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余方


6月8日,川渝老干部工作座談會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重慶市委老干部局和四川省委老干部局就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果、如何進一步用好廣大離退休干部的優勢和力量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并明確了下一階段攜手高質量做好新時代老干部工作的重點任務。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3年多來,川渝老干部工作的交流合作越來越緊密,有效激發了兩地離退休干部的光和熱。
深入交流合作建立不同形式的區域合作關系
川渝兩地山水相連、人文相親、經濟相融,老干部工作的交流合作既有先天的地理之便,又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一國家戰略的指引下,川渝老干部工作的交流合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有關區縣、地市的區域合作有了新進展。
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契機,重慶市江津區石蟆鎮、塘河鎮與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的毗鄰鎮成立了黨建聯盟。3年多來,江津區多次組織離退休干部深入石蟆鎮、塘河鎮以及合江縣的田間地頭,指導當地產業發展,攜手開展基層治理工作,并建立老干部智庫,聚焦“咨政建言”職能,加強與成都、瀘州、宜賓等地的專家進行深入交流,為川渝兩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重慶市合川區與四川省廣安市、資陽市持續開展共建共享活動,組織離退休干部到川渝兩地紅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現場黨性教育;推動成渝兩地老年大學開展學習交流活動,為兩地老年教育及教學經驗交流互鑒搭建了平臺,合力推動老年事業高質量發展;
……
2021年4月,重慶市委老干部局和四川省委老干部局簽訂了《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備忘錄》,重慶市萬州區、涪陵區、永川區、南川區等區縣與四川省達州市、瀘州市、宜賓市、遂寧市等地市,建立了不同形式、卓有成效的區域合作關系,為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發揮優勢作用讓“銀發”力量綻放時代光芒
川渝兩地共有離退休干部137.8萬余名,他們都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
3年多來,川渝兩地老干部工作部門通過“四大助力行動”、“我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出份力”等活動,積極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充分發揮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持續為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智慧力量。
渝中區離休干部周紅原一直關注著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設發展,《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出臺后,他結合川渝兩地金融發展情況提出了相關建議,得到渝中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區金融辦等部門積極跟進辦理,將老干部的意見建議轉化為推進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政策措施和具體行動。
榮昌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石世清退休后擔任榮昌區老科協會長,他積極推進川渝兩地科技協同創新,促成了榮昌區科協與四川省內江市科協、自貢市科協、瀘州市科協簽訂了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合作框架協議,多次組織“銀發”人才赴自貢市、資陽市、簡陽市等地開展調研,推動了川渝兩地血橙產業、畜牧業、非遺保護等領域的協同發展。
這是川渝兩地100多萬名老干部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發揮優勢和作用的生動縮影。這些老干部有著豐富的社會閱歷、工作經驗以及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許多還有在重慶和四川都工作過的經歷,雖然從崗位上退下來了,但他們卻把大愛和奉獻續寫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舞臺上。
共繪藍圖、共建機制推動老干部工作高質量發展
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經進入向縱深推進的新階段。接下來,川渝兩地老干部工作部門將緊緊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共繪藍圖、共建機制、共推發展,努力譜寫交流合作新篇章,高質量做好新時代老干部工作。
進一步健全合作機制。川渝兩地老干部工作部門將繼續加強聯系、緊密協作,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注重統籌、精心謀劃,繪好合作“路線圖”,著力搭建多層次、多領域、多渠道、多形式的平臺載體,同時鼓勵和指導有關區縣、地市打造區域合作“升級版”,推動形成統籌協調、上下聯動、務實有效、攜手共進的交流合作機制。
進一步深化合作內容。迭代升級合作備忘錄,突出信息互通、資源互享、優勢互補、常態長效,圍繞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服務管理、發揮作用,探索加強出臺政治待遇、生活待遇政策的信息互通,依托紅色資源開展離退休干部黨員黨性鍛煉,加強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為易地安置、異地居住老同志提供更好的關心照顧,推動關工委、老年大學及其他涉老團體的交流合作。
進一步用好“銀發”力量。按照“自覺自愿、突出優勢、專業對口、量力而行”的原則,注重發揮“銀發”人才資源優勢,組織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話傳統、談復興、聚力量”調研活動,通過參觀考察、建言獻策、詩書畫影等多種形式,積極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獻智出力。
進一步營造輿論氛圍。廣泛宣傳報道川渝兩地老干部工作部門、廣大離退休干部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亮點做法、特色經驗、典型人物、感人事跡,進一步彰顯老干部工作的辨識度、影響力。