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遙
勇敢表達喜歡并不“羞恥”,去爭取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才算熱烈。
岸見一郎的《被討厭的勇氣》像一束柔和的暖光,打在我有些陰雨潮濕的生活里,明媚且燦爛。但比起被討厭,我好像更畏懼說“喜歡”,我害怕將心事被剖開,一覽無余。
我十分癡迷于《排球女將》,我的偶像是活潑可愛的小鹿純子。我將自己幻想成散發光彩的排球女將。學校在選排球校隊的運動員,我渴望名字出現在花名冊上,在春光明媚的季節里盡情地揮灑汗水,扣落的排球、如雷貫耳的掌聲,快速地閃過我的腦海。但這種燃起的念想轉瞬熄滅,我十分瘦小,不足135cm的個子,應該很難被選編入隊,更別提打好排球了。
無數聲“你應該不可以”淹沒了熱切的“喜歡”,我最終沒有去參加排球運動員的選拔賽。只是在梧桐葉稀稀落落的時節里,站在操場的背陰處,呆呆地望著從我頭頂飛過的排球,聽著身后洶涌翻滾著的歡呼聲,時不時地低下頭,數著地面的小石子。
等到讀了初中,我迷上了唱歌,常跑到空曠的天臺上唱歌,沉浸在音符悅動的世界里,我好像感到我的世界在燃燒,我的心也一起燃燒。
我聽到了綠皮火車從隧道里疾馳而來的聲音,聽到了冰塊融化成水滴墜落的旋律,聽到了拆遷大隊夜晚依舊勞作的敲打。
一個市里的歌唱比賽如火如荼地開展,我站在海報前心潮澎湃,卻猶豫不決。最后我告訴自己,要以學習為重,不該去想其他的事情。唱歌的夢想像散落的草籽,沒有發芽,就生生被掐斷。
這樣不勇敢表達“喜歡”的時刻還有很多,小到想買短裙卻因為微胖而不敢穿,大到選科的時候選擇了并不喜歡卻看上去“有用”的理科。
再后來,我在高中社團的外聯活動中,認識了一位學姐,她一路追隨理想,學著喜愛的廣告專業。她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想:勇敢表達喜歡并不“羞恥”,去爭取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才算熱烈。
這種轉變剛開始并不簡單,但慢慢地,在校園歌手比賽的舞臺上可以看見我的身影了,我也轉回了文科班,暢游在文史地的海洋里。我開始享受那種大聲說出“喜歡”的感覺,享受遇到喜歡的事情時那種強烈的心跳,不再那么戰戰兢兢了。
怕什么他人的目光,怕什么結果不夠美好,我們都是自己的超人,都會成為獨一無二的宇宙,勇敢地表達喜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