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世華



摘要:某銅鋅多金屬硫化礦石含銅0.38 %、鋅1.69 %、硫12.48 %,銅、鋅、硫為主要有價回收元素。為實現銅、鋅、硫的有效分離回收,開展了選礦工藝流程及藥劑制度試驗研究。結果表明:采用銅鋅硫順序優先浮選工藝,即優先選銅、再選鋅、最后選硫工藝,在Z-200作為選銅捕收劑,硫酸鋅和亞硫酸鈉組合作為鋅抑制劑,石灰作為硫抑制劑,乙基黃藥和丁基黃藥作為選鋅捕收劑的條件下,閉路試驗獲得了銅精礦銅品位21.95 %、銅回收率80.52 %,鋅精礦鋅品位45.29 %、鋅回收率83.22 %,硫精礦硫品位49.79 %、硫回收率85.02 %的試驗指標。
關鍵詞:多金屬礦;優先浮選;銅鋅分離;鋅抑制劑;硫
中圖分類號:TD923? ? ? ? ? 文章編號:1001-1277(2023)06-0055-04
文獻標志碼:Adoi:10.11792/hj20230612
銅是國民經濟生產中的重要金屬[1],近年來,隨著新能源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對銅的需求日益增加。銅鋅多金屬硫化礦是生產銅、鋅等金屬的主要原料之一。但是,由于銅鋅多金屬硫化礦石性質復雜多變,銅鋅分離技術已成為選礦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2-3]。銅鋅難以分離的原因主要有2個:一是銅、鋅嵌布粒度細,且共生存在,黃銅礦常呈細粒浸染狀存在于閃鋅礦中[4-5],礦石往往需要細磨,若銅礦物和鋅礦物單體解離不完全,則不能很好地實現2種礦物的浮選分離;二是閃鋅礦易被銅離子活化,在浮選礦漿中有微量銅離子時,閃鋅礦會吸附銅離子而被活化。常用的選礦工藝流程是優先浮選法,其次是銅鋅混合浮選、部分優先浮選—混合浮選、等可浮浮選等[6]。本文針對某銅鋅多金屬硫化礦石,在分析礦石性質的基礎上,進行了系統的選礦試驗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指標。
1 礦石性質
某銅鋅多金屬硫化礦石中有價元素主要是銅、鋅、硫,還含有一定量的金。銅主要為硫化銅礦物,氧化銅礦物的含量很低。硫化銅礦物中原生硫化銅約占總銅的56.4 %,次生硫化銅約占41 %;銅礦物主要為黃銅礦、銅藍、輝銅礦,其次為孔雀石、自然銅、斑銅礦及赤銅礦。鋅主要為硫化鋅,分布率為95.12 %,其他以氧化物形式存在;鋅礦物主要為閃鋅礦。硫主要以黃銅礦、黃鐵礦、閃鋅礦等金屬硫化物形式存在。脈石礦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其次為綠泥石、白云母、透輝石、白云石等。礦石主要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
2 選礦試驗結果與討論
2.1 試驗方案選擇
對銅鋅多金屬硫化礦石可采用的浮選原則流程有優先選銅流程、鋅銅混選流程、鋅銅等可浮浮選流程、易選銅快速優先浮選流程等四大類。針對礦石性質,前期開展了探索試驗,選擇銅鋅硫順序優先浮選原則工藝流程,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條件試驗,考察了捕收劑、磨礦細度等因素,確定了最終的藥劑制度和選礦工藝流程。
2.2 磨礦細度
在捕收劑Z-200用量20 g/t,抑制劑硫酸鋅和亞硫酸鈉用量均為800 g/t的條件下,開展磨礦細度試驗。試驗流程見圖1,試驗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隨著磨礦細度逐漸增大,銅回收率逐漸升高。當磨礦細度-0.074 mm占比超過80 %時,銅回收率保持穩定,表明最佳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80 %左右。后續試驗選擇磨礦時間360 s,此時磨礦細度-0.074 mm占81.00 %。
2.3 捕收劑種類
適宜的捕收劑是獲得良好分選指標的重要因素。
由于硫化銅礦物的可浮性好于硫化鉛、硫化鋅和硫化鐵等礦物,因此,硫化銅礦物的捕收劑常選用捕收能力較弱但選擇性較強的藥劑。采用硫酸鋅和亞硫酸鈉作為鋅抑制劑,選取Z-200、乙基黃藥、丁基黃藥、丁銨黑藥和丁鈉黑藥5種捕收劑開展試驗。試驗流程見圖2,試驗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5種捕收劑對銅的選擇性順序為Z-200>丁銨黑藥>丁鈉黑藥>丁基黃藥>乙基黃藥。在品位接近的情況下,采用Z-200作為捕收劑,銅回收率最高,達到74.80 %。因此,確定采用Z-200作為銅捕收劑。
2.4 捕收劑用量
固定磨礦細度-0.074 mm占81.00 %,開展捕收劑Z-200用量試驗。試驗流程見圖1,試驗結果見表4。
由表4可知:隨著捕收劑Z-200用量的增加,產率逐漸增大,銅粗精礦銅品位逐漸下降、鋅品位先升高后下降,銅、鋅的回收率均逐漸增大。當捕收劑Z-200用量為15 g/t時,繼續增加Z-200用量,銅回收率增幅較小,但鋅回收率仍在不斷提高。為保證銅粗精礦銅回收率,且使銅粗精礦中鋅品位較低,確定捕收劑Z-200的最佳用量為15 g/t。
2.5 鋅抑制劑用量
常用的鋅抑制劑有氰化物、亞硫酸鹽、硫酸鋅、硫化鈉等。采用硫酸鋅和亞硫酸鈉組合作為抑制劑,固定磨礦細度-0.074 mm占81.00 %,捕收劑Z-200用量15 g/t,考察硫酸鋅和亞硫酸鈉用量對鋅的抑制效果。試驗流程見圖1,試驗結果見表5。
