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6月19日,一次大會和一攬子重磅政策在重慶民營企業界掀起波濤——
重慶市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注入強勁動力。這再次旗幟鮮明地表明了重慶全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會議出臺的《中共重慶市委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干貨滿滿。“200萬元以下的貨物、服務項目和400萬元以下的工程項目原則上全部預留給中小企業”“成立10億元規模的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等25條“真金白銀”的扶持政策力度空前,彰顯出重慶力挺民營經濟的滿滿誠意。
從前期頻頻調研,到召開高規格、大規模會議,從大張旗鼓表彰重慶市優秀民營企業家和優秀民營企業,到出臺實施意見,釋放出重慶做大做強民營經濟的清晰信號。
風口當前,只待扶搖直上。重慶民營經濟正策馬揚鞭,加速奔跑。
積勢而行,集聚民營經濟“新動能”
“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經濟發展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舉措,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民營經濟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南。
民營經濟是重慶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民營企業家是重慶的寶貴資源,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發動機。近年來,重慶把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好,持續完善機制、創新思路、抓實舉措,推動重慶民營經濟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在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建設中面臨大好機遇、擁有廣闊前景,必將大有可為、必定大有作為。
在重慶市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市委書記袁家軍強調,要從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結合正在開展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深刻理解把握民營經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深刻理解把握黨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堅定信心決心,深刻理解把握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殷切期望,深刻理解把握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的部署要求,深刻理解把握對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親切關懷,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兩個健康”,充分認清重慶民營經濟發展的形勢,強化穩進增效、除險清患、改革求變、惠民有感工作導向,全面把握重慶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提振發展信心、激發發展活力,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作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推動民營經濟在總量規模、創新能力、發展質量、民間投資、社會貢獻、營商環境等六個方面大幅提升,全面增強民營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把重慶打造成為西部地區營商環境排頭兵、內陸地區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新高地、全國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的示范城市。
——在幫扶民營企業紓困解難上求突破見實效。解決稅費負擔難題,有效破解融資難題,強化人才和用工保障,減輕生產經營成本,積極幫助企業化解燃眉之急、后顧之憂。
——在增強民營經濟綜合實力上求突破見實效。推動企業提質增效,促進企業集群化發展,加強品牌質量和標準建設,著力打造更多具有全國影響力、國際知名度的重慶民營企業。
——在激發民營經濟創新活力上求突破見實效。強化資源高效配置,大力培育創新主體,加強創新平臺建設,鼓勵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促進創新人才集聚,打造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的市域標桿。
——在擴大民間有效投資上求突破見實效。支持民營資本參與重大項目,支持民企創新融資方式,大力推進渝商回歸。
——在推動民營經濟數字化轉型上求突破見實效。發展壯大數字產業,加強企業數字化改造,強化數字基礎設施保障,勇當數字經濟發展主力軍,以數字化轉型引領高質量發展。
——在推進民營經濟綠色低碳發展上求突破見實效。引導民營企業早謀劃、早行動,完善能耗“雙控”政策,加快推進企業綠色化改造,拓展綠色低碳投資空間,推動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在助力民營經濟開放合作上求突破見實效。引導民企參與國家重大戰略,深化各類主體融通發展,助力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優化外貿服務,聯動推進“走出去”“引進來”,打造一批兼具創新能力、成長性和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跨國公司。
——在打造最優發展環境上求突破見實效。進一步創新管理和服務方式,營造健康發展的良好市場環境、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高水平國際化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
——在培育壯大民營企業家隊伍上求突破見實效。強化企業家思想政治引領,提升企業經營管理現代化水平,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打造一支政治過硬、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示范引領作用突出的渝商隊伍。
黨的領導是實現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必須加強和改進黨對民營經濟工作的領導。袁家軍強調,要健全領導工作機制,各級黨委要把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黨政一把手統籌主抓,解決好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要建立聯系服務機制,落實市級領導聯系重點民營企業制度,深入開展“三服務”,常態化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服務活動;要完善惠企政策,抓好我市關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落地實施,細化配套措施,加強對政策落實情況督促檢查;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各級領導干部要主動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形成政府服務企業、企業依法納稅的良性循環;要營造良好氛圍,大力宣傳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主動講好重慶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故事,選樹一批優秀典型,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家干事創業。
謀勢而動,吹響民營經濟“沖鋒號”
6月20日,重慶智翔金泰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上市,成為重慶第三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智翔金泰公司研發的新藥GR1501,是首個申報上市的國產抗IL-17單克隆抗體,上市后有望打破國際醫藥巨頭壟斷,實現高端生物醫藥國產化替代。另一款新藥GR1801,是全球首個用于狂犬病被動免疫的雙特異性抗體,已經處于III期臨床研究階段。
智翔金泰的兄弟公司重慶智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是重慶市值最大的民營企業,擁有3大研產基地、1個創新產品孵化中心,近三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從4.8億元一路飆升至11.13億元,凈投入額與增長幅度位居行業前列。
在重慶高質量發展的版圖中,這樣的民營企業還有很多。
民營經濟興則全局興,重慶民營經濟正健康發展。
從民營市場主體的數量來看,2022年,重慶新登記民營市場主體52.77萬戶,同比增長6.8%。截至當年末,全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333.4萬戶,占市場主體總量的97.6%。
從投資額看,2022年,重慶民營經濟注冊資金總額同比增長12.28%。其中,民營企業注冊資金達6.12萬億元,同比增長11.75%,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
從對區域經濟的貢獻度看,2022年,重慶民營經濟增加值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2.8%,拉動全市GDP增長1.8個百分點,經濟增長拉動力高于公有制與外商外資經濟之和。從增長速度看,這幾年重慶民營經濟總體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2021年高出1.1個百分點,2022年高出0.4個百分點。
