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久紅
摘 要:文章通過對“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現狀的調研,分析了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高校圖書館提升學科服務水平的策略,以期推動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高效開展。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3)05-0061-03
1 背景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學科服務已成為高校圖書館信息咨詢服務的重要內容。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信息中心、資源中心和數據中心,應承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創新服務模式,豐富服務內容,積極參與高校“雙一流”建設。學科服務對于推動高校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提升高校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水平,促進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都具有重要意義。
2 研究述評
2021年12月,教育部、財政部、發改委等共同發布的《關于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為高校開展“雙一流”建設提供了政策支撐。高校圖書館積極執行上級部門的規定,在服務學科建設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工作探究。專家學者對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如何推進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探討,并從不同角度對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現狀進行了對比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服務策略。例如,楊小莉、黃杉等對“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的網站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從高校圖書館學分教程、專題培訓、入館教育、定制講座、嵌入式教學、微課堂、MOOC及信息素養大賽等方面對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闡述,構建了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型[1]。劉萌對我國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進行了調研,介紹了這些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機制建設、學科館員隊伍建設和學科服務工作開展等情況,提出了我國“雙一流”建設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2]。有學者探討了高校圖書館利用ESI學科分析軟件對高校學科建設進行測評分析的情況,為“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學科分析和人才管理提供了借鑒。有學者對中國和美國的學科服務團隊進行了比較分析,為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指明了發展方向。有學者從我國“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內容、制度、平臺搭建和學科館員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3 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現狀
3.1 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缺乏創新
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存在一些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學科服務機制不健全。二是宣傳力度不夠[3]。三是服務內容無法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四是學科服務方式落后。
3.2 學科館員服務能力亟須提升
學科館員是高校圖書館與院系聯系的橋梁,由于圖書館人員編制和專業力量不足,學科館員人數較少,無法滿足高校學科建設的需求。統計結果顯示,清華大學圖書館的學科館員人數較多,湖南理工大學圖書館的學科館員人數較少;一位學科館員需要負責幾個院系的服務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推進工作的深度開展;學科館員的個人服務能力有限,無法滿足服務對象深入開展科研工作的需求,定期跟蹤、定題分析需要借助學科服務團隊的力量;僅有少數高校圖書館組建了學科服務團隊,如清華大學圖書館、湖南大學圖書館等;學科館員的服務效果不明顯等。
3.3 圖書館學科服務沒有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
近年來,一些高校圖書館利用“雙一流”建設的契機,創新服務模式和服務內容,深入開展學科服務和學術分析,以期推動一流學科建設的發展。例如,北京大學圖書館發布的學術競爭力分析和年度學科發展報告,為北京大學和其他高校學科建設提供了數據支撐。但是,很多高校圖書館沒有建立完善的學科服務體系,學科服務并沒有得到廣泛認可。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有3%的讀者不認可學校的學科服務,有89%的讀者不了解學科服務的內容。
4 學科服務水平提升策略
4.1 創新學科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可利用AI技術、大數據技術、存儲技術和智慧分析技術,對讀者的學科背景、課題背景等進行分析,對讀者進行分層管理,拓展學科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創新學科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推動學科服務的深入開展。學科服務是高校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的延伸,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在開展學科服務的過程中根據圖書館服務的總體要求和高校的教學特點,把讀者分為決策型、教師型、學習型和科研型讀者,對讀者進行分層管理;根據不同類型讀者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務策略,推送不同的服務內容;根據服務對象的需求特點,采用一對一的學科館員服務方式,或組建專業的學科服務團隊,為他們提供針對性強的學科服務。
