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瑞

中超聯賽第5輪,成都蓉城對陣青島海牛,費利佩進球瞬間。
成都每年的春天都很短,仿佛沒有過渡就從冬天進入夏天。有人說,這個特點讓這座城市與生俱來就有一種熱情。走在玉林路的盡頭,坐在小酒館的門口,只要有人和煙火,就能聽到歡聲笑語,談笑風生。現在,每逢中超成都隊主場比賽日,徘徊在鳳凰山球場的周圍,能見到一群擁躉不顧汗流浹背,癡情吶喊。這是成都足球真實的寫照。
時間不過4月底,北星大道的柏油路上已是熱浪滾滾。成群的球迷圍在體育場外,等待心中偶像到來。他們揮汗如雨,滿懷憧憬。成都蓉城隊新賽季的主場首秀,毫無疑問,值得搶票。那天晚上,39686名球迷親赴鳳凰山助威,現場見證賽季首勝。此后,這成為一種常態:39853人、39988人、39888人……聯賽第一階段結束,鳳凰山排在北京工體之后,成為中超場均上座人數第二多的球場。
成都蓉城眼下一路走高,前12輪6勝6平保持不敗,穩居前三,不僅開創了球隊最佳開局,更讓人欣喜的是比賽場面。從上賽季首戰中超,到如今激情四溢的“二年級”,就像成都的天氣,冰冷與火熱不過是一年之隔。雖然成都足球以前也曾經歷寒冬,但如今,三十多攝氏度的高溫美滋滋地“烘烤”著這座城市和這里的足球。

狂熱的主場氛圍
韓國籍主教練徐正源說,球迷給了成都蓉城隊力量。他帶隊3年,先是沖超,后來幾乎進入亞冠。2023賽季,他們成為聯賽中僅有的幾支能挑戰上海海港的球隊。第11輪,果然是蓉城隊終結上海海港的不敗金身。賽后,徐正源感慨萬千地說:“我們證明了成都蓉城是一支怎樣的球隊,即使面對困難,即使少打一人,始終團結一心。”
成都隊沒有大牌,從引援到訓練,甚至生活管理,老徐抓得很到位。今天,人們羨慕成都蓉城“5外援+2入籍”的球員配置,都會提到徐正源的嘔心瀝血。比如引進溫德比希勒時,為了打消他重返歐洲的想法,徐正源曾先后4次致電勸說。還有費利佩,剛到隊就受了傷,在心理上比較煎熬。徐正源和助手給他安慰,希望他盡快重拾自信。一位俱樂部人士還記得三年前第一次見到徐正源的情景:“他能說幾句中文,而且知道不少中國典故,直覺告訴我這人不簡單。”
到成都前一年,徐正源曾赴釜山看過中國隊的比賽。當時,他流露出到中國發展的想法。他談到:“我在歐洲和亞洲都做過教練,感覺完全不同。在歐洲,教練完成比賽和訓練的本職工作后,基本不會管理訓練場以外的事情。但在亞洲,這根本不行,教練要管理和督促很多場外的事情,理順各種各樣的關系。這要求主教練的情商很高,善于溝通不同對象,包括球員、助教、隊醫、后勤團隊,甚至賽事組織方和媒體。”
在成都隊,徐正源就是這樣做的。他認為球隊亟需提升比賽節奏,從體能抓起,自然要加大訓練量。他說:“教練要灌輸給隊員為什么這樣做,不能簡單地以命令的口吻讓他們按要求去做。貫徹得好,隊員在比賽中就可以把這種習慣轉化為精神力量。”去年面對武漢三鎮時,徐正源給隊員們打氣道:“你們的訓練量肯定比對手多,在這一點上,我相信你們。你們要保持自信,不畏懼對手。我們和他們是一樣的,都是職業球員。大家付出了這么多努力,流了這么多汗水,為什么要害怕?”這番話感動了全隊,去年主客場兩勝三鎮。小將胡荷韜說:“他就是我們的好大哥。

