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陶行知應一所大學的邀請,為新入學的大學生們做了一場題為“現代大學生如何交友”的主題演講。演講中,陶行知引經據典,妙語連珠,不時博得熱烈的掌聲。
在陶行知休息的空隙,一個身材微胖的男同學忽然站起來開口問道:“陶先生,從字面上看,朋友的‘朋是由兩個‘月字組成,那我們在交朋友時,是不是也要在有月亮的晚上才能交到好朋友呢?”這位同學的問題,讓現場所有的人捧腹大笑。
陶行知也被這個問題逗得笑了起來。笑過之后,他認真地說:“其實,這里的‘月并不是代表月亮。不知大家仔細想過沒有?漢字中的‘月,往往與身體有關系。比如:‘胖‘肚‘膽等等,延伸之意便是與人有關。所以說,‘朋這個字,表示人們之間互相依靠,相互關愛,相互支持。”
說到這里,陶行知故意停頓了一下,接著風趣地說:“既然‘月字與月亮無關,所以建議這位男同學在交友時,一定不要再去月亮底下,那樣,月亮也會被你的身材遮擋,失去了光芒。”陶行知一番幽默的話語,令所有的人都笑彎了腰,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如何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陶行知借用孔子說的“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作出了解釋。他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不好的朋友也有三種。三種有益的朋友是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三種有害的朋友是諂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后誹謗的人,善于花言巧語的人。所以,古人其實早已經幫我們分清了哪些朋友可交,哪些朋友敬而遠之。我總結‘朋友的概念,便是感情好,有共同語言,而且經常在一起交流,能夠互相幫助,同時不分年齡、性別的限制。如此,身邊的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我們的好朋友。大家說,對嗎?”話音剛落,現場便異口同聲地回答:“對!”熱烈持久的掌聲再次響起。(摘自《演講與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