“骨干教師”和“衡陽縣學科帶頭人”“縣級教師培訓師”等榮譽稱號。
或許已經不是三尺講臺前的主角,但胡蓉成為了教師們背后的支撐。教研、幼教管理、師資培訓……每一面都有屬于她人生的注解,但都不能作為最好的歸納。也許,不被定義,繼續出發,才是她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