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楊平
落實高中歷史核心素養是《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中的明確要求,也是新時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簡單來說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歷史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歷史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觀念、必要品格和素質能力。
一、歷史情境創設的重要依據
歷史情境,簡單來說就是已經發生的過去具體歷史場合的情形和景象。在歷史教學中要準確的把握學科的本質、主要思想和內容深度,對有效信息進行深度的整合,最后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有效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不過由于歷史是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并且有的歷史已經相對久遠了,我們需要更貼近的了解、感受、體會過去歷史的真實境況和歷史人物所面臨的實際問題,才能更加深入了解、認識過去和總結歷史發展規律,才能去理解過去的歷史和解釋這段歷史。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創設出特定的歷史情境,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歷史情境中展開學習、思考和探究,讓學生盡量做到身臨其境和感同身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歷史情境創設的主要方式
創設歷史情境,就是經過精心教學設計,引入與歷史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歷史場景和氛圍,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或學生展示等方式,創設出相關人物情緒色彩和形象歷史場景重現,以達到刺激學生感官、觸動學生內心、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歷史情境創設與歷史核心素養的達成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理解為:
通過創設歷史情境,可以復原一個身臨其境和感同身受般鮮活的學習環境,這個環境具有更強的積極性、趣味性、啟發性、新穎性、針對性和互動性,它可以讓學生學起來事半功倍,從而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三、歷史情境創設的應對策略
(一)活用歷史情境,深化學生時空觀念
歷史上任何事件和事物都是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下發生和創造的。利用邏輯反推原理,高中歷史教學如果能重構在特定時空框架中的發生和創造,就更有可能使學生對它有更直觀更準確的認識。
比如為了突破《全球航路的開辟》四大主線的人物、時間、空間和過程,可以設計課前準備了9張卡片,在上課的過程中讓9名志愿學生來抽簽,角色扮演和演示新航路開辟四大主線的具體情況。9張卡片分別寫上:1迪亞士,2達伽馬,3哥倫布,4麥哲倫,5非洲,6亞洲,7美洲,8歐洲,9明孝宗弘治十三年。游戲演示是從配對開始的,首先是讓學生打亂順序,然后按照時間順序互相配對排列,而麥哲倫環球航行則按照航行順序依次握手。然后學生就會按照1—5,2—6,3—7,4—5、6、7、8的順序排列或者握手。最后,提問全班同學,公元1500年是中國的哪一年、……第9個同學出來,手舉“明孝宗弘治十三年”。經過這個演示,給原來枯燥的書本知識注入了鮮活的趣味。再配上整合圖,學生通過強烈的感官刺激和情境再現,對相關的時間、空間概念有了深刻的認識,這就是創設歷史情境深化學生時空觀念的意義所在。
(二)巧用歷史情境,鍛煉學生史料實證
史料實證就是“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與方法”。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定義為:史料——辨別——歷史真相。
比如關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1921年7月23日,但是現在建黨節卻是7月1日,學生有疑問。我們怎么辦?
第一步:中國共產黨是不是7月1日成立的。這個時候,很多學生都將手中的材料展示出來了:
同學1:“所有直接和間接的材料都一致認為一大的第一次會議是與會者全部到齊,無一缺席。”……后來經過邵維正老先生的考證,7月1日,很多人沒有到達上海。
同學2:根據謝覺哉老先生的日記和回憶錄,可以證實毛澤東、何叔衡是在7月4日后到達上海的。
通過補充材料證實,中國共產黨不是7月1日成立的已經被證實了。
第二步: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成立是7月23日?
同學3:根據期前蘇聯移交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中記載:“代表大會預定6 月20 日召開, 但是來自北京、漢口、廣州、長沙、濟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直到7月23日才全部到達上海,于是代表大會開幕了。”
同學4:根據記載,大會的第二天發生了有名孔阿琴被殺案,時間是7月31日。同時其他證據顯示一大在上海開會加起草文件共用了8天,往前推算,一大召開的時間剛好是7月23日。
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挖掘史料、提取信息、對比史料、提出疑惑和描述歷史,深刻體會到了求真精神,大大提高了學生史料實證思維能力。
(三)靈用歷史情境,厚植學生家國情懷
在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中,家國情懷素養在核心素養中居于核心價值的位置。在講述五四運動的時候,可以設計一個歷史情境劇,讓學生來演繹五四運動。整個情境劇包含了五四風雷、五四風源、五四風程、五四風思等四個環節,分別對應五四運動的爆發、原因、進程和影響等。特別是到了學生展示環節,學生鏗鏘有力的振臂大呼“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等口號,引起了學生很大的觸動。通過對情境創設,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每一寸土地的情感被激發出來,當國家和民族面臨危難時,那種將個人利益置后,將國家利益擺在前面無畏精神被激發出來。
在講到多民族融合和民間文化特色的時候,可以借助本地陽江山歌。特別是結合陽江山歌正好比較集中流行于陽西縣范圍,可以請當地織篢、溪頭、上洋、程村鎮的學生利用周末回家跟老一輩收集山歌素材和學習簡單說唱。回到學校就可以借助山歌創設演繹情境,讓學生來清唱陽江山歌,加深學生對家鄉、對家庭、對傳統文化的情感培養。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通過創設恰當的、有共鳴的歷史情境,幫助學生通過學習培養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創設歷史情境和培養高中歷史核心素養,它們之間就像是“表”與“里”的關系。作為“里”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真正達成,需要通過創設歷史情境這個“表”來實現。對“表”、“里”二者關系和二者有效轉化的研究將會進一步的促進高中歷史課堂的高效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