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顧南潯
物化雙選之后,我的學業壓力指數級增長。初中化學“搭城堡”的簡單化學學習方法已經無法滿足高中化學提升了幾個量級的學習需求,除了基礎概念的城堡地基、物質轉換聯系的城堡支柱、細致的化學反應現象構成的城堡外墻以外,高等級的化學似乎要求具備更多的能力。
和化學斗智斗勇的這些日子里,實在是苦于化學這門學科久矣。
最近,我找到了身邊的化學學習學霸,來征集他們對于這門學科的學習方法,嘗試讓我的化學脫B入A,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從中搭起化學學習的脈絡。
(以下內容來自復旦附中王昊陽同學與上海中學薛元元同學)
①元素化學:
主要在于系統化、模塊化的學習。一個元素內部的轉化是相對獨立的,可以嘗試分模塊整理——畫思維導圖或者價類二維圖,這樣能夠很清晰地體現不同種類物質和不同化合價之間的轉化關系。同時不同的元素之間也是有聯系的(例如濃硫酸、硝酸同樣為氧化性,S和Cl與NaOH都能反應的物質),需要注意其聯系和區別。
元素化學:必修一的內容,教材中主要是第IA VA VIA ⅦA族和鋁、鐵,元素化學記憶內容相對多,單質、化合物方程式都很多,主要類比即可。關于方程式的記憶,知道主要產物,每次都現寫即可,需要強記的是特定物質的性質,聯系名稱理解,其他就是從氧化還原和離子的角度去湊出來就行——自然是優美的,湊一湊就出來了。
②工具化學:
這部分主要是抓住規律,根據不同題型進行針對性練習,元素周期表該背的還是要背一下,做到熟練進而提升做題速度。
化學理論:比較枯燥的一塊內容,包括熱化學、電化學、反應速率、平衡和原子結構、分子價鍵、晶體類型,加起來總共有兩本書,能量變化、電子移動和微觀粒子的原理同傳統上的“化學”并不是同一類型的——理論雖繁雜,理解基本邏輯你就是理論發明人,每次去套分析過程就行。最具難度的應是反應平衡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還涉及到數學的成分,內容還分反應、電離、水解和沉淀溶解,基本內容理解并不復雜,只是題目中會出現你也不知道這有什么意義的情況和式子要判斷,更像物理中的公式推導題,用原公式寫出變化再化簡,最后數學求個最值或者單調性。首要的是公式別背錯,其次只有靠練了吧,可以練出一套自己的簡化思路,建立腦中新通路。
③考試秘籍
我個人認為考試之前更重要的是對知識體系的完整理解,在此基礎上可以重做錯題,其目的是深化對不同解題方法的了解(如守恒、極限、平均值等),這樣到考試現場會更游刃有余一些。
應試:把會做的做完,不會的慢慢磨,碰到分析過程繁瑣的,可以考慮直接跳過或者簡單想下思維的檢查點就留個印象。一次做一件事,忌諱做一件事的時候牽掛著另一件事,放掉就是放掉,檢查和重做是后面的事,做下一道題的時候別被之前的糾結猶豫擔心影響,大題中連貫,題目間斷開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