由表5可知:隨著硫酸鋅和亞硫酸鈉用量的逐漸增大,銅粗精礦含銅、含鋅都逐漸升高;當二者總用量超過1 200 g/t后,再繼續增大其用量,銅粗精礦含銅、含鋅反而有所降低。因此,選擇硫酸鋅用量600 g/t、亞硫酸鈉用量600 g/t為最佳用量。
2.6 鋅硫順序浮選開路試驗
針對選銅后的尾礦,開展了優先選鋅再選硫試驗。選鋅采用石灰抑制硫,硫酸銅活化鋅,乙基黃藥和丁基黃藥作為選鋅的捕收劑,2號油作為起泡劑;選硫采用硫酸銅活化硫,丁基黃藥作為捕收劑,2號油作為起泡劑。選鋅、選硫均采用一次粗選、一次掃選、一次精選的流程結構,試驗流程及條件見圖3,試驗結果見表6。由表6可知:開路試驗獲得的鋅粗精礦鋅品位達47.87 %、鋅回收率為79.12 %,鋅粗精礦與2個鋅中礦合計鋅回收率為90.38 %;硫粗精礦含硫達50 %以上、硫回收率為78.61 %,硫精礦與2個硫中礦合計硫回收率高達86 %以上。
2.7 全流程閉路試驗
在上述條件試驗的基礎上,開展了優先選銅、再選鋅、最后選硫的銅鋅硫順序優先浮選全流程閉路試驗。試驗流程見圖4,試驗結果見表7。
由表7可知:全流程閉路試驗獲得了較好指標,銅精礦含銅21.95 %、銅回收率80.52 %,鋅精礦含鋅45.29 %、鋅回收率83.22 %,硫精礦含硫49.79 %、硫回收率85.02 %。
3 結 論
1)某銅鋅多金屬硫化礦石含銅0.38 %、含鋅1.69 %、含金1.8 g/t、含硫12.48 %。銅主要為硫化銅礦物,氧化銅礦物含量較低。原生硫化銅約占總銅的56.4 %,次生硫化銅約占41 %。鋅以硫化鋅為主,分布率為95.12 %,其他以氧化物形式存在。
2)采用優先選銅、再選鋅、最后選硫的銅鋅硫順序優先浮選流程,在確定的磨礦細度-0.074 mm占81.00 %, Z-200作為銅捕收劑,硫酸鋅+亞硫酸鈉組合作為抑制劑的最佳試驗條件下,全流程閉路試驗獲得了較好指標,銅精礦含銅21.95 %,鋅精礦含鋅45.29 %,硫精礦含硫49.79 %,銅、鋅、硫回收率分別為80.52 %、83.22 %、85.02 %。
[參 考 文 獻]
[1] 王可祥,祁忠旭,江旭,等.某低品位復雜難選銅鋅礦選礦工藝研究[J].礦業研究與開發,2021,41(9):137-140.
[2] 朱一民,周菁,張曉峰,等.內蒙古某難選銅鋅硫化礦浮選分離試驗研究[J].有色金屬(選礦部分),2014(4):9-12.
[3] 袁明華,普倉鳳.多金屬復雜銅礦銅鋅硫分離浮選試驗研究[J].有色金屬(選礦部分),2008(1):1-3.
[4] 余新陽,王強強,劉誠,等.河南某高硫難選銅鋅礦選礦試驗研究[J].有色金屬工程,2016,6(4):53-57,62.
[5] 白潔,孫志健,于洋,等.某難選銅鋅硫化礦鋅回收選礦試驗研究[J].礦冶,2020,29(5):45-49,68.
[6] 邱廷省,邱仙輝.銅鋅硫化礦浮選分離技術的研究與進展[J].世界有色金屬,2009(2):28-31.
Abstract:A copper-zinc polymetallic sulfide ore contains 0.38 % copper,1.69 % zinc,and 12.48 % sulfur,of which copper,zinc,and sulfur are the main valuable elements for recovery.To achieve effective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copper,zinc,and sulfur,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ore-dressing process and reagent regime was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a copper-zinc-sulfur preferential flotation process,that is,separating copper first,then zinc,and finally sulfur,with Z-200 as the copper collector,zinc sulfate and sodium sulfite combination as the zinc depressant,lime as the sulfur depressant,and ethyl xanthate and butyl xanthate as the zinc collector,closed-circuit experiments obtained a copper grade of copper concentrates of 21.95 %,a copper recovery rate of 80.52 %;a zinc grade of zinc concentrates of? 45.29 %,a zinc recovery rate of 83.22 %;and a sulfur grade of sulfur concentrates of 49.79 % and a sulfur recovery rate of 85.02 % for experimental indicators.
Keywords:polymetallic ore;preferential flotation;copper-zinc separation;zinc depressant;sulf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