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熟芝士
努力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未來的保障。
距離中考還有60天,我開始慌了,做一套卷子,總是會習慣不懂就去翻答案,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寫過的題總是反反復復錯。
之前還是一副吊兒郎當的狀態,以為自己是總分還行,能在一所示范性高中就讀。抱著這種僥幸的心理,我渾渾噩噩地過了40天,直到剩下20天,我才認清現狀,徹底告別過去,轉身投入學習。
時間會陪你演戲,可是結果卻不會。
參加完中考,從同學群里拿到了中考的答案,準備估分。“不出意外,物理可以拿A+。”信誓旦旦說完后就遭到了母親的譏諷。如果是在中考前的任何一次模擬考,這話有點兒多少不知輕重了。但一個月的付出,讓我覺得回報可以和付出成正比。
自以為考得不錯的日子里,每日睡到日曬三竿,直到成績單發放的那天——
坐到座位上,這次的我更期待成績單的到來。可能有些自信過頭,我堅信自己一定可以。可我拿到裝著成績單的信封,打開后,我卻后悔了。
出來到門口,母親看到我的沉默,開口道:“當初不努力,整日懈怠。說過你很多次,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我們無法且不能一直幫你。暑假不要每天都躺在床上無所事事,虛度每一寸光陰。”每一句話的背后,是多么清脆的巴掌在我臉上肆意揮動!可惜我固執地以為她是在我傷疤上撒鹽,與她不停地爭執,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況與處境現在正處于被動。
事實總是與愿違和,努力沒有達到目標,上了高中,沉浸在過去無法自拔。
高中第一晚,夜里很靜,蚊帳外是蚊子的天地,我睡不著,抱怨著風扇的力度不夠,為什么沒有空調。
“嘟嘟嘟——喂?”在電話接通的那一刻,我的內心再也無法維持平靜,哽咽著說道:“媽,我不想住校了,我沒辦法適應新的環境,沒有空調,我睡不著。”
電話那頭,我聽到了母親的嘆息聲。
是的,我后悔了,我后悔當初沒有認真去學習,沒有去一個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后悔沒有將母親的勸誡銘記在心。
母親安慰道:“先回去睡吧,既然已經來了,別總是留戀著過去,未來已經交到你手里了,看你以后怎么對待自己。如果還是繼續用你初三的狀態,再多3年也無濟于事。”
一開始,聽到母親的話,我又深有感觸,決定在高中拼命學習,來借此改變已偏軌的航行路程。高中的生活節奏很快,沒有適應的人終將會被淘汰,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方法,成績才能步步高升。后來,我一直引以為傲的語文,卻也只有100分出頭的成績,而數學卻是及格都難以達到。
看到自己努力了半個學期卻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又開始松懈,成績也是爛尾劇的結局。
我離開了重點班。
得知自己被分到平行班,一下子難以接受,會偷偷躲在被窩兒里不斷擦拭著淚水。路上,在父親的車上坐著,木然地望著窗外轉瞬即逝的風景。快到目的地了,但是一直積蓄在我心中的那句話還是被我說了出來,我對著車里的父母喊道:“我不想去平行班!”淚水頃刻早已不受控制,擦淚的速度已經跟不上流淚的速度。
母親看到后只是將一張紙條撕下,遞給我:“結果都可以由人來創造,去平行班也可以好好學,不要想著到了平行班就徹底放棄自己,努力還是會有好結果的。”
“寫語文作業了嗎,寫了借我抄一下可以嗎?”命運好像很會上演一場名為重蹈覆轍的悲劇,我又開始了每天不會就借作業來抄,做題做不下去就會翻開答案去看的生活。這種不經過大腦思考的日子,一直渾渾噩噩地陪伴著我到高一的第二個學期。
考試前的兩周,從補習班回到家,母親詢問我是否更改選科組合。她的關心,卻被我理解成惡意中傷。
理科,看似光鮮的表面,背后藏著無數的擔憂——母親擔心我因后面內容加深而無法提升擔憂。
留下一句“不改,你不用幫我瞎改”后,我回到房間,坐在床上冷靜地思考了一下,她的好意我清楚,為了臉面,我愣是沒有好聲好氣地說話。
這晚,月亮瀉下的身影,如同流水般,深邃又明朗。母親的話也隨著月亮的高深而上了一個臺階——
“努力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未來的保障。考得不好就找出自己的問題來改正。”
寫下這篇文章,是在最后一次改科討論后的第二天早上。我回想起曾經的點點滴滴,每次母親在背后的默默支持,總是被我輕易忽略。心里默默發酸——那一刻我竟無地自容,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她。但是我知道,接下來的聯考,我要全力以赴爭前途,不想她再失望,再難過而暗自嘆息。我想她笑,能為我笑。
波濤洶涌的心里,已經恢復了風平浪靜,現在要做的,是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母親的話,時刻銘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