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藎
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積極探究的催化劑,而情境教學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心理需求。所以,教師應當認識到情境教學的優勢與價值,并將其科學合理地應用到小學英語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
一、運用情境教學的意義
一是激發學習興趣。小學生模仿能力強,表現欲望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模仿將有關內容進行展現。而情境教學正是在切實遵循學生的性格特征與認知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有關場景,調動學生的記憶、聯想、觀察等能力,促使其在活潑有趣的課堂氛圍中提升英語學習興趣。
二是開拓思維能力。小學生認識事物的方法是感性的,對學生感官能力的帶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習效率,而情境教學能夠幫助教師創設這樣的環境,促使學生用形象思維去認識抽象的知識。同時,在情境中創設虛擬內容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豐富其想象力,進而有效開拓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是培養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情境教學課堂中,教師通過創設具有啟發性、引導性的情境,帶領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積極探究,幫助學生進一步發揮自身想象力。而想象力的延續過程便是一個不斷創造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了解決問題,將自己的想法和同學討論,這又是一個完善自我創造內容的過程,是對創新能力的有效培養。
二、課堂情境創設與實踐策略
一是運用肢體語言開展情境教學。為了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利用肢體語言向學生進行無聲的表達,幫助學生通過觀察理解有關知識,從而準確高效地掌握學習內容。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模仿意識,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使用大量表情與動作,這不僅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還能夠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激情,為高效英語課堂的構建提供支持與保障。例如學習字母時,教師可以用身體擺字母,幫助學生記憶;學習數字時,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手勢進行數字的回答;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排隊報數,鍛煉學生的聽力水平;在進行有關動物的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聲音去辨別動物,并用英語進行表達,或者模仿動物的形態特征,讓學生猜測動物的類型,同時引導學生跟著教師邊做邊說;等等。
二是利用多媒體開展情境教學。在運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帶來更加直觀的感受與體驗,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將學生帶入絕佳的情境中。例如教學“At the zoo”一課,教師可選擇學生熟悉的動畫片《小豬佩奇》中的小動物讓學生進行辨認,也可在課件中插入視頻片段,讓學生置身于仿真性較強的語言環境中,這樣一來學生便會滿懷動力地去學習。再比如教學“My family”這一單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小明父母邀請小明的同學以及同學的父母去家中做客的情境,在課件中設置不同的人物及服飾來表示每個人的身份與職業,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情境中,然后適時引出新單詞,如doctor、police等。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注意多媒體課件的使用頻率。若使用頻率較低,會大大降低英語教學的直觀性;若使用頻率較高,則會影響教學效率,使教學一味依賴于多媒體。
三是利用真實情境開展情境教學。真實而有意義的教學情境不僅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激情,為學生后續深入性學習提供支持與保障,還能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關聯,學以致用。例如教學“My friends”一課,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用已經掌握的舊知識來描述朋友,進而導入本單元新詞,隨后回到文章中,讓學生嘗試著對文章中人物的外貌特征進行描述,最后讓學生小組合作,圍繞話題進行英語對話,進一步鞏固所學詞匯與句型。由于設置的情境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會更加強烈,對知識的應用也會更加巧妙自然。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育應當與時俱進,革新以往的教育理念與手段,教師也要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積極探究高效教學方式,構建高效英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