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

村BA賽場
接連幾天降雨,天氣預報說6月20日還有中到大雨,周邊人們都在議論下雨可別影響了晚上的村BA籃球賽開幕式。有人說不怕,農民籃球有過打水戰的經歷,一步滑出老遠,裁判也不吹走步。
出臺江縣城向東,經過幾十公里的車程,來到最近名聲大噪的貴州省黔東南州臺盤村。這個山坳里的村子有270多戶人家,村民近1200人,九成以上是苗族。說不準辦賽的球場究竟能容納多少觀眾,因為看球無需憑票,本地村民和十里八鄉的球迷老早就來到看臺上。午后驕陽似火,他們撐起陽傘,戴上草帽,忍受著烈日曝曬,唯恐失去一席之地。苗族人對穿戴很有講究,婦女的頭飾銀光閃閃,這都是節日的盛裝。籃球賽不是節日,勝似節日。
晚上9點多,球場看臺入口處還圍著不少球迷。他們聽著里面不時傳出加油喝彩聲,只能不住地跟看門的保安磨嘴,希望得到照顧,進去一睹為快。見到如此熱情,真想告訴他們一句:“里面根本沒有地兒,擠不進去!”
無論職業體育,還是純業余的農民籃球賽,都有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辦賽目的,也只有如此,才能使賽事有所依托,不斷滿足大眾文化生活需求。臺盤村籃球場就建在村口,村委會樓前,周邊的商攤、餐飲都被帶火,售賣燒烤、冷飲、小商品。比賽當日,普普通通的小攤也有幾千元的收入。雖然聽說村里的經濟主要是旅游和服務業,卻看不到也查不出當地有什么旅游景點,想來還是火爆的籃球賽吸引了外村乃至外省的球迷游客。
在村BA專營店里,“Taipan66”的字樣被印制在球衣上,標志著六月初六臺盤吃新節。籃球上有蝴蝶和吉玉鳥的圖案,象征吉祥如意。一瓶瓶山泉水貼上了“村BA圣水”的標簽。籃球玩得越來越火,球場附近成了商圈,店鋪經營項目多是為球迷游客服務。村里有籃球協會,會長岑江龍也開了一家餐飲店。
比賽火了,球場必須升級改造,既是為了比賽需要,也要確保觀賽安全。場地鋪設了塑膠地面,增加了照明亮度,看臺擴大容量,加裝了護欄,場邊還有電子記分牌、運動員更衣室,這一切都大大超越了以往對一個山村的籃球場地設施的印象。
開幕式后進行的表演賽,東道主貴州省黔東南代表隊迎戰甘肅省臨夏代表隊。雙方都是少數民族自治州,遠道而來的客隊不久前獲得了黃河流域九省(區)農民籃球邀請賽冠軍,隊員身體條件和技術能力相當了得,內線有大個兒,外線有組織,打得有模有樣。
籃球好就好在比賽得分變化快,這邊剛進球,那邊回手就是兩分。看球都會有所傾向,哪怕只是表演賽,但臺盤村的村民似乎挺有見識,掌聲送給有精彩表現的一方,毫不吝嗇。場上雙方比分膠著,黔東南隊女帥男兵,教練孫蓉曾是貴州女籃隊員,指揮著一群漢子拼得很猛,最終73比66得勝。

孩子們的墊場賽也好看。

村民和游客早早入場,等待一睹為快。
此前進行的墊場賽,黔東南對黔南,小球員年齡都是U10,球感很好,不但運球、突破等技術熟練,還能運用掩護、擋拆等戰術。達到這個水平,沒有幾年的功夫,絕對不行。說是友誼比賽,競爭還是要的。拼搶中有小球員跌跤,倒在地上仍不放過奪球機會。裁判阿姨吹停比賽后,要過去詢問孩子是否受傷,幫助系好鞋帶。等這些孩子們長大了,這里的籃球肯定更火。
據說,臺盤村辦籃球賽有80多年的傳統,球場上從早到晚,每天十七八個小時都有人打球。每年農歷六月初六是當地吃新節,村民對此看得很重,籃球賽是過節必有內容,外出打工的人特地請假回來打球。從墻上的籃球壁畫,到誰都能參加的投籃比賽,來到臺盤村就像落入了籃球的海洋。前來觀戰的中國籃協副主席宮魯鳴被眼前的籃球熱浪感染,由衷地說:“我們打球那會兒可沒這么熱鬧。”
開幕式上,自然少不了民族歌舞和文藝表演。每節比賽的間隙,籃球競賽與民族文化交融。從千人舞蹈《高山流水》到苗語的萬人合唱《我和我的祖國》,出于當地民族風情習俗,東道主熱情好客的安排感動了客隊和外來觀光的游客。奔波2000多公里前來助威的甘肅球迷和上場打球的甘肅隊員,都十分羨慕臺盤村火熱的籃球氛圍。
一直覺得CBA聯賽現場氣氛不夠活躍,球場上下內外缺少互動。在臺盤村打比賽,從來沒有這個問題,這還真得學著點。
貴州全省八成是山地,在這里生活的農民發展新農業、建設新農村,體育文化必不可少,籃球運動在山區立足相對容易。但是,像臺盤村籃球這么火,村民對籃球這么熱,還是出乎所料。有這樣的基礎,當地的籃球文化會越來越豐富多彩,籃球比賽會越來越吸引公眾。
這次和美鄉村全國農民籃球大賽是農業農村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聯手推出的。比賽從鄉鎮起步,經過基層賽、大區賽和總決賽,計劃金秋時節決出總冠軍。全國性賽事要堅持立足基層,也要發揮標桿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走出臺盤村已是深夜,大山之間,山路蜿蜒。想起好多年前參加全國農村體育工作會議,農、體兩個主管部門都得意于中國代表團在奧運會上爭金奪銀,其中有從農村選拔的運動員。如今的村BA等農民體育活動,競技水平并非衡量標準,促進鄉村振興,建設健康中國,才是目的,這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