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娟 王倩



蘋果作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分布廣泛。咸陽市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冷暖適中,生產的蘋果色澤艷麗、產量高、甘甜爽口,享有較高聲譽,成為咸陽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為做大做強蘋果產業,助推鄉村振興,咸陽依托優化品種結構布局,推動果業轉型升級,利用當地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和地理優勢,為當地經濟發展與生態農業進程提供有效支撐。筆者通過回顧咸陽市蘋果品種的歷史,分析目前蘋果品種的現狀與育苗進展,總結經驗,希望為陜西蘋果品種未來的發展與研究工作提供借鑒。
1 咸陽市蘋果品種歷史
1.1 第一階段(20世紀70年代中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咸陽市響應國家號召,開始發展蘋果產業種植與生產。農林、商貿和商業三部門聯合建立蘋果的外貿出口基地,創建“百萬畝優質蘋果基地”,蘋果產業逐漸擴大,獲得農業部批準后,產量穩步增長,在咸陽市建立多種優質蘋果種植基地,并進行試種推廣。咸陽蘋果產業逐漸成為當地富民強市的支柱產業,以矮化新紅星、紅富士、秦冠等為主的優質蘋果得到快速發展。
1.2 第二階段(20世紀80—90年代)
在這段時間,咸陽蘋果生產經歷了兩個發展高峰(1986—1988年和1991—1996年),20世紀80年代開始,全市推廣栽植蘋果,1997年后,蘋果生產進入調整階段,建成優質蘋果示范園,非適宜區和適宜區內的老劣品種以及管理技術落后、經濟效益低下地區的蘋果栽培面積大幅度減少,優生區及經濟效益較高的地區蘋果穩定發展。咸陽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把果業生產當作富民強市的支柱產業來抓,加強引導、重點培育、跟蹤服務,使蘋果產業在全市迅速壯大,促進了蘋果產量的提高,在早熟蘋果中,特別是以嘎拉為主的品種,色澤艷麗,甘甜爽口,在國內享有較高聲譽,為老百姓創造了可觀的收入,其中,秦冠蘋果產量和銷量均較大,成為暢銷全國的優質品種。同時,鼓勵和支持蘋果產業發展,開始規模種植,推進省優質蘋果產業基地達標驗收,全縣果農約占75%。蘋果的品種已經由原來較為單一的品種,逐步發展為多品種蘋果產地,主要品種有秦冠(圖1)、元帥系,引進如北斗、喬納金等多個新品種。
1.3 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后期—今)
隨著我國蘋果產業的不斷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后期,蘋果產量充裕,效益逐漸降低,出現銷售難的現象,產區果農開始將果園改種糧食,蘋果種植面積遞減。2018年,咸陽市蘋果主栽品種有皇家嘎拉、美國8號、紅富士等,至2002年,咸陽市基本完成種植區域優化調整。2008年,咸陽農民人均純收入19.6%來自果業,果區農民純收入的70%來自果業。2013年,咸陽實施果業產業品牌戰略,將“咸陽馬欄紅”蘋果作為公共區域品牌進行培育,經過努力,“咸陽馬欄紅”蘋果生產水平不斷提高。2016年底,“咸陽馬欄紅”開始商標申請注冊工作,2017年,成功注冊“咸陽馬欄紅”蘋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為咸陽市唯一一件跨縣域注冊保護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涵蓋了咸陽北部5個縣域,惠及百萬果農。2020年,咸陽市蘋果栽植面積已達255.39萬畝,產量約341.85萬噸,產值約193.23億元,咸陽的蘋果產量穩居全國各地市之首。
如今,咸陽市把蘋果產業規模化作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發揮土地資源及地理區位優勢,促進結構調整,延伸產業鏈,加快提質增效步伐, 蘋果品質逐年提升,開展綠色蘋果生產技術集成示范與產業化開發行動,引進蘋果新品種、綠色生產、科技培訓、技術推廣、蘋果深加工研發和果品冷鏈物流建設,推進蘋果產業化經營,擴大蘋果產業規模,從產業大市逐步轉向產業強市,從第一產業到二三產業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堅持標準引領,逐步推進蘋果產業進入快車道發展,全面提升蘋果產業質量效益。目前,咸陽市全市蘋果種植面積達323萬畝,產量472萬噸,占陜西省蘋果總產的42.9%,占全國蘋果總產的11%,濃縮果汁產量占全球1/6。果業已成為咸陽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其中,以“咸陽馬欄紅”、“乾縣雙矮”為代表的蘋果生產已成為果農增收致富的優勢特色產業。
2 咸陽市蘋果品種現狀
咸陽市自然資源條件優越,地處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降水量537~650毫米,全市蘋果種植區均分布在北緯34°11'43—35°32'42"的渭北黃土高原區,素有“北緯35°的饋贈——中國每十一個蘋果就有一個產自咸陽”的說法。
2.1 咸陽蘋果品種結構
2022年底咸陽市蘋果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全市蘋果優果率80%以上,優質蘋果主要分布在旬邑、淳化、彬縣、長武、永壽、禮泉、乾縣7縣,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市的90.29%和90.30%。主要品種有:紅富士、秦冠、嘎拉等。其中紅富士的種植面積為200.25萬畝,產量275.64萬噸,分別占全市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的63.53%和62.64%。如今,當地蘋果品種齊全,結構也日趨合理,先后開展了嘎拉系、紅思尼克、魯麗、華碩、魔笛、蜜脆、玉華早富、秦脆、美味等不同品種的砧穗組合和技術推廣,例如:早、中熟品種主要有嘎拉系、紅思尼克、魯麗、華碩、魔笛等新優品種,占陜西省蘋果種植總面積的10%左右;中晚熟品種主要為蜜脆、玉華早富、秦脆(圖2)、美味等,占陜西省蘋果種植總面積的15%左右;晚熟品種以富士系(阿珍富士、煙富6號、煙富8號、煙富10號、長富10號、長富2號、禮富1號、惠民短富、宮崎短富等)、瑞雪、維納斯黃金等為主,富士系的種植面積達到70%左右,加快了蘋果品種結構的優化。
2.2 自然資源條件優越
咸陽市蘋果種植區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海拔在750—1200米,年均降水515.1毫米、氣溫13.4 ℃,全年無霜期210天,適合蘋果生產。該地區土層深厚,質地疏松,富含鉀、鈣、鎂、磷等多種微量元素,富士系,元帥系、嘎拉系及近年來新優品種紅思尼克、秦脆、蜜脆、瑞陽、瑞雪(圖3)、華碩、美味、維納斯黃金、瑞香紅等的綜合生產水平位居國內前列,果園優化調整、種草覆蓋、中耕施肥、病蟲防控、調優調特,生產名優果品,是我國優質蘋果產業帶,已經逐漸發展成我國,甚至世界最大的優質蘋果集中產區之一,成為我國最大的綠色食品蘋果基地。這是實現蘋果供應多樣化、優質化等方面均占領著產業發展制高點的保障,也是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2.3 品牌優勢大,果農積極性高
近年來,咸陽市的乾縣蘋果,借助歷史區位優勢搶先注冊“女皇”蘋果品牌(圖4),女皇蘋果色、香、味俱佳,品質優良,果形飽滿,果面光滑細膩,果肉甜脆,含糖量高,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此外,咸陽還延伸蘋果產業鏈,開發了附加產業——蘋果脆片,蘋果脆片低熱量、低脂肪、低糖,保留了蘋果大部分營養,近年來,成為健康平衡膳食的一部分,深受市場消費者青睞,蘋果價格高位運行,果農積極性高漲,果農參加農業科技部門的技術培訓人次也逐年增加,積極學習“科學精細的管理技術”,改進田間管理方式。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全面推進咸陽市果業高質量發展,首先應了解咸陽市蘋果品種的歷史和生產現狀,通過開展蘋果產業園建設,結合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細化現代果業產業鏈,發展優良新品種,構建現代果業生產體系,合理調整蘋果品種種植結構,加快種苗產業發展,提升咸陽市果業生產管理水平和全產業鏈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