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上中下游行業間利潤格局保持穩定,中下游行業利潤占比小幅回升。根據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和營收同比增速,我們判斷當前經濟仍處于主動去庫存向被動去庫存的過渡期。2023 年1~5 月,電氣水行業和裝備制造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品制造業利潤降幅收窄。預計今年6~7 月份出口因素對工企利潤可能構成一定拖累,但PPI 同比的底部或將在2023Q2 出現,綜上所述預計短期內工業企業盈利增速將保持穩定。
招商證券:總體而言,與上個月相比,5月份公布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再次顯示出探底爬坡信號,企業去庫存的節奏進一步加快,除了中游裝備制造業,下游多個行業的營業利潤增速也開始明顯爬升,營業收入增速依然為正,營業利潤增速降幅收窄。我們維持先前觀點,當前正處于第6次工業企業利潤探底階段(從2000 年開始計算),目前我國仍面臨內需增長緩慢和外需疲弱的“弱復蘇”階段,本輪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爬坡回升趨勢較為確定,但反彈速度大概率較為緩慢。
浙商證券:1~5 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速保持穩步修復態勢,主因營業收入利潤率在減稅降費延續性政策呵護下有所回升,但企業內生的成本壓力仍存,工業企業盈利的進一步修復仍待規模效應回歸。被動去庫趨勢延續,預計三季度末庫存可能筑底,但若需求不強則補庫初期強度或將偏弱。我們繼續提示,在企業內生修復動力不足的情況下,下半年貨幣政策仍有可能進一步發力從成本端助力企業盈利修復,三季度可能降準,四季度可能降息。
渤海證券:從量、價、成本三因素拆分來看,5 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維持在3.6% 的水平,延續恢復態勢。與此同時,營收累計增速回落0.4 個百分點至0.1%,需求有待提振導致營收增速有所回落。價格端,在大宗商品價格延續回落態勢背景下繼續成為拖累項,PPI 當月同比進一步回落1.0 個百分點至-4.6%。成本端,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和費用繼續抬升至93.6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0 元。與此同時,營收利潤率同比下降1.21 個百分點至5.19%。從不同類型企業的經營情況來看,各類型企業利潤增速的降幅均有收窄,國有企業、私企、股份制企業、外資及港澳臺投資企業的利潤降幅分別收窄0.2、1.2、1.6、2.6 個百分點至-17.7%、-21.3%、-20.4%、-13.6%。
綜合而言,工業企業利潤增速降幅連續3 個月降幅收窄,顯示企業經營效益正穩步恢復。短期價格端雖仍受翹尾因素的拖累,不過逆周期調節周期已啟動的背景下,有效需求將獲得提振,未來工業企業效益數據有望進一步改善。
5 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較4月明顯改善,盈利端盡管持續恢復但營收增速卻由正轉負,反映宏觀經濟需求不足,內生修復動能依然偏弱。結構上看,在新能車、專用設備、儀器儀表等行業利潤改善的帶動下,中游裝備制造業盈利占比持續回升,PPI 下探以及終端需求疲軟拖累上下游利潤表現。此外,5 月庫存繼續去化,但節奏略有放緩,當前更接近主動去庫向被動去庫過渡的階段。往前看,若無較大力度政策出臺,全年增長預期上限可能會拉低,或延長本輪庫存去化周期。
——摘自西部證券宏觀經濟研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