中場球員甘銳
他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訓練中如果不盡全力,比賽中就發揮不出自己的實力,就會落得很遠。只有訓練中100%投入,甚至200%投入,才會進步。”前不久當選5月最佳教練時,徐正源重申:“競技體育不說謊,付出了多少辛勞,就能收到多少回報。”
十多年前,徐正源到奧地利留洋時,因東方人的長相和勇猛的作風,頗受當地球迷歡迎。他也入鄉隨俗,與隊友打成一片。那時,徐正源已經習慣在歐洲生活。但沒人想到,如今,這位已經跨過天命之年的韓國人在中國打造出一支充滿活力的隊伍。
精彩的故事或許剛剛開始,但成都蓉城的傳奇早已流傳大街小巷:2018年3月組建,次年底就升入中甲,又用兩年時間完成沖超,現在成為頂級聯賽的一股新勢力。雖然過程不像武漢三鎮那么亮眼,但蓉城隊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過程歷歷在目。
俱樂部成立時的初衷是以城市發展為中心,以弘揚優秀體育文化為己任。從起步時,成都蓉城就盡力召回一些本地球員。興城集團與德瑞培訓中心的聯手也是一個信號:蓉城隊要踏實地打造一支城市球隊。5年來,俱樂部堅持這項戰略準則,今年回收兩位有留洋背景的球員王楚和蹇韜,上賽季大力提拔胡荷韜、木塔力甫。外援的“接地氣”也在中超比較罕見,比如溫德比希勒融入成都的生活,還參加當地的少先隊活動,與孩子們一起慶祝六一。
營造溫馨氛圍的基礎,一定要“穩”字當頭,這正是蓉城俱樂部的優勢所在。今天,他們已成為中超運作最好、經營最穩定的標桿俱樂部之一。徐正源對兩件事十分自豪:“在這里,不用擔心俱樂部高層會干涉教練的工作。俱樂部的資金也很充裕,有遠大的發展藍圖。”成都蓉城一是從不欠薪,二是負面新聞很少,三是低調謙遜。
進入中超第二年,俱樂部開始思考如何轉型,目的是擁有自我造血功能,盡可能實現收支平衡。顯然,這是一個新的課題。

徐正源入場領取中超聯賽5月最佳教練獎,成都蓉城隊員列隊歡迎。
對此,俱樂部提出“足球+”的概念,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要建足球公園。新都興城國際足球體育公園占地650畝,未來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指引,打造集專業足球訓練、運動康復、體育賽事、體育場景消費等于一體的主題運動綜合體,營造蓉城足球訓練大本營及體育嘉年華微度假的活力場景。
建立足球公園好處很多。首先,可以為市民提供享受足球、融入足球的機會;其次,可以傳播足球文化、城市文化;再次,可以促使“專業體育+群眾體育”的發展兩翼齊飛;另外,未來也能引入小眾運動及消費場景,形成公園項目經營的多元化。按照規劃,未來足球公園的數量和規模都將不斷升級。
此外,俱樂部也在積極探索“足球+文化”、“足球+地產”、“足球+旅游”、“足球+醫療”、“足球+教育”等新經濟體系,爭取更多營收。身為國企球隊,蓉城隊本不愁吃穿,但良性發展不只是穩定,還要確保健康。雖說背靠大樹好乘涼,但正如俱樂部所言,促進體育產業與城市開發互動的愿景,就是為了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盡可能盈虧平衡。追求競技成績之外,蓉城人更在乎的也許是如何做好這個改革轉型的樣本。
今年前7次主場比賽,鳳凰山除了上座人數讓人羨慕,現場氛圍也如驕陽似火。俱樂部打造的演唱會模式,已經成為蓉城俱樂部展現足球品牌價值的一種營銷手段。從《成都》到《愛你一萬年》,再到《流星雨》,人們都說成都球迷太會玩了。從小在球場附近長大的張巖感嘆:“鳳凰山的夜晚感謝每一個你,我們的主場真的太棒了,非常有幸福感!”
這種方式的最大利好自然是促使球市日趨火爆,帶動經濟,刺激內需,提升城市消費能力。
蓉城人十分在意城市概念。在南看臺,他們經常安排學生團現場觀戰。一位相關人士介紹道:“如果條件允許,我們計劃在人民警察節、護士節等安排特殊人群觀賽。正如俱樂部的那句口號,‘為更好的城市而戰。”俱樂部的思路是把主場比賽包裝成城市大型活動,盡可能平民化,擴大參與規模和現場體驗。俱樂部工作人員說:“在成都,有很多為城市默默付出的人。我們這樣做,就是要讓更多人走進足球場,感受足球文化的魅力。人們可以了解到這座城市有那么多無名英雄,在各行各業有一批人在辛勤奉獻。”
這些場景令徐正源感慨。他認為:“足球有球迷,才能有發展。在鳳凰山,我們為中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大合唱是所有球迷團結一心的表現,代表這座城市的團結。足球讓大家更加團結,讓更多人為我們這座城市感到驕傲。”
蓉城俱樂部為拉近與球迷的距離,專門搭建售賣場所,銷售足球周邊產品。俱樂部充分考慮成都球迷的年齡結構,非常看重產品外觀及使用功能,設計較為開放并迎合年輕人口味的潮流產品。這也是俱樂部追求收支平衡的一個思路。據估算,成都蓉城售賣足球周邊產品,一年可以有百萬元級別的收入,門票預計能營收五六千萬元,相當可觀。
雖然年輕,但不失理性和堅持,興城投資集團對足球的態度一直比較陽光。一位俱樂部人士說:“無論從產業發展還是社會效益出發,職業足球是具有發展前景的。只要我們尊重足球規律和市場規律,保持熱情,積極前行,俱樂部就可以搞得很好。”
30年前,甲A聯賽就是從成都起步。30年后,成都足球又是“忽如一夜春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