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鹿子
當高二升高三的成績公布時,我愣住了——750滿分的情況下,我考了不到300分,數(shù)學成績只有12分。可是朋友拍了拍我的肩膀,說:“這有什么,我才考8分,快出來玩,就等你一個了,裝什么書呆子。”
這就是我當時的“圈子”,學校里一批以玩樂為主、以愛學習為恥的同學。之所以進入這個圈子,是因為我們學校很差,在這里能通過高考考上本科的學生,都是尖子生中的尖子生,但盡管他們認真學習,勤勤懇懇,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其他同學也會說他們“假認真”,不愿意跟他們一起玩,覺得“書呆子”一點都不“酷”。
我一直覺得離開了這個“玩鬧圈子”,我的高中會很孤獨,變得單調乏味,但12分的成績著實刺激到我了。而在“玩鬧圈”里的時光,雖然快樂,卻又有點空,讓我感到害怕和擔憂。
我問自己:“難道我的一輩子就這樣吊兒郎當?shù)剡^去了?”每天上課睡覺、玩手機,下課出去玩、聊八卦,用喧鬧的“歸屬感”讓自己不孤獨,可是然后呢,畢業(yè)后誰會替我的人生負責?
雖然想“退圈”,但我一直很猶豫,直到高三某天刷貼吧時,我看到一個勵志貼,貼主分享了他競賽失敗后,從理科生轉為文科生,逆襲考出好成績的故事。我一下被觸動了,我發(fā)現(xiàn)原來青春是可以用來奮斗的,奮斗并不可恥。
于是高三臨近期中考的一天,我騎著車去書店買了很多教輔書。我清楚地記得,當時書店老板調侃我:“這時候才來抱佛腳啊?”但我知道,我不是為了考試,我只是不想再荒廢自己了。
面對密密麻麻的數(shù)學題,我確實“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的家人也早對我的學習不抱希望,但我還是努力學著像一個“好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做筆記做練習。我學會第一道數(shù)學大題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當時我一邊對照著參考答案的解法,一邊學習課本基礎知識,突然產生頓悟的感覺時,我覺得好美妙好快樂啊!
這種快樂不同于玩鬧,它是專注和成就感帶來的快樂。雖說過往的朋友漸漸覺得我們不是“一路人”,不再帶我玩耍,但我卻不害怕,我開始學著關照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明白每段緣分都是生命的饋贈,我們因著某些共同點或者不同點相互吸引,形成一個個小圈子。但也因著生命列車越開越遠,會不得不脫離某些圈子。
世界有那么多條條框框,就是告訴我們不必格格都入,隨緣就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