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寧
意境,這兩個字宛如飄渺霧氣,我們時而在文字里捕捉它,時而從色彩里捕捉它。若你問,在音符里是否也能找到它,我會回答,是的,音符里也飽含著或是憂郁或是明朗、無比引人入勝的意境。
不同的樂器有不同的情緒。小提琴的音色像是優雅的舞步旋轉在承載音色的那根琴弦上;《二泉映月》的二胡,是用垂淚的絲弦往水中垂釣月色;薩克斯一曲《回家》,頓時感覺窗外漫天晚霞都是被這只銅管吹出來的,昏黃日暮,身處的店鋪雖然溫暖但終究不是自己的,燈火影影綽綽,在寒風和落葉外呼喚。
長笛聲音如掠過清泉上的晨風,聽《晨曲》,開頭的長笛獨奏宛如破曉天光,清泉潺潺,鶯鳥踏枝。風笛音色像低緯度果凍樣的海水,但卻透明融在空氣中,每當戴上耳機聽《star of the country road》,旋律奏響的瞬間撲面而來一片清涼的浪,讓人忍不住瞪大眼睛,從頭到腳振奮清明。
定音鼓的鼓點,一聲,又一聲,緩步而堅定,聽著就想到尖聳入云的哥特風格教堂,無所往的靈魂在射入教堂的光柱里緩緩盤旋上升,想去往云上,卻最終被束縛在塔尖上茫然徘徊。
音樂中的人聲也能帶來相似的意境體驗。比如《Sailing》,Rod Stewart聲音蒼涼,唱著“I am sailing\I am sailing \Home again 'cross the sea.\I am sailing stormy waters.\To be near you\To be free”,卻更有一種“升起風帆”的真實感。
比如《蟲兒飛》,我偏愛童聲合唱版本,稚嫩童聲合在一處就像是魔法,“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隨\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心上好像被挖出一口井,深藏的思緒與懷念,就這么隨著孩子的聲音流淌出來。讓我看到夜空下流螢如光帶向夜空飛舞。
以及我最喜歡的《一條大河波浪寬》,我想這歌必定要讓明亮的嗓子來唱,“一條大河波浪寬” , “河”的長音,把波光粼粼的廣闊大河放在聽者面前,再用隨后抬起的高音讓河面上蕩起浪濤。我曾經在長沙、大渡河與湘江交匯的水域邊聽到一位合唱團的奶奶獨自練習這首歌,那時在正午驕陽下,一句“風吹稻花香兩岸” ,恍若我坐小船在河中央劃過,真有稻花落在我身邊。
音符上的意境,滋味千萬,你聽,它們響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