對于高校領導層來說,他們需要國家教育政策、高校發展方向、發展策略、院系整體學科建設及時事新聞等方面的知識和信息,學科館員要根據學校的發展規劃,了解學校的發展動向,收集一些國家政策、行業數據,以及國內外同級別或更高級別高校發展態勢、關鍵數據、技術指標等相關內容,為他們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供依據[4]。北京大學圖書館在2022年12月習近平主席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期間,積極在網站主頁推出“沙特/古籍閱覽室”,為決策層及時了解時事動態和相關歷史、重點知識等提供針對性服務。
學習型讀者主要包括高校學生和一般科研人員,他們利用圖書館的目的是滿足學習和科研工作需求。學科館員可根據學習型讀者的需求,為他們提供社會知識、課程建設、信息素養培訓、專業文獻傳遞、職業認證信息等服務,為他們開展學習和科研提供幫助。例如,北京大學圖書館針對學生讀者開展了“一小時講座”、定制講座、信息素養課、信息素養能力評測、信息素養游戲、信息素養教育微課堂等活動,獲得了學生讀者的一致好評。
教學型讀者主要包括高校教師、教授、專家學者等,學科館員或學科服務團隊可積極嵌入課堂教學,為他們提供課堂授課所需要的報表數據、檢索公式、教學設計等。例如,清華大學圖書館和東南大學圖書館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嵌入式學科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型讀者主要包括承擔國內外大型課題或招標課題的專家教授和學科帶頭人,以及預計有科研任務的教師群體,高校圖書館可在開展學科服務的過程中為他們提供課題分析、定題跟蹤、專利分析,以及本校的學術競爭力與同類院校學術競爭力分析等服務,使他們能夠及時了解國內外學科發展態勢,為他們申報課題或完成研究提供幫助。例如,清華大學圖書館通過新手上路、學科初探、開展研究、“挖掘寶藏”、工具助力等,為研究型讀者提供全過程學科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2 加強學科館員隊伍建設
高校圖書館主要依靠學科館員為讀者提供學科服務,學科館員隊伍建設水平決定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水平。因此,高校圖書館在學科館員隊伍建設與管理方面要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完善學科館員選拔和任用制度。學科館員一般由圖書館學專業或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館員擔任。高校圖書館應把選拔和任用學科館員作為重要工作,根據學科館員的選聘條件、專業背景、學科能力、個人品格等制定詳細的選聘任用制度[5]。高校圖書館還可采用公平競爭的方式招聘兼職學科館員,完善學科館員隊伍建設,組建一支綜合素質高的學科服務隊伍。二是設立專門的學科館員崗位。穩定的學科館員隊伍是學科服務深入開展的保障,高校圖書館應根據學校的師生數量,建立一支穩定的學科館員隊伍,為學科服務的持續開展奠定人才基礎。三是組建專業的學科服務團隊。高校承接著國內外大型課題、研究項目或招標項目,工作量較大,特別是各種研究項目的前期工作,往往需要大范圍、多角度、跨專業收集信息資料,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建立專業的學科服務團隊,為服務對象提供針對性強的學科服務。四是加強對學科館員的培訓。雖然學科館員擁有一定的學術背景,但目前科技發展極為迅速,科研數據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圖書館應加強對學科館員的培訓,引導其學習新知識、樹立新理念。高校圖書館要制訂具有前瞻性、發展性的學科培訓計劃和考核計劃,定期面向學科館員開展專業培訓,提升學科館員的業務能力。
4.3 加強資源建設
豐富的館藏資源是保證學科服務順利開展的基礎。高校圖書館在資源建設方面要根據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和各個院系的學科建設特點,及時調整資源建設策略,確保資源建設的權威性、科學性,提高館藏資源利用率[6]。高校圖書館在館藏資源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科館員系部聯絡人的作用,加強與院系的溝通交流,通過學科館員的宣傳引導,提升學科資源建設質量,構建完善的資源體系,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和教師的多元化信息需求。
4.4 加大宣傳推廣力度
高校圖書館應加大對館藏資源的宣傳推廣力度,舉辦電子資源及數據庫使用培訓班,向讀者推介館藏資源,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為開展學科服務提供資源支撐。高校圖書館還可利用網站、QQ、微信公眾號、博客、抖音等媒介,積極宣傳推廣學科服務內容,尤其是學科服務的成功案例,為不同層次的讀者提供針對性強的學科服務,拓寬反饋渠道,鼓勵讀者為圖書館服務建言獻策,推動學科服務的高效開展。
5 結語
高校圖書館只有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基礎工作,充分了解讀者的核心需求,將學科服務更好地嵌入教學、科研,才能推動高校教學、科研的發展,在高校“雙一流”建設和評估中作出貢獻。這是高校圖書館突破目前學科服務發展瓶頸,推動學科服務深入開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楊小莉,黃杉.“雙一流”高校學科服務現狀與優化研究[J].圖書館界,2022(4):44-50.
[2] 陳延章.“一流學科”建設背景下廣西M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優化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22.
[3] 唐鵬宇,李白楊.面向“雙一流”建設需求的高校圖書館數字學術服務的模式與策略[J].圖書館學研究,2022(5):57-66.
[4] 劉萌.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21.
[5] 吳紹群.“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建設策略研究之回顧與展望[J].圖書情報研究,2020(4):57-64.
[6] 張現龍.“雙一流”高校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調查與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8):115-122.
(編校:孫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