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秋盛
與其說我從小就不善交際,不如說我是喜歡獨處,一個人多好,不用什么事都規劃得清清楚楚,不用準時,也不用客套寒暄,我就喜歡這樣獨來獨往著。直到有段時間,在一次次克制都未果后,我斥巨資買了一條lolita。
它來自一家十年老店,做工華貴精致,厚重的裙擺像花瓣層層疊疊,上面纏繞著無數閃爍的碎鉆,腰身有魚骨架做支撐,我深呼吸一口氣拉上拉鏈,一瞬間驚喜得眉開眼笑,鏡子里的我潔白纖細,氣質宛如女王。
連極簡主義的媽媽都忍不住夸贊:“真美啊,像婚紗一樣!”“沒錯,它就是花嫁款,確實可以當婚紗!”我對著鏡子轉了一圈又一圈,還跳起來,樂極生悲,差點在狹窄的衛生間把自己絆倒。清醒過來,我才想到,這樣的裙子適合什么場合穿呢?
就擺在家里試試看看嗎?可我好想穿到街上,但一個人穿也太奇怪了。猶豫不決的我上網求助:“怎么穿花嫁lo裙逛街不會顯得很奇怪?請賜我一點勇氣!”
半小時過去,評論區一大堆“大膽穿就行”的鼓勵里,夾著幾個怯怯的同類說:“蹲一個答案,我也不好意思穿出門。”
可能是大數據同城推薦,看到地區ip是同一座城市,我挨個戳她們:“要不要一起穿出去軋馬路?”
我們湊了四個人,周末時小老鼠一樣灰溜溜地穿著lo裙又披著大外套來到了約定的公園。可人來人往,別說脫外套了,路上但凡有人瞥來一眼,我們都面紅耳赤,生怕被當作異類,還有眼尖的小學生指著我們:“Cosplay嗎,你們cos的是什么呀?沒見過。”
我在心里叫苦:“我只是想穿件漂亮裙子,難道今生只有婚禮才有機會穿一次華麗的裙子?”我不甘心。可大家你推我我推你,誰都不敢當第一只小白鼠。
而在我們扭捏的時候,不時就有穿漢服或者各式lo裙、洋裝的男生女生昂首挺胸地走過。穿哥特暗黑風的小乙似乎忍不住了:“哎呀,我太夸張了不能打頭陣,你們快點,看別人多自信!”“可是她們好有氣場……”我反而往后退了一步,之前試裙子時的自信蕩然無存。“你們說,會不會是因為我們沒化妝?”小平開口了,她穿著相對日常的甜lo,可愛燦爛,不過的確,那么可愛的裙子配上樸素的馬尾辮,有種說不出的感覺。“要不我們回家準備一番,下次再約吧?”阿冰擺弄著古風lo裙的飄帶,滿臉躍躍欲試。
可是,從我們膽小的樣子就知道,我們都是lo裙圈的小趴菜,買裙子就花光了零用錢,哪有錢再買昂貴的lolita服飾?
“要不我們親自動手?”小冰說她可是攢了不少材料包,許是醞釀已久,她第一個完成了一對淺碧色的蝴蝶發夾和透明發釵。“好棒啊!”我贊不絕口,小乙不服氣,據說熬了好幾夜,縫出一只栩栩如生的飛蛾,但比起來,還是小平可愛的漢堡頭飾符合我喜好。
“我們穿戴上,用路人的反應比試一番。”小乙的鼓動像一股熱浪,我的心海也澎湃起來,干脆系上那條我又粘又縫做出的亂蓬蓬的羽毛蕾絲發帶,充滿期待又忐忑地走出了家門。
好在,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小女孩就指著我們說:“公主!”我松了口氣,笑起來,大家嘻嘻哈哈地去公園拍了好多照片。喝下午茶時,店主姐姐還說:“你們這么漂亮,我送你們一塊小蛋糕嘗嘗。”
雖然大擺裙走路不方便,但這次我們都玩得好盡興,除了今天唯一一位不太被理解、還嚇得一個小朋友哇哇叫的小乙,一臉不服氣:“下次我們約迪士尼,肯定有很多人懂我。”和上次退縮的模樣判若兩人。
回去的路上我昂首挺胸,又覺得自己特別好看了,也發現光明正大穿lo裙出門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是第一次多少需要一個契機。我還快樂地想,現在的我們可以穿夸張華麗的裙子出門,那將來等我們老了,也可以穿時尚炫酷的衣服。我們的人生,絕不能被某件事或某種評論局限住。
吳啦橡皮球:右側這張是2019年我組織我們社團清明節去烈士紀念碑掃墓。
往前看:子曰,禮尚往來,舉案齊眉至鬢白。吾老人幼皆親愛,掃徑迎客蓬門開。看我泱泱禮儀大國,君子有為德遠播。江山錯落,人間星火,吐納著千年壯闊。相信漢服同袍們對這首歌都不會陌生。我是在2016年9月入漢服坑的,入坑的契機是加入了學校的漢服社。加入漢服社以后,我第一次穿上漢服,第一次知道了花朝節,第一次在中秋節穿上漢服表演節目。一年年走過來,漢服逐漸從在某些重要場合穿著變成了我的日常穿著。
我也從一開始穿著漢服覺得不自在,到現在穿著漢服上課、逛街覺得自如。從最開始只關注漢服好不好看、漂不漂亮,到認識漢服有宋制、唐制、明制,漢服也會因朝代不同有不同的形制。比如唐代有坦領、唐褙子、垂領衫、圓領袍等,宋代有褶裙、宋褲、褙子等,明代有立領窄袖短衫、比甲、馬面裙等。以前穿著漢服走出去時,會有很多人誤認為是和服,但現在即便是奶奶輩,也能一眼認出我穿的是漢服,這讓我覺得十分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