從社會貢獻看,2022年,重慶市民營經濟實現稅收1309.5億元,占全市稅收比重的53.2%,截至2022年底,全市涉稅市場主體181萬戶,其中民營企業150余萬戶,占比超過八成。2022年,重慶民營企業吸納城鎮新增就業60萬人,占城鎮新增就業人口的80%以上。社會公益事業方面,重慶民營企業通過光彩事業組織、慈善組織和紅十字會捐款捐物高達數億元,累計有9家民營企業入選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入選數量居全國首位。
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一個全新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目標由此而生——力爭到2027年,全市民營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2%,民營經濟市場主體430萬戶以上,其中民營企業135萬戶以上、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5戶以上。民營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明顯提升,培育民營高新技術企業1.2萬戶,入庫民營科技型企業8.5萬戶以上,民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350戶,民營上市企業達到90戶。
號角已經吹響,重慶的民營經濟發展蓄勢待發。
蓄勢而發,激發民營經濟“源動力”
從2022年的333.4萬戶,到2027年增加至430萬戶,意味著未來5年重慶要新增100萬個市場主體。底氣何在?真金白銀、干貨滿滿的“25條”如“窺斑見豹”。
“25條”涉及民營經濟發展方方面面,不僅有具體事項表述,還有詳盡的操作方法,具體包括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創新發展、著力推動民營經濟擁抱數字變革、著力推動民營經濟綠色低碳發展、著力化解民營經濟發展困難問題、著力打造民營經濟發展一流營商環境、著力推動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著力完善民營經濟發展服務保障機制,同時提出要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和潛力。
“欠款清理整治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普遍性難題,但‘25條明確提出,要全面清理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大型民營企業拖欠中小民營企業的工程、貨物、服務款項。”河南川渝商會會長、鄭州元芳集團總裁舉例說。
“25條”背后的“作答”也不可小覷。
“我們將進一步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破解制約經營主體設立、經營、發展的困難問題,持續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做法,著力破除市場準入隱性壁壘。大力培育創新型民營企業,支持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戰略,參與構建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提升民營經濟發展能級。構建基礎設施、公共項目集中發布機制,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政府投資項目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和潛力。”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左永祥說。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黨委書記、局長明炬表示,市科技局將著力為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營造優良環境,強化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設立科技創新重大重點專項,支持民營科技領軍企業主導重大重點專項科技攻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強化技術轉移轉化和科技金融服務支撐,加快民營經濟創新主體的培育,到2027年分別達到1.28萬家、8.6萬家,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2%。
“我們將著力幫扶民營企業紓困解難,出臺8條政策和舉措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增信難等難題,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通過推進26件涉企‘一件事全程網辦,推動政策‘精準直達‘免申即享,打破‘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隱形壁壘等頑疾,持續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持續開展欠款清理整治等方式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市場主體活力。”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藍慶華說。
重慶市市場監督與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唐英瑜介紹,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提高便利化水平,完善“市場準入異地同標”便利化機制,推動“證照分離”改革擴面提質,健全市場主體歇業制度、簡易注銷、強制退出制度;推動構建公平公正的數字化市場監管體系,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執法;推動構建服務支撐體系,建設一批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推動檢驗檢測服務業集群發展,加強個體工商戶全生命周期監測分析,促進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
不僅有量更有質,“25條”逐個擊破民營經濟“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問題、成長中的煩惱”,為激發重慶民營經濟“源動力”做足了鋪墊。
乘勢而上,力推民營經濟“競風流”
大會一結束,重慶民營企業家就紛紛開啟“搶速度”模式,搶抓民營經濟發展大好機遇。
“太提勁,太提氣,太振奮了!”走出大會會場,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興海難掩內心激動,一連用了三個“太”表達此刻的心情。
5月27日,AITO問界第10萬輛量產車下線儀式在賽力斯兩江智慧工廠舉行。僅用15個月,AITO問界就成為最快達成“10萬輛”這一里程碑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這與重慶采取的系列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舉措密不可分。
“通過這場大會,我不僅更加明確了接下來的目標和任務,也對實現高質量發展信心十足。”談及未來,張興海腦海里已經有了清晰的畫面:賽力斯將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以支撐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持續強化創新驅動,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力度,加快綠色轉型,夯實企業核心競爭優勢,推出更多高端產品,爭做中國式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實現數據價值化。
“剛剛接到參會通知時,我內心是糾結的。但開完這個會,我的看法完全改變了。這次大會用了很長的時間來剖析問題,給出的舉措非常具有針對性,表明大會召開之前做了非常充分的調研。推進渝商回歸,吸引四海渝商一起來推動重慶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重慶是動了真格的。”廣東重慶商會會長、廣東隆和星商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遠華興奮地說。
在這次大會上被授予“重慶市優秀民營企業家”稱號的重慶華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游洪濤也十分激動。“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體現了重慶市委、市政府對民營企業的關愛和支持,讓大家更加真切地體會到推動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緊迫性和義不容辭的使命感。”游洪濤說。
“我們將聚焦‘世界薄板之王目標,斥資35億美元在菲律賓投資建設年產能達1000萬噸級全流程綜合性鋼鐵廠和30萬噸級海港碼頭,全面打通自身鋼鐵產業鏈條、完善江海物流運輸體系,為全球基地提供原材料保障。”重慶萬達薄板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興華介紹,項目建成后不僅能促進渝菲產業合作和經濟交流,還將為重慶涪陵基地熱軋、冷軋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供應。同時,將以綜合性鋼鐵廠為依托,在菲律賓高標準建設一個中國(重慶)工業園,向世界500強企業目標邁進。
……
藍圖已經繪就,奮進正當其時。可以預見,在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建設中,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面臨大好機遇、擁有廣闊前景,必將大有可為、必定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