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群
卷卷一直期待能有一個知心朋友。不久后,她如愿以償,她遇到了朋友小藍,兩人形影不離。這是不是你想象中的“神仙友情”?假如你擁有這樣一個形影不離的朋友,感覺如何?
一段時間后,原本慶幸獲得了“神仙朋友”的卷卷變得有些郁郁寡歡,小藍問起原因,她總是欲言又止。直到有一天,小藍看到課桌上擺著一封卷卷的信。
友誼的矛盾和疑問
親愛的小藍:
很高興在我最難過的時候遇到你,你對我很好:陪我去食堂,讓我感覺不尷尬;陪我去廁所,讓我不孤單;和我去打球,讓我戒“懶癌”……我把你當成我最好的朋友,沒有之一。原本一直都很美好,我還想過如果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努力去上同一所大學該多美好!
但是我很懷疑,我是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因為有很多同學都喜歡和你玩,特別是最近,無論我們做什么,你都會叫上小紅。你們聊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昨天,你問我去不去打球,我說不去,你就直接和小紅打球去了,我就像那個被剩下的人。
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嗎?或許我只是非常普通的同學而已。
看了信之后的小藍恍然大悟:原來卷卷是因為自己和其他人一起玩而生氣。小藍雖然明白了卷卷的想法,但也感到非常迷惑:難道一旦成為朋友,就只能有這一個朋友,只能這兩個人如影隨形,不能有新的朋友,或者不能有自己的空間嗎?小藍決定周末找老朋友們,聽聽他們的看法。
朋友吐槽會:如何看待友誼“0”距離
朋友1:我和卷卷差不多。因為我比較內向、慢熱,不容易和別人深交,一旦認定的朋友就會非常在乎。當我認定的朋友和別人走得近的時候,我就覺得似乎自己“錯付了”,可能我并不是她最好的朋友,但是我又覺得這樣可能會給朋友帶來困擾,所以很矛盾。
朋友2:我們男生好像沒怎么聽說過這種問題,因為大家都是一群人一起玩,沒有什么是一場球賽不能解決的,或者還可以互相調侃、打趣,所以不太能理解。
朋友3:我現在有一個很“黏人”的朋友。她說因為她把我當最好的朋友,所以做什么都叫上我。說實話,我有時候也很無奈。比如我有時候作業比較多,不想去運動,但是她一定要拉著我去,或者我和別的朋友說話,她就表現出很傷心的樣子,好像我做錯了什么,我感覺這種友誼讓我負擔很重。
如何避開對朋友“0”距離要求的坑
進入中學后,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當進入新學校、新班級時,有一個知心的朋友會讓我們的安全感倍增。但如果我們要求朋友24小時全程共同行動,看似很親密,其實會剝奪朋友的自由,甚至會讓對方感覺被捆綁,最終可能導致友誼的破滅。
如果我非常重視這位朋友,甚至把他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如何放下“只有零距離才是好朋友”的擔憂?
1.尊重彼此的不同
人與人的相處很微妙。有人說人際相處像在山谷里大聲呼喊,我們呼喊什么,山谷也會回應什么。但是人和山谷不同,每個人有不同的成長經歷,也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喜好,無論是兄弟姐妹,還是好友“死黨”,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或許我們覺得好朋友必須是唯一的,但朋友卻認為志同道合都是知己。如果要和他人成為朋友,就要接納對方觀念的不同。
2.放下“我怎么對他,他就必須同樣對我”的執念
和之前的“山谷回聲”一樣,我們能決定自己如何對待朋友,也可以和朋友表達自己的期待,但是不能要求朋友一定要按照我們的模式相處。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因為是朋友,就理所應當地要求別人和我們時刻黏在一起,必須只能和我們玩。
3.保持自己的獨立性,讓自己變得豐富有趣
回憶一下,你有哪些朋友?請把最先跳出來的三個名字寫下來。
他們有什么共同點?
你是怎樣和他們成為朋友的?
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哪些美好的品質?
和朋友在一起,既有生活上的互相關心,也有精神上的互相滿足。如果希望和朋友關系緊密,不一定要在生活上捆綁,但可以共同進步,讓友誼在互相關心之外,還能雙向奔赴、互相成就。
最后,做一個趣味的測試。假如你是下圖中的圓形,另外一個圓圈代表你的朋友。你覺得哪種狀態讓你更舒適?現實中哪種狀態更多,為什么?
世界上幾乎沒有完全一樣的兩個人,所以沒有人的軌跡能完全重合。如果選擇和我們有很多相同點的人成為朋友,或許會快速獲得更多的安全感;選擇和我們有很多不同之處的人成為朋友,雖然相處的時間沒有那么多,但也會有探索更豐富的世界的可能!不過無論是哪一種友情,都需要恰當的距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