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芳
蜘蛛是生活中常見的一類動物。
但你是否真正了解它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類奇特的蜘蛛——扁蛛,
看看它在狹縫中的生存智慧吧。

在眾多蜘蛛中,有一類能將身體壓扁從而適應狹縫生存的“另類”——轉蛛科扁蛛屬蜘蛛。目前,全世界已知轉蛛科有21屬167種,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而亞洲僅有2屬13種,中國只有扁蛛屬的8個種。
扁蛛有8只眼,排成2列,而且后眼列(眼睛橫向排列的方式,不同蜘蛛類群排列不同)長于前眼列,兩眼列均平直;后中眼為夜眼,側眼位于小隆起上面。像其他蜘蛛一樣,它們也有8條腿,每條腿由7段組成,分別是基節、轉節、腿節、膝節、脛節、后跗節、跗節(末端具爪)。它們背甲低平,呈半圓形,寬遠大于長;步足(即蜘蛛的8條腿)左右伸展,各基節彼此遠離。
扁蛛常常在樹皮下、磚縫、殘瓦間游獵捕食,也常見于老房子墻縫、窗縫,甚至舊書、雜物堆的狹縫里。其在靜息時,腿向腹部折疊,狀如蝎子。
自然界中,狹縫生境無疑是弱小動物絕好的藏身之地,既能夠有效躲避天敵,也能夠為自己遮風避雨。此外,為了在嚴酷的自然生存斗爭中生存下來,它們普遍可以憑借外骨骼以及特殊的身體結構,讓自己變形。這是因為,具有關節的外骨骼允許步足快速運動的同時,還能保持身體變形的能力,進而適應空間受限的環境。

扁蛛的眼睛
研究表明,蟑螂能夠在300~800毫秒(0.3~0.8秒)內將身體壓縮40%~60%,并迅速穿過裂縫。它可以自由通過12毫米縫隙,采用蹲伏姿勢可以通過9毫米縫隙。甚至,在極限4毫米情況下,它可以利用“縮骨術”壓扁自己身體而順利通過縫隙。
外骨骼強度使蟑螂在穿越最小的裂縫時可以承受相當于300倍自身體重的力。甚至在不受傷的情況下,可以承受近900倍于體重的力。與蟑螂相比,扁蛛則更勝一籌,它是常態化“扁平”生活的,全身幾乎貼近地面。
除了體形薄如紙片,扁蛛是如何做到在狹縫中自由生活的呢?秘密就在于其腿上的轉節較長,“加長版”的轉節為扁蛛“降低姿態”提供了形態結構上的基礎,使步足在平展情況下提供足夠支撐并能自由活動,適于狹縫中生活。
在面對惡劣生存環境時,包括扁蛛在內的所有蜘蛛靜止時的代謝率均低于昆蟲。因此,在無食物狀態下,蜘蛛的生存時間會比昆蟲更長。再加上,扁蛛很少挑食,獵物主要為小型昆蟲,例如蚜蟲、小型蛾類和其他小型蜘蛛等,甚至也捕食麻皮蝽的低齡若蟲(不完全變態類昆蟲的幼期)。
扁蛛被天敵捕獲后,會自切,通過損失1條足逃生,待下次蛻皮時,失去的足再長出來(在飼養條件下,扁蛛全年春、夏兩季分別蛻皮一次)。由于是在狹縫中生存,扁蛛通常很少吐絲,只有在5~6月產卵時,才吐絲包裹卵形成扁圓形卵囊。而且,雌性扁蛛具有護卵行為。
也有研究顯示,扁蛛在進化過程中,因以游獵方式捕食從而丟失了捕食網特征。
每種生物都有自己了不起的生存本領。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它們通過不斷的性狀創新,獲得了適應自然的本領。你還想知道哪些動物的生存本領?歡迎掃描二維碼告訴知力君!

扁蛛蛻皮
(責任編輯 / 張麗靜? 美術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