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舟
“ɑnɡ……看到了吧?氣流是往上走的,舌面是在下面的……”在2023年的“感動中國”頒獎晚會進行時,獲得“2022年度銀發知播集體獎”的74歲退休老師楊維云卻因不想耽誤教學,仍堅持在直播間講課。她左手緩緩向上,模擬氣流的走向,右手微屈指示舌面位置,鼓勵大家一起學習后鼻韻母。
楊維云退休后,總愛念叨:“我感覺自己還沒有教夠。”一次,兒子開玩笑說讓她去上網課,當主播。她聽完,眼睛就亮了,說:“我和語文打了近50年交道,那就教人學拼音、認漢字吧。”
楊維云很快行動起來。一塊黑板,一盒粉筆,教室就設在家里。年過古稀的她第一次錄視頻時,只會用手機前置攝像頭對著在黑板前講課的自己拍攝。有時講著講著,人卻跑出了畫面;有時說錯了一兩句話,又得從頭再錄。從晚上八點一直錄到夜里十一點,她的第一條拼音教學視頻終于在2021年4月5日發布了!第二天,這條短視頻下方有了幾條評論:“老師好棒!”“講得很好!”楊維云捧著手機樂呵呵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并鄭重回復:“謝謝,謝謝支持!我會認真做下去。”她開始錄制更多的教學視頻,雖然成品只有短短幾分鐘,她卻經常要錄十來次,每天都忙到半夜。
慢慢地,頭發花白的老奶奶在網上教拼音這件事吸引了不少網友關注。他們剛開始只是好奇,后來聽課的人越來越多。網友彭彭說:“我小時候因為住院沒趕上學拼音,后來怎么也學不會……謝謝老師開課!我一定好好學習!”網友“天空之城”說:“孩子馬上要上一年級,我先學會了再教他……”這些評論都給了楊維云堅持下去的動力。
一個多月后,楊維云錄視頻越來越順手,她開始有了新想法——直播教學。“別人帶貨是賣商品,我帶的貨是拼音。”她給自己的直播間取名“喜洋洋拼音課堂”。“大家好,喜洋洋拼音課堂,學拼音練拼讀,今天我們來學單韻母……”一開始看直播的人并不多,只有幾個人,她就把直播當作練課。播了幾場后,她發現涌入直播間的成年人越來越多,有為孩子而學的年輕媽媽,有沒機會上學的中年人,有囊中羞澀的學生……還有一位72歲的老奶奶,她留言:“老師,我從你的第一課學起,也不知能否學進去?我也老了,但我真的想學好普通話,去周游世界!”從一條條留言里,楊維云讀出了他們想識字的渴望,她堅定地回答:“你們想學,那我堅持教!”
楊維云將直播課程增加到兩場,上午場是小孩和父母一起來聽,晚上場來的則是下班的成年人。她還特地為這些“大朋友”挑選了《弟子規》作為課文。直播時,她帶著大家先讀一遍,再耐心地重復帶讀,最多的時候能讀幾十遍。她的直播間每天都會準時開播,近兩年來風雨無阻。因患糖尿病,她每年都會住院檢測,調養身體。自從開始直播教學后,每到住院前,她就讓老伴背上黑板去醫院,在醫院里照常教學。“往上揚,iú;拐個彎,iǔ;往下降,iù。”前一刻還躺在病床上,但直播間一開啟,她立馬就精神起來,一節課教完更是心情愉悅。
兩年來,楊維云有了35萬“學生”,不少人從不敢開口到熟讀拼音書,生活有了很大改變。發不出韻母“e”的讀音的寶寶被糾正了,不會說普通話的老人可以和她流暢交流了,81歲的老婆婆學會了好多簡單的字……令楊維云印象最深刻的“學生”是50多歲的蔣佰英。蔣佰英在外打工,每天要接送孫子上學,還要照顧生病的婆婆。她就用每天熱飯的時間到直播間學習,記筆記,一有空就翻筆記復習,吃飯時看,休息時也看。過去因為不識字,蔣佰英都不知道怎么轉公交車,現在她整個人都更外向、更自信了。
從私信里了解到這些人的轉變后,楊維云覺得自己做的事非常有意義,她說:“只要想到還有人那么需要我,我就渾身充滿了勁。只要我還能動,只要有一個人聽,我就會一直教下去!”
春蠶不老,夕陽正紅。在沒有墻壁的教室,在不設門檻的學校,楊維云這位銀發“知播”主動擁抱新技術,用直播“帶貨”漢語拼音,為知識傳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她用無限熱忱,讓夕陽也成為一片最有溫度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