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霞

摘要: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其落實卻面臨著重重困境。如何助力整書閱讀?筆者認為用好學習單這一重要工具,可以為學生搭建學習支架,助力整書閱讀。學習單的設計與推進有賴于教師,因此建議教師在通讀整書后,圍繞書目精心設計學習單,有計劃地分發學習單,引領學生對書進行了解、梳理、研讀、拓展。并每周保證挪出一節語文課作為專門的閱讀分享課,圍繞學習單上的內容進行分享,可以讓整本書的閱讀更高效、有序、可視。
關鍵詞:學習單整本書深度閱讀
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其落實卻面臨著重重困境。如何助力整書閱讀?筆者認為用好學習單這一重要工具,可以為學生搭建學習支架,助力整書閱讀。
一、研究的背景
(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學習單是教師根據學生學情和學習目標,精心設計的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從事學習活動的導學材料。
整本書閱讀是學生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圍繞整部經典作品展開的,與作者、文本、教師、同伴對話的過程。本研究中的整本書將從部編教材“快樂讀書吧”中推薦的名著中選取。
所謂的“深度閱讀”,是追求更豐富的閱讀價值和閱讀品質的閱讀過程。
(二)整書閱讀的必要性
20世紀40年代初,葉圣陶先生就明確提出“把整本書作主體,把單篇短章作輔佐”的主張。①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學建議”部分強調:“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②自2019年秋季起,突出了名著整書閱讀板塊的部編語文教材在全國所有學校、所有學生中統一使用。去年新出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目標”中點明“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③此外,整本書閱讀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更是以全新的姿態出現在18個學習任務群之首。從這幾十年的教育流變中可以看到,整書閱讀愈加受到重視。
(三)整書閱讀的困難性
整書閱讀如此重要,但其落實過程卻困難重重。一是課時安排缺乏專屬區。小學各年級語文課程中,整本書閱讀僅有兩周一節的專屬課時。二是閱讀興趣缺乏驅動力。因為整本書的閱讀往往周期長、難度大。學生對整本書的閱讀興趣普遍不高,閱讀動力也不足。三是操作把控缺乏可視化。課程表中僅有兩周一節的閱讀課,教師只能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整本書閱讀,布置的課外閱讀任務很多是呈泛化、虛化、浮華的狀態。綜上所述,整書閱讀的落實存在諸多困難:在讀書環境打造“缺力”、讀書過程監管“缺席”、讀書方法指導“缺招”的情況。由此看來,整書閱讀的落實需要更多的有效路徑。
(四)促進整書閱讀的路徑
在我國已有關注促進整書閱讀路徑研究的學者其實不少。許建松老師提出:“從運用情況劃分學習單,可以分為品鑒閱讀式、遷移拓展式、伙同體驗式、自主命題式學習單四類。”戴一苗老師推薦使用“圖式學習單”。韓士新老師:分析了閱讀教學嘗試學習單的設計策略。設計策略應當是科學性,還有層次性(階梯性),最后是趣味性策略。王國均老師:挖掘出學習單背后所蘊含的閱讀的習慣、方法、角度、策略和思維,學習單的設計應改變以往教學的被動和應答狀態,將傳統閱讀教學中隱含的教學經驗作范式化處理,明確任務驅動,深化學習要求。
因而,筆者認為教師在通讀整本書后,圍繞書目精心設計學習單,有計劃地分發學習單,引領學生對書進行了解、梳理、研讀、拓展。每周保證挪出一節語文課作為專門的閱讀分享課,圍繞學習單上的內容進行分享,從而讓整本書的閱讀更高效、有序、可視。
二、學習單設計
(一)學習單設計角度
圍繞小說要素,在情節上可以設計導圖是、時間軸式、情節火車式閱讀單,在人物上可以設計介紹卡片式、肖像繪制式、多元評價式學習單、在環境上可以設計漫游地圖式、手繪插畫式、環境分析式學習單。角度多元、形式多樣的學習單更能吸引學生,同時落實小說三要素的研讀與分析。若按照閱讀進程,則可以設計趣味導讀、品鑒探究、活動拓展式學習單。同時,為了吸引學生,設計時應關注呈現形式,盡量圖文結合。
(二)六年級學習單設計示例
筆者與備課組成員為了落實所在年級的“快樂讀書吧”名著整書閱讀,經過查閱參考相關資料,研究討論修改后設計了六年級的必讀書目系列學習單,以下為部分學習單節選。
1.圍繞小說要素人物及情節設計,以《魯濱遜漂流記》為例:
2.圍繞小說要素環境設計,以《愛麗絲漫游奇境》和《騎鵝旅行記》為例:
3.按照閱讀進程的趣味導讀設計,以《湯姆索亞歷險記》為例:
4.按照品鑒探究設計,以《小英雄雨來》為例:
5.按照活動拓展設計,以《童年》為例:
6.按照呈現形式文字圖標結合設計,以《愛的教育》為例:
三、學習單成品
經過一學年的推進,我們收獲了一些不錯的學習單成品,以下為部分學習單成品。
1.圍繞小說三要素設計的學習單,以《魯濱遜漂流記》、《愛的教育》、《小英雄雨來》為例:
2.圍繞品鑒探究式設計的學習單,以《小英雄雨來》為例:
3.圍繞圖文并茂式設計的學習單,以《騎鵝旅行記》為例:
2.圍繞活動拓展式設計的學習單,以《愛麗絲漫游奇境》為例:
(1)孩子們繪制的《愛麗絲漫游奇境》的不同場景
(2)孩子們繪制的《愛麗絲漫游奇境》的人物肖像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經過一年的摸索,我與團隊的老師認真研究、用心設計、積極推進整書閱讀的學習單。在年級層面已經初見成效:孩子們不再害怕整書閱讀,并有序地落實閱讀要求,完成閱讀學習單,開展了有效的閱讀分享會。從學習單的成品及分享會的順利開展,我們可以看到搭建學習支架,確實能夠助力整書閱讀。今后我們也將繼續研討設計其他年級的必讀書目學習單,希望能將名著的整書閱讀踏實落地,讓書香浸潤校園,讓閱讀滋養童年。
參考文獻:
①葉圣陶 . 論中學國文課程標準的改訂[M]//葉至善,葉至美,葉至誠 . 葉圣陶集:第 16 卷 .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49-62.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
④段會蓮.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8.
⑤劉濯源.思維可視化:減負增效的新支點[J].中小學管理,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