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日,網傳揚州一14歲學生被單獨“關”進教室,8天不上課,家長擔心對學生成長造成不好影響。
記者了解到,該生系寶應縣一學校八年級(初二)學生,父母離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學生家長告訴記者,這個孩子特別調皮,上課吵鬧,學老師說話,嚴重影響課堂秩序。包括他家孩子在內,很多孩子都回家吐槽課上不下去。該校一位老師則表示,該生除了平時在校特別調皮、課堂上吵鬧,老師和他談話、給他講道理也不聽,還在老師辦公室吐口水。“家長擔心影響自己孩子,老師也打罵不得,學校很苦惱,畢竟也不能開除呀。沒辦法才給他‘開小灶的。”
寶應縣教育局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對于這樣的學生,學校也向主管部門匯報過。學校多次和該生家長溝通,家長也多次承諾一定管理教育好孩子,不影響其他學生上課,但效果不明顯。
今年5月底,多名家長再次書面聯名要求學校重視此事。家長委員會要求學校給他單獨開班,學校討論后,本著對其他學生負責,也對該生負責的態度,全票通過“單獨開班”方案。自6月9日起,學校給該生安排了專門的教室、專門的老師和專門的課程表,開齊了所有課程。每一節課,任課老師督促其在教室上課。課間休息后,保證其及時回到教室。午休時間,也有專門的老師值班管理。“開小灶”期間,該生的任課老師工作量增加很多,非常辛苦。
目前,該生家屬表示,現在和學校已經溝通好,下一步多加強家校互通,讓孩子好好學習,健康成長,感謝大家的關心。
記者隨機采訪發現,類似該未成年學生在課堂上“不安分”,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影響其他學生正常上課的情況,在很多學校并不鮮見。如何采取更為科學有效的引導措施和辦法,值得學校、家庭和相關部門思考。
